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0篇“ 软流塑地层“的相关文章
地层盾构切削大直径钢筋混凝土悬臂排桩工程实践
2024年
为研究刀具及施工参数对盾构切削大直径钢筋混凝土悬臂排桩的影响,以绍兴某区间工程为依托,开展地表及结构变形、钢筋破坏形态、刀具磨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慢推速,中转速,小扭矩,严控浆,早补强,勤量测”的策略,圆满完成切桩任务;钢筋破坏分为剪拉、弯拉、纯剪3种破坏形态,推进速度对破坏形态影响较大;刀具磨耗为2.1~2.4 mm,随轨迹半径增加而增大,左线明显高于右线;地层盾构切削钢筋混凝土悬臂排桩掘进参数为推进速度2~5 mm/min,刀盘转速0.85 r/min,推力8500~9500 kN,刀盘扭矩1000~1500 kN·m。研究成果可为相似工程提供借鉴。
宋跃均杨昊廖秋林梁博阳甄浩天
关键词:软流塑地层刀具磨损
地层盾构隧道近接下穿运营线路的变形影响及控制技术
2024年
以南京地铁某区间盾构近接下穿运营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理论分析、模型试验、数值计算与现场监测等方法,研究地层中运营隧道在新建盾构隧道掘进全过程的变形特点。结果表明:左线盾构掘进完成后,运营隧道变形曲线为“V”形,右线盾构掘进完成后,运营隧道变形曲线由“V”形变为“W”形;数值计算与现场监测的沉降规律基本一致,最大沉降值分别为-4.36、-3.47 mm;洞内钢环+微扰动注浆联合加固措施,能够有效控制地层中盾构下穿引起的运营隧道沉降变形。
严冬
关键词:复杂环境软流塑地层模型试验沉降控制
一种适用于地层的盾构侧穿高铁桥桩的隔离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地层的盾构侧穿高铁桥桩的隔离结构,包括上行线隧道、下行线隧道、高铁承台和桥桩,所述上行线隧道与下行线隧道被设置的三段高铁承台与桥桩分隔;所述上行线隧道与下行线隧道外侧均采用灌注桩作为隔离桩...
杨平丁宇浩冯树强蓝桂华吴小刚张印来葛玉飞张婷王加辉
地层盾构施工参数对地表竖向位移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为研究盾构法施工引起地表变形和对周边建筑及地下管线产生的影响,以佛山地铁3号线创意园站—驹荣北路站区间地层盾构隧道为背景,研究盾构穿越3种土层时不同盾构施工参数对地表竖向位移影响。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分析盾构施工对地层地表竖向位移的影响规律,得出盾构施工参数变化与地表竖向位移关系。结果表明:盾构工作面平衡压力主要影响盾构切口及切口前20 m,平衡压力与地表竖向位移基本呈正比线性关系,而对盾尾后地表竖向位移影响不明显;地表竖向位移日变量随盾构总推力的变化无明显规律,且当盾构总推力设定为15 000 kN,各土层的竖向位移日变量相对较小;刀盘切口后10 m内受盾构刀盘扭矩影响较大,在3种不同的土层中,当刀盘扭矩在1 100~1 600 kN·m时,测点竖向位移日变量为-4~3 mm;注浆压力主要影响盾尾后10 m范围内地表竖向位移量,注浆量控制在6.5~7.0 m^(3)/环能有效控制盾构推进后地表变形。
唐宇叶社保张志宇杨平
关键词: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参数软流塑地层
地层盾构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2023年
为了解决“庆建区间”区间隧道洞内的地层施工时,盾构机在极地层施工时,易发生盾构上浮、管片开裂等现象,施工风险高、难度大等目的,通过研究增大盾构机的自重或配重,可以有效地克服极地层的上浮能力,对于防止盾构上浮和管片开裂等现象具有很大的作用;适当地加大对盾构隧道施工数据的监控和反馈,有利于对隧道收敛变形进行控制。以此为相关施工提供参考。
张琪
关键词:盾构隧道施工管片开裂
地层盾构切削钢筋混凝土桩基工程实践被引量:1
2023年
为实现地层盾构连续穿越大直径钢筋混凝土群桩,以绍兴地铁2号线切桩工程为例,从盾构机的选型、参数控制、切混凝土及切钢筋机理、刀具磨损等方面分析了撕裂刀对钢筋混凝土桩基的切削效果。主要结论为:1)采用MJS(metro jet system,全方位高压喷射注浆)地层预加固技术和3层刀布置技术顺利完成地层盾构切桩任务;2)“慢推速、中转速、小扭矩、严控浆、早补强、勤量测”盾构施工控制准则,适宜地层盾构磨桩施工;3)钢筋存在剪拉、弯拉和纯剪3种破坏形式,剪拉和纯剪破坏各占47%和25%,满足预期目标;4)钢筋主要缠绕在中心区刀梁孔洞处和R≤2025 mm范围内,长度以小于3 m居多,以弯拉破坏为主;5)刀具破损率及磨耗量均随轨迹半径增大而增加,2500 mm为刀具磨损陡增的临界值;6)基于现有刀具磨损状态,预计可继续切削1根直径1 m全断面工程桩。
