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4篇“ 轮齿接触分析“的相关文章
一种基于全齿面搜索的轮齿接触分析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全齿面搜索的轮齿接触分析方法,属于齿轮接触分析技术领域。在建立齿轮真实齿面的基础上,将齿轮真实齿面进行网格划分,计算网格点处小齿轮齿面点与大齿轮齿面点的距离。给定小齿轮转角,调整大齿轮转角,找到小齿轮齿...
郭辉马成龙赵宁吴天鹏马泰
一种基于全齿面搜索的轮齿接触分析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全齿面搜索的轮齿接触分析方法,属于齿轮接触分析技术领域。在建立齿轮真实齿面的基础上,将齿轮真实齿面进行网格划分,计算网格点处小齿轮齿面点与大齿轮齿面点的距离。给定小齿轮转角,调整大齿轮转角,找到小齿轮齿...
郭辉马成龙赵宁吴天鹏马泰
文献传递
锥形面齿轮副的几何展成及轮齿接触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为了解决面齿轮同轴分扭构型中不同支路面齿轮副的齿侧间隙调整问题,使输入轮或惰轮支路之间载荷分配更均衡,对锥形面齿轮副进行了研究。推导了齿廓修形的锥形渐开线齿轮和齿廓修形的面齿轮齿面几何,研究了面齿轮齿宽限制条件。为了评价锥形面齿轮副的传动性能,进行了轮齿接触分析(Tooth contact analysis,TCA)和应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为了保证锥形面齿轮副传动强度,锥形渐开线齿轮半锥角不宜过大;锥形面齿轮副对误差有较好的耐受性;对锥形渐开线齿轮或者面齿轮进行齿廓修形后,能有效避免边缘接触;在几乎不影响啮合传动的情况下,可通过改变小齿轮轴向安装位置,调整锥形面齿轮副的齿侧间隙。锥形面齿轮副适用于类似同轴面齿轮分扭传动构型等需要调整齿侧间隙的传动场合。
周如传赵宁李旺郭辉
关键词:面齿轮齿廓修形轮齿接触分析应力分析
面齿轮高阶曲线齿形设计及轮齿接触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基于面齿轮的展成磨齿加工过程,由高阶抛物曲线齿条推导出面齿轮齿面方程,利用齿向高阶抛物曲线修形原理获得了配对小轮齿面方程,根据得到的齿面方程选取5个齿形参数并分别分析了其对面齿轮副啮合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向高阶抛物曲线齿形齿面的接触路径呈S形分布,并可通过改变齿形参数来改变接触印痕的位置和方向,得到的高阶传动误差曲线上部平坦,在转换点处过渡平滑,该误差曲线能有效减小冲击,提高面齿轮传动稳定性。这些成果为面齿轮的齿面修形设计和面齿轮的啮合性能改善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李大庆吴素珍赵让乾邓效忠
关键词:面齿轮齿形啮合分析
轮齿接触分析的分解算法与试验验证被引量:11
2018年
目前广泛采用的轮齿接触分析算法需要分别建立齿面接触和边缘接触分析数学模型;确定瞬时啮合点需要求解含5个非线性方程的方程组,计算量大、求解性差。基于此,提出了轮齿接触分析新算法——分解算法,建立了统一的齿面接触和边缘接触分析数学模型,求解非线性方程的个数减少为2个,算法简单、有效,适用于各种齿轮副的性能分析。以弧齿锥齿轮副为例,分解算法与Gleason软件的齿面接触、传统算法的边缘接触分析结果对比表明:齿面印痕一致,传动误差在啮合转换点处幅值仅相差0.29″;边缘接触印痕有少许差异。磨削加工的弧齿锥齿轮副在滚检机上滚检,滚检印痕验证了新算法的正确性。
曹雪梅曹雪梅邓效忠
关键词:齿面接触分析传动误差
基于轮齿接触分析的弧齿锥齿轮齿面磕碰点检测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提出一种齿轮副齿面磕碰点检测方法,用于确定弧齿锥齿轮齿面磕碰点位置。建立准双曲面齿轮副啮合模型,通过改变接触区偏移量,调整啮合参数V、H、J,从而得到规划路径下的TCA接触区位置,V、H、J调整结果用于指导滚检试验。在YX-HTT600齿轮综合误差测量及分析试验机上进行滚检试验,得到了准双曲面齿轮副正常齿面与存在磕碰点的齿面两种情况下的传动误差测量结果。通过对两种传动误差测量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提出的齿面点测量方法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运用提出的齿面检测方法可实现弧齿锥齿轮全齿面检测,检测结果可反映齿面磕碰点位置,从而为进一步改善弧齿锥齿轮啮合性能奠定基础。
夏贺鹏邓效忠徐爱军刘赛赛
