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1篇“ 跨省流动“的相关文章
- 新兴技术和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跨省流动的影响
- 2024年
- 中国经济正在进行一系列结构性调整,新兴技术发展、人口老龄化与人口流动呈现出新的趋势。文章基于2000~2015年人口普查和小普查微观数据,研究了新兴技术和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跨省流动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兴技术和人口老龄化是驱动中国劳动力跨省流动的重要因素。新兴技术更倾向于吸引年轻、高技能劳动力,同时通过互补作用吸纳更多低技能劳动力。人口老龄化使城市更依赖本地富有经验的中年劳动力和中低技能劳动力,但同时也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增加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此外,人口老龄化可以强化新兴技术对劳动力跨省流动的拉力作用。文章研究结论为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考,也为理解新兴技术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劳动力空间配置的影响提供了实证依据。
- 周康邹杰玲张俊森
- 关键词:流动人口跨省流动新兴技术人口老龄化
- 正式社会网络与劳动力跨省流动:基于异地商会的视角
- 2024年
- 本文基于手工整理的异地商会信息和2011-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研究异地商会对劳动力跨省流动的影响。基于引力模型的研究发现,异地商会显著促进了劳动力跨省流动,其作用机制主要为降低流动成本、打破资源垄断、提升社会接纳水平和弥补正式制度的不完善。并且,异地商会对劳动力市场上的弱势群体作用更大,能够帮助流动人口就业和创业,对不同产业的流动人口具有异质性效应。本文的研究为打破劳动力市场流动壁垒、完善就业促进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参考。
- 余毅翔郭萌萌
- 关键词:异地商会社会网络
- 空间的力量——中国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的动力与障碍(1978—2021)
- 2024年
- 本文基于估算获得的1978—2021年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量及流动方向数据,探究了劳动力流动内在机理,并基于空间互动模型检验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动因与障碍。研究发现:农业与非农部门同一属性因素对劳动力流动的作用力相反,分别扮演“推—拉”角色,且两部门影响因素有序联动,使劳动力流动量和流动方向遵循最优路径,有序流入帕累托最优地区。本文研究对促进农村劳动力在省际和城乡间的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 贾晓佳程名望陈旭东唐晓宇
-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影响因素
- 河南高校毕业生跨省流动就业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 2024年
- 高校毕业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高质量发展的先导因素、战略支撑和重要基础,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河南是人口流出大省,其中跨省流动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占据流出人口重要部分。为避免陷入“发展落后—人才流失—发展越落后”的循环,可通过推动高校深度融入地区发展、在高校评价中设置“留豫率”指标、持续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等举措,着力引导河南高校毕业生留豫就业。
- 孙占利刘杰
-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学科专业
- 异地高考政策对中小学生跨省流动的影响研究
- 改革开放后,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逐渐增大,人口跨区域流动越发频繁。我国流动人口大部分处于婚育年龄,在结婚生育后,流动人口往往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将子女携带到流入地,成为流动人口子女;二是将子女留在户籍...
- 徐聪
- 社会融合对跨省流动劳动力人口医疗服务利用行为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分析社会融合对跨省流动劳动力人口医疗服务利用行为的影响,为改善跨省流动劳动力人口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社会融合的多维因素对跨省流动劳动力人口患病后是否就医以及选择何种就诊机构的影响。结果:月收入指标对跨省流动劳动力人口患病后是否就医有显著的负向影响(OR=0.927,P=0.012),社会交往(OR=1.031,P=0.073)和社会参与(OR=1.218,P<0.001)会增加就诊的可能性;月收入(OR=1.140,P<0.001)、社会交往(OR=1.029,P=0.027)、社会参与(OR=1.197,P<0.001)、卫生习惯(OR=1.032,P=0.073)、融入意愿(OR=1.064,P=0.008)和居留意愿(OR=1.156,P<0.001)均对患者选择更高级别医疗机构具有显著正向作用。结论:社会融合与跨省流动劳动力人口医疗服务利用行为密切相关,高收入跨省流动劳动力人口的医疗服务利用率偏低。应从经济、行为、文化和心理等社会融合多个维度关注跨省流动劳动力人口医疗服务利用行为。
- 叶慧粟文杰
- 关键词:社会融合跨省流动劳动力人口流动人口
- 高端科技人才跨省流动对其成长的影响研究
- 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与兴起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都把科技人才、尤其是高端科技人才的争夺当作重要的战略任务。国内各省市为促进本区域发展,也都不遗余力的招揽人才,人才跨省流动发生在升学、就业等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构成现代社会的一个...
