搜索到3658篇“ 赔偿问题“的相关文章
专利恶意诉讼损害赔偿问题研究
2025年
专利恶意诉讼对知识产权保护构成威胁。通过了解我国专利恶意诉讼赔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发现法院在赔偿标准和范围上不一致,尤其是律师费、专利无效宣告费用及间接损失的认定上。为应对这些问题,建议明确赔偿范围,涵盖直接与间接损失,以补偿性赔偿为原则,必要时引入惩罚性赔偿。同时,完善法律规范,强化对恶意诉讼的惩戒,以更有效地保护受害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杜浩
关键词:损害赔偿补偿性赔偿惩罚性赔偿
医疗违约之诉中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研究
2025年
查索有关医疗服务合同纠纷民事判决书并研究发现,该类案例存在精神损害赔偿标准法律适用不明、精神损害程度证明标准模糊、违约与侵权责任混淆等问题;为避免司法裁判不统一,应明确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标准、赔偿标准以及精神损害的证明标准,同时还需提高法官专业素养。
全金霞唐义红
关键词:医疗服务合同违约责任赔偿
财产性人格权损害赔偿问题研究
《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将人格权的重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体现出对人格权益保护的强化。当前《民法典》虽未明确提出“财产性人格权”的概念,但在肖像权、姓名权等人格权的制度中规定了人格权的财产利益。由此,可将人格...
任恒毅
关键词:损害赔偿民法典惩罚性赔偿
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研究
2024年
在个人信息保护纠纷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能否支持、判赔标准如何确定以及赔偿金额如何量化是当前困扰司法实践的问题。究其原因是个人信息保护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适用条件和量化规则有待进一步明确所致。为此,应理顺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六十九条的适用范围,明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六十九条损害范围包含精神损害,对于个人信息处理者侵权所致精神损害仍应以“达到严重程度”作为判赔标准。对于精神损害严重程度的考察,应遵循“结果严重性——行为严重性”的递进判断模式,在原告无法对结果严重性进行举证时,应结合个人信息私密性、敏感性以及社会一般容忍限度等因素对行为严重性加以认定。在量化精神损害赔偿金额时,应排除被侵权人所受损失和侵权人所获利益两项计算标准,采取定型化标准和法定最高赔偿限额相结合的方式予以计算。
唐墨华姜英超
关键词:被侵权人精神损害赔偿私密性赔偿金额赔偿限额
环境噪声侵权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研究
环境噪声侵权精神损害赔偿是指当环境噪声致使声环境质量下降,对人们的身体利益、环境利益、经济利益等造成损害,进而导致公民产生精神上的困扰或者精神利益损失的时候,所产生的特定主体对受到精神损害的公民进行赔偿的制度。其具有个体...
魏娜
关键词:环境噪声精神损害赔偿归责原则赔偿标准
违反个人信息保护规则损害赔偿问题研究
2024年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69条明确个人信息损害赔偿的过错推定原则,但无法澄清损害赔偿请求权在个人信息领域适用的其他问题,该条文不足以作为独立的请求权基础。其一,侵害个人信息权益行为的识别,依体系解释脉络,个人信息处理行为缺乏“准入”的合法性依据或个人信息处理者未能遵守行为义务即属侵害行为。但侵害行为并不必然造成损害,认定损害方有损害赔偿请求权适用的空间。其二,在损害认定中,贯彻差额补足的物质性损害无法突破侵权法上的桎梏,难以救济个人信息主体,平衡各方利益。对此,可宽松解释精神损害认定,结合敏感个人信息的优位保护,确立侵害敏感个人信息的行为势必会造成个人信息主体的精神损害,从而为损害赔偿请求权创设救济空间。其三,在因果关系层面,通过条件说判断责任成立的因果关系,当有多个主体处理个人信息时,应遵循共同危险行为的因果关系认定路径予以确认。对于责任范围的因果关系认定,应以相当因果关系作为认定基准。
郭宏璟杨芳
关键词:损害赔偿请求权侵害行为因果关系
受欺骗抚养非亲生子女损害赔偿问题探析
2024年
受欺骗抚养非亲生子女的纠纷日益多发,当受欺骗抚养非亲生子女的男方寻求法律救济时,人民法院的审理思路趋于一致,即司法实践肯定抚养人损害赔偿救济的正当性。本文对该类案件的裁判理念、法律适用、标准认定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实务裁判构建具有一般意义的审判思路和制度规范。
刘娟丁玉龙李涛
关键词:法律救济亲生子女损害赔偿抚养人
监狱刑事赔偿问题研究
监狱刑事赔偿是服刑罪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必要手段,也是我国法治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内容设计的科学性和对权利救济的有效性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有着重要意义。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发现,当前监狱刑事赔偿所适用的相关规范不健...
郭晋广
关键词:监狱刑事赔偿国家赔偿权利保障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研究
2024年
近年来,随着?民法典?相关规定的出台,违约精神损害赔偿逐渐进入法律实践。然而,现行法律框架中仍存在多个争议和难点。首先,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性质尚不明确,学界对其作为违约责任还是侵权责任的界定存在分歧。其次,精神损害的适用范围不清晰,尤其是其与精神利益保护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最后,因精神损害本质上的非客观性,缺乏统一标准,赔偿金额的量化问题依然困扰着法院判决。本文通过相关理论分析,提出了完善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建议,旨在为我国法律体系提供更为明确、公正的解决方案。
尹杰韩颖
关键词:违约责任侵权责任精神损害赔偿
“不当出生”损害赔偿问题研究
随着我国产前检查技术日益进步,产前检查越发成为孕父母观察胎儿的发育状态、获悉胎儿是否健康的主要途径。但近五年来“不当出生”案件频发,此类案件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产前检查时因为过失没能发现胎儿存在严重残疾或者没有尽到告...
侯金铭
关键词:侵权责任知情同意损害赔偿金

相关作者

秦大国
作品数:5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
研究主题:法律应用 法律 航天器 国际空间法 赔偿问题
刘士田
作品数:14被引量:13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研究主题:拆迁赔偿 旧金山和约 民间赔偿 赔偿问题 战争赔偿
陈永华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
研究主题:利益衡平 赔偿问题 赔偿标准 知识产权侵权诉讼 法定
劳辉
作品数:35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交通运输部
研究主题:国际海事组织 MARPOL73/78 生效 公约 修正案
张兆利
作品数:281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省昌乐县司法局
研究主题:维权 医疗费 劳动合同 纠纷 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