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26篇“ 超稠油油藏“的相关文章
- 特超稠油油藏热化学协同作用研究
- 2024年
- 渤海D油田属于典型的特稠油油藏,此类稠油在地层条件下流动性差,常规蒸汽吞吐开发效果较差,需要辅助化学增效来改善开发效果。通过一维高温驱替实验装置和高温高压微观驱替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利用室内物模实验研究了蒸汽复合化学增效过程及热复合化学驱增效机理。研究发现:蒸汽复合化学驱能明显提高特稠油采收率,其增产机理体现在利用蒸汽热降黏,化学药剂辅助降低黏度,并通过调堵提高蒸汽利用率,蒸汽复合化学驱较单一蒸汽驱驱油效率提高幅度达到16%,蒸汽复合化学体系中降黏剂能溶解稠油中的胶质、沥青质,降黏率达70%,并大幅度降低屈服值改变稠油流变性,降低启动压力,利于特稠油在储层渗流;120℃条件下,蒸汽复合化学增效能将油水界面张力降低至10^(-5)mN/m水平,提高驱油效率;此外,泡沫还能对高渗层进行封堵,提高低渗层驱油效率15%。研究成果为海上特稠油的高效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
- 罗宪波
- 关键词:降黏封堵
- 一种用于超稠油油藏的封窜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超稠油油藏的封窜方法,应用于对油层产生的汽窜层的封窜,涉及油井的汽窜封堵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油井的油藏数据、生产数据和测试数据;依据油藏数据、生产数据和测试数据判断油井的汽窜层的位置;分隔油层...
- 常蓓锋于广刚王少武仲超朱元伟王铁强曲金明吴笛张驰远石兴灏邵艺钟城城
- 超稠油油藏热化学驱油水渗流特征
- 2024年
- 针对超稠油油藏热化学驱开发过程中不同温度区域内的油水渗流特征不明的问题,利用微观可视化实验和一维物理模拟实验,定量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热水和驱油剂对驱油效率的影响及相对渗透率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热水和驱油剂驱油的致效机理和交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温度为70℃时,高温驱油剂驱的油相相对渗透率增大,水相相对渗透率变化较小;温度为150℃时,热水和驱油剂的协同增效作用更显著,热水驱转高温驱油剂驱和直接高温驱油剂驱的油相、水相相对渗透率均明显增大;温度超过200℃后,驱油剂在高温限制下驱油作用减弱,热水对驱油效率的提升大幅增加。研究表明:不同温度下,热水驱和高温驱油剂驱均可提高驱油效率;随着温度升高,热水对提高驱油效率的作用不断增大,驱油剂对驱油效率的贡献先增大后减小;热化学驱通过热水、驱油剂在不同温度区域的接替驱油和协同作用,能够实现超稠油油藏效益开发。该研究可为热化学驱提高超稠油油藏采收率提供参考。
- 孙宝泉杨勇吴光焕赵红雨张民孙超张贺捷
- 关键词:超稠油热水驱驱油机理渗流特征
- 薄层超稠油油藏烟道气SAGP室内实验评价
- 2024年
- 针对薄层超稠油油藏蒸汽驱采收率较低的问题,以准噶尔盆地北缘哈山地区浅层稠油为研究对象,对发育隔层的超稠油油藏进行烟道气SAGP室内二维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研究蒸汽腔发育及气体分布特征,分析油、气、水在烟道气SAGP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进而评价薄层超稠油油藏烟道气SAGP提高采收率的潜力,优化注烟道气时机和注气量。研究表明:薄层超稠油烟道气SAGP阶段采出程度可达到56%,累计油汽比为0.21,具有较大的提高采收率潜力;采用蒸汽与烟道气同注的方式,烟道气位于蒸汽腔前缘,没有在油层顶部和盖层底部附近形成低温隔热带;烟道气聚集在蒸汽腔的前缘,阻碍了蒸汽腔的横向扩展,减缓了蒸汽超覆现象;当蒸汽腔扩展到油层底部时,注入0.08~0.10倍孔隙体积的烟道气,采收率为54%~56%。该研究成果可为薄层超稠油藏提高采收率提供重要参考。
- 惠瑞瑞张志升张治东李娜孟东飞陈娟
- 关键词:超稠油烟道气物理模拟
- 一种提高超稠油油藏采收率的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超稠油油藏采收率的方法及装置,包括:基于可疑油层、差油层及干层的历史试采产能确定各砂岩组的有效油层厚度;基于有效油层厚度及隔夹层厚度进行层系划分,获得多个独立开发层系;基于各独立开发层系的油层厚度及连通...
- 黄晓静王玉玲刘永华络红梅吴伟强崔婷婷李宾邵丹王静李明德周璇李伟瑞姜筠也杨依峰赵永军