- 张亚萍
- 关键词:跨省流动就业流向
- 国家级城市群规划对要素跨省流动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0
- 2023年
- 在发展城市群和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政策导向下,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及长江中游城市群为样本,基于百万条原始数据整理得到五大城市群2010—2018年的经济要素流动网络,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国家级城市群规划对要素跨省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群规划显著促进了技术、资本、人口要素的跨省流动;(2)城市群规划促进技术、资本要素跨省流动的中介机制是降低城市间的市场分割程度以及缩小城市间的市场制度差异,但这两个机制对于人口要素不显著;(3)城市间信息要素流动规模越大,城市群规划越能提升其他经济要素的流动规模;(4)国家级城市群规划有利于技术和资本要素的跨省双边流动,但加剧了人口要素的单向“虹吸”。据此,各级政府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重视城市文化的辐射能力,积极推动区域间市场一体化,更好地培育、发展国家级城市群。
- 王家庭姜铭烽
- 关键词:区域经济城镇化城市群
- 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对跨省流动人口参保行为的影响:基于居留意愿的调节效应被引量:1
- 2023年
- 流动人口参保率低是制约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实现全民覆盖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2016~2018年三期微观数据和定点医院宏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对跨省流动人口参保行为的影响,并分析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对政策效果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政策实施后,跨省异地就医的医保报销水平和可及性明显改善,流动人口的参保概率也随之显著提高了12.4%;由于政策实施初期仅覆盖了住院费用,因此只有当流入地的三级医院能够实现联网结算时,该政策才会对个体的参保行为产生显著影响,直接结算业务范围的限制也使得流动人口的参保意愿没有随着定点医院数量的增加以及政策实施时间的延长而进一步提高;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持续深化,有长期居留意愿的流动人口会更加期望在流入地参保,因此个体的居留意愿对政策的参保促进效果具有负向的调节效应。
- 何文张蓉
- 关键词:异地就医流动人口参保行为居留意愿
- 我国2016-2020年新报告HIV感染者跨省流动情况对启动抗病毒治疗的影响分析被引量:9
- 2023年
- 目的 分析2016-2020年新报告HIV感染者一年内启动ART前发生跨省流动和启动ART情况,了解启动ART前发生流动对启动ART的影响。方法 利用全国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报告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采用Cox回归分析探讨一年内启动抗病毒治疗的危险因素,并通过绘制生存曲线及计算四分位数的方法,分析治疗前发生流动情况对启动ART的影响情况。结果 2016-2020年我国新报告HIV感染者一年内启动治疗率为84.02%(551 479/656 354),2016-2020年新报告HIV感染者一年内治疗率逐年提升,分别为75.24%(87 489/116 276),79.78%(101 505/127 225),85.27%(120 105/140 847),88.58%(128 624/145 203),89.71%(113 756/126 803)。新报告HIV感染者一年内首次随访后发生跨省流动率为2.87%(18 852/656 354)。跨省流动的感染者中治疗前发生流动的占52.70%(9 935/18 85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治疗前是否发生流动、年龄、性别、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感染途径、治疗前CD4细胞检测结果是影响新报告HIV感染者一年内启动ART的因素。治疗前发生流动的感染者的启动治疗时间(中位启动治疗时间207天)长于未流动的感染者(中位启动治疗时间20天)。结论 HIV感染者一年内启动ART的时间间隔和一年内启动治疗比例与治疗前是否发生流动有关。建议关注治疗前发生流动的HIV感染者,加强后续随访,做好转介衔接,使流动HIV感染者尽早启动ART。
- 吕婉婷赵燕殷文婷刘毅韩孟杰
- 关键词:艾滋病流动人口抗病毒治疗
相关作者
- 岳昌君

- 作品数:167被引量:3,203H指数:3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
- 研究主题:高校毕业生 就业 高等教育 全国高校 实证分析
- 孙自铎

- 作品数:125被引量:520H指数:13
- 供职机构: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经济发展 农业 农村劳动力 城市化 农村
- 胡枫

- 作品数:16被引量:631H指数:11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农村劳动力 农民工 劳动力流动 实证分析 农村劳动力转移
- 王家庭

- 作品数:359被引量:2,835H指数:27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实证研究 城市化 城市蔓延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面板数据
- 彭长生

- 作品数:29被引量:415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集体行动 农村公共品 退出意愿 宅基地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