关键词:准双曲面齿轮传动误差
齿轮轮齿接触分析的分解算法被引量:4
2017年
提出了齿轮轮齿接触分析算法——分解算法。传统的轮齿接触分析方法求啮合点时需要求解含5个非线性方程的方程组,求解性差;齿面接触和边缘接触的数学模型不同,需要分别进行求解,求解过程复杂。轮齿接触分析算法——分解算法,提出了瞬时共轭啮合线的概念,可有效分离传动误差,得到啮合点、瞬时接触线,求啮合点时非线性方程的个数由5个减少为2个。分解算法建立的数学模型也适用于边缘接触分析,算法简单、有效、适应性强。以一对弧齿锥齿轮为例,对比分析了传统方法和分解算法,结果表明:齿面部分的印痕是一致的,传动误差幅值相差0.3″;边缘接触部分的印痕存在少许差异。
曹雪梅曹雪梅邓效忠邓效忠聂少武
关键词:轮齿接触分析传动误差
弧齿锥齿轮螺旋变性展成法及其轮齿接触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提出了一种新型螺旋锥齿轮加工方法——螺旋变性展成法.该方法大轮采用展成法加工,小轮采用螺旋变性法加工.分析并归纳了传统展成法中对角线接触现象的成因,建立了螺旋变性展成法刀盘压力角求解的几何模型,阐释了螺旋变性展成法消除对角线接触的原理.结合机床运动,分析螺旋变性展成法加工弧齿锥齿轮的齿面展成过程.依据齿轮啮合原理,获得小轮和大轮的齿面方程,据此模型开展轮齿接触分析,并与传统展成法作了对比分析.最后根据该方法以弧齿锥齿轮副进行啮合仿真和切齿试验,仿真结果及滚检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螺旋变性展成法加工螺旋锥齿轮副可从理论上消除接触区呈对角线接触的现象,能有效改善齿面接触质量.
孙月海李小亨
关键词:螺旋锥齿轮轮齿接触分析啮合仿真
变位非正交面齿轮副小轮齿向修形轮齿接触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建立了变位非正交面齿轮的加工坐标系和啮合坐标系,推导了变位小轮及变位非正交面齿轮的齿面方程,计算得到了面齿轮数值齿面,分析了变位对非正交面齿轮齿宽的影响。在变位的基础上研究了对小轮进行齿向鼓形修形,而面齿轮不修形的修形方式。分别对未变位、变位、变位加小轮齿向修形的三种非正交面齿轮传动形式进行考虑安装误差的轮齿接触分析。研究表明:随着变位系数增大,非正交面齿轮最小内半径、最大外半径及极限齿宽均减小;变位不影响非正交面齿轮副的接触规律;小轮齿向修形能降低接触轨迹对安装误差的敏感性,会引起幅值较小的直线型传动误差。
周镇宇唐进元丁撼
关键词:变位齿向修形轮齿接触分析
奥利康摆线齿准双曲面齿轮轮齿接触分析及试验验证被引量:7
2015年
通过分析奥利康制摆线齿准双曲面齿轮的齿面展成过程,建立了包括工作齿面以及齿根过渡曲面在内的全齿面模型,并据此生成了轮齿三维模型;针对过去轮齿接触分析(Tooth Contact Analysis,TCA)数学模型中接触椭圆的计算需借助于对两配对齿面主曲率和相对曲率的复杂推导,提出了一种改进的TCA模型,对于接触椭圆的计算只需要知道两配对齿面的方程并且无需齿面二次逼近,因而避免了复杂的齿面曲率计算且能更真实的反映齿面瞬时接触区特性。最后基于此模型,编制了奥利康制摆线齿准双曲面齿轮的全齿面生成以及TCA程序,并通过与克林贝格KIMo S5设计软件以及滚检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为后续轮齿承载接触分析和应力分析打下了基础。
杜进辅方宗德岳贵平高洪彪赵国锐
关键词:准双曲面齿轮轮齿接触分析

相关作者

方宗德
作品数:518被引量:3,136H指数:28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
研究主题:弧齿锥齿轮 修形 承载接触分析 传动误差 准双曲面齿轮
邓效忠
作品数:378被引量:1,240H指数:20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弧齿锥齿轮 准双曲面齿轮 螺旋锥齿轮 齿面 传动误差
魏冰阳
作品数:213被引量:570H指数:15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弧齿锥齿轮 准双曲面齿轮 螺旋锥齿轮 齿面 传动误差
曹雪梅
作品数:92被引量:381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弧齿锥齿轮 齿面 传动误差 轮齿接触分析 直齿锥齿轮
赵宁
作品数:231被引量:1,006H指数:17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面齿轮 齿轮 有限元法 ANSYS 均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