- 浅薄层特超稠油油藏冷热交替开采技术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针对浅薄层特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初期面临的油层厚度薄、原油黏度高、蒸汽热损失大、吞吐有效期短等问题,提出了冷热交替大周期吞吐开发模式,有效改善开发效果。为此开展了浅薄层特超稠油油藏冷热交替开采三维物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受顶底盖层热损失影响,蒸汽吞吐温度下降迅速,峰值产量较高,但单周期生产时间较短,约100 min;降黏吞吐可以降低吞吐井附近含油饱和度,提高产油速度,降低含水率,延长吞吐周期50 min以上;提高温度可以增强降黏剂的降黏效果,第二周期开始冷热交替改善效果优于第一周期,其生产时间延长60 min,含水率降低45%,周期采出程度提高1.7%。利用数值模拟方法优化了冷热交替的注入参数,建立了该技术的政策界限:最佳转冷热交替的时机为2~3周期,注入强度为0.02 t/m;适用的油层厚度小于8 m,原油黏度小于200000 mPa•s,含油饱和度大于0.6,渗透率大于1000 mD。
- 张兆祥张仲平郑万刚殷方好佟彤
- 关键词:浅薄层特超稠油物理模拟
- 超稠油油藏注烟道气辅助蒸汽驱可行性研究
- 2024年
- C油藏为带边底水的超稠油油藏,采用蒸汽吞吐后转蒸汽驱开发,目前油汽比仅0.08,汽驱开发效果差,考虑通过注烟道气辅助蒸汽驱改善开发效果,为论证烟道气辅助蒸汽驱可行性,本文通过室内实验评价烟道气高压物性及烟道气-原油相互作用关系,结果显示:地层压力4 MPa下,烟道气溶解度为7%,偏差因子为0.952,烟道气可使原油膨胀3.4%,降低粘度18.1%,发挥补充地层能量和降低原油粘度的作用,同时烟道气-蒸汽的混合体系相比纯蒸汽驱油效率更高。同时开展了典型井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显示,烟道气辅助蒸汽驱可发挥抑制边地水侵、提高驱油效率和扩大蒸汽波及的作用,烟道气辅助蒸汽驱平均单周期增油347t,换油率达到229m^(3)/t油。现场应用该方式2 4井组,平均单井组增油2 7 7t,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
- 马燕
- 关键词:烟道气蒸汽驱超稠油边底水油藏数值模拟
- 超稠油油藏SAGD水平生产井四开井身结构的完井方法
- 本发明提出一种超稠油油藏SAGD水平生产井四开井身结构的完井方法,涉及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工程钻探领域,该完井方法包括:步骤1,使用一开钻头从地面下钻,一开钻头竖直向下钻至设计一开深度后起出一开钻头,下入导管并注入一开水泥浆...
- 杨建平杨立强王宏远梁建宇魏耀王诗中姚长江李明
- W81块S_(3)超稠油油藏稳产技术对策研究与应用
- 2024年
- W81块S_(3)属典型的层状超稠油油藏。经过20多年的开发,已进入开发中后期,吞吐效果逐渐变差,压降幅度大,产量持续递减,稳产难度变大,亟需探索稳产技术对策,实现产量接替。综合分析蒸汽吞吐开发效果,蒸汽吞吐影响因素及油层的动用状况,在未动用区部署新井、开展一注多采试验及组合式注汽,促进了区块高效开发。
- 陈妍
- 关键词:蒸汽吞吐超稠油油藏
- 浅薄层超稠油油藏高轮次吞吐后期脉冲注汽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浅薄层超稠油油藏高轮次吞吐后期脉冲注汽方法,包括:步骤1,开展稠油蒸汽吞吐周期开发规律研究,明确周期内、周期间不同注汽强度与周期开发指标的对应关系,明确稠油蒸汽吞吐周期递减规律;步骤2,利用建模数模一体化技...
- 高志卫郑孝强胡春余关松涛孙立柱陶建强常泰乐郭义杰
相关作者
- 吴永彬

- 作品数:205被引量:263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稠油油藏 SAGD 泡沫油 稠油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
- 赵长虹

- 作品数:44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蒸汽驱 超稠油油藏 水平井 浅层超稠油 超稠油
- 杜殿发

- 作品数:96被引量:422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稠油油藏 水平井 底水油藏 超稠油油藏
- 赵慧龙

- 作品数:19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超稠油油藏 超稠油 水平井 浅层 蒸汽驱
- 罗池辉

- 作品数:49被引量:7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SAGD 注汽井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 超稠油油藏 水平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