廖秋林宋跃均方建华杨昊赵立安陈子豪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软流塑地层刀具磨损
地层盾构交叠隧道控制措施研究
2022年
为研究在地层进行盾构交叠施工过程中隧道过度沉降以及突然失稳的控制措施。以南京地铁5号线三山街站—朝天宫站区间隧道交叠1号线工程为依托,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基于地层盾构施工难点以及盾构交叠施工对地表与既有隧道影响机理,根据控制手段与对象的不同,分别提出三种预加固措施:(1)内张钢圈法+洞内微扰动注浆+二次注浆加固(2)双层管棚+水泥土搅拌桩+袖阀管注浆加固(3)MJS工法加固,对其控制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控制措施的地表最大沉降值分别为5.11 mm、5.63 mm、8.38 mm,既有隧道最大沉降值分别为4.01 mm、6.67 mm、8.39 mm,方案(1)满足交叠工程沉降控制值;最后,结合最优比选方案的盾构交叠施工现场监测数据,进一步研究分析了盾构交叠施工对地表以及既有隧道的实际影响规律,对加固措施的控制效果进行了验证分析,得出了在施工过程中隧道的主要沉降区段和有效的控制措施,为此类研究提供依据,也为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张伟东
关键词:软流塑地层交叠隧道
一种适用于地层盾构隧道施工的加固构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地层盾构隧道施工的加固构造,所述构造在开挖前对盾构隧道轮廓周围的土层进行加固,加固范围从上至下分为空桩弱加固区和实桩强加固区,在实桩强加固区范围内采用三轴搅拌桩长短桩加固,沿单线隧道...
杨平裴浩东叶社保张志宇吴永哲刘小海陈驰王加辉
地层盾构施工技术研究
2021年
盾构在复杂工况下地层中施工时容易出现盾构上浮、管片开裂等问题,施工风险高、施工难度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办法:增加盾构重量或配重,可以有效克服极土层的上浮力,对控制盾构上浮及由此造成的管片开裂破损非常有利;适当增加施工期间数据监测和反馈有利施工过程中的变形控制。
郑剑锋
关键词:管片开裂
地层盾构隧道施工技术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为解决盾构在低标贯值极淤泥层掘进中出现的盾构姿态控制困难、管片碎裂、渗漏水、水平收敛超限等问题,依托杭州地铁2号线庆菱路站—建国路站区间隧道,结合现场实践对极地层中盾构施工的难点进行分析,提出从主机类型、刀盘开口率、主机重心与形心关系等设备选型入手,辅以掘进前的配重、管片超前量控制、设计优化和掘进中的推力分配、同步注浆、土压力和掘进管理,及掘进后的二次注浆、管片拼装和螺栓复紧、拉板拉紧等措施。经杭州地铁6号线枫桦西路站—之江海洋公园站区间、杭海城际铁路工程实践表明,采取上述措施能够有效解决极地层的盾构施工难题,降低成型隧道渗漏水率,并减小盾构垂直姿态偏差和水平收敛。
刘吉东鲍镇杭
关键词:盾构隧道盾构姿态管片上浮设备选型

相关作者

杨平
作品数:362被引量:2,070H指数:24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冻土 水泥土 盾构 温度场 联络通道
张乐文
作品数:147被引量:950H指数:16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模袋 岩爆 围岩分类 瞬变电磁 船舶
刘人太
作品数:372被引量:1,257H指数:29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注浆 注浆材料 注浆加固 注浆管 涌水
周顺华
作品数:643被引量:4,045H指数:34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研究主题:盾构隧道 隧道 盾构 盾构隧道管片 隧道工程
张庆松
作品数:608被引量:3,128H指数:36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注浆 模型试验 隧道 注浆管 隧道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