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56篇“ 边界润滑“的相关文章
一种边界润滑轴承材料及其生产工艺
本发明属于边界润滑轴承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边界润滑轴承材料,针对常规的便捷润滑轴承对轴承端盖的拆卸步骤较为繁琐,使得不便于进行润滑油的添加,降低了维护工作的效率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轴承筒、轴承端盖和安装组件,所...
顾双双顾金明
一种增强金属间化合物边界润滑性能涂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金属间化合物边界润滑性能涂层的制备方法,其先通过惰性气雾化法将镍粉和铝粉混合,得到Ni<Sub>3</Sub>Al金属间化合物;将所述混合粉末和具有层状结构的MoS<Sub>2</Sub>固体润滑剂机...
张超徐金勇周逸文许开春
一种边界润滑轴承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边界润滑轴承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轴承领域,包括底座、安装座与轴瓦,所述安装座的内壁设置有外圈,所述外圈的内壁转动设置有内圈,所述外圈的内壁开设的槽中焊接设置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内壁活动设置有活动块。本发明...
傅立超冯良张斌何嘉洛
Fe_(3)O_(4)@CuO磁流体的制备和边界润滑性能
2024年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纳米Fe_(3)O_(4)和纳米Fe_(3)O_(4)@CuO粒子。采用场发射透射电镜(FETEM)、X射线衍射仪(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纳米粒子进行表征。采用表面活性剂法制备了不同粒子含量的PAO3磁流体。利用磁流体对外加磁场的响应特性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对磁流体分散性进行了表征。采用摩擦副为12CrNi4A和Si_(3)N_(4)的UMT-3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对磁流体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评估。摩擦实验结果表明,含纳米Fe_(3)O_(4)粒子的PAO3基磁流体的润滑效果比较差。而质量分数为1%的纳米PAO3基Fe_(3)O_(4)@CuO粒子磁流体润滑时的摩擦系数相比于PAO3油润滑降低了29.6%,磨痕宽度降低了49.6%。从磨痕表面分析来看,这得益于CuO的摩擦烧结作用,在摩擦表面形成了有效的摩擦膜并修复磨损表面。
何彦王优强莫君赵涛朱玉玲李梦杰
关键词:航空润滑油磁流体减摩抗磨
纳米ZnO对正辛烷边界润滑摩擦特性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2024年
为了研究纳米ZnO对正辛烷边界润滑性能的改善机制,在考虑边界粗糙度的情况下,建立具备凸峰的分子动力学边界润滑模型,研究25~400 MPa负载条件下基础液与ZnO纳米流体的密度分布与径向分布函数,分析基础液与ZnO纳米流体在不同正压力下的摩擦特性。结果表明:基础液与纳米流体在不同正压力下都出现了密度分层,且正压力越大,分层越明显;纳米ZnO的加入会改变基础液的结构,提升承载能力;纳米流体能降低剪切过程中摩擦表面应力应变,并减小晶格畸变的程度;质量分数1.636%的纳米ZnO流体界面模型的摩擦因数为0.078 1,较基础液界面模型减小了47.4%,说明纳米ZnO对正辛烷边界润滑界面具有显著的减摩作用。
侯献军安恒江华
关键词:边界润滑分子动力学纳米氧化锌纳米流体
基于活塞环-缸套边界润滑模型的表面织构摩擦学性能评估
2024年
高强化柴油机活塞环-缸套在上止点处的工作环境恶劣,多处于边界润滑状态。表面微织构被证明是改善表面摩擦学性能的有效手段,然而目前仍缺少考虑表面织构的边界润滑数值模型。建立了考虑表面织构和摩擦膜影响的活塞环-缸套边界润滑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开展了考虑表面织构影响的磨损量计算,计算结果与边界润滑试验结果规律一致,且优选的表面织构方案较无织构方案磨损深度降低了33.7%。
张利敏袁晓帅强慧刘旭康吕步高沈岩
关键词:活塞环气缸套边界润滑
边界润滑下表面涂层对活塞裙摩擦学性能影响研究
2024年
为研究边界润滑条件下表面固体润滑涂层对活塞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从而为高强化内燃机活塞裙涂层的设计提供支撑,采用自制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设计活塞裙–气缸套试样级试验,开展38CrMoAl镜面氮化气缸套分别与石墨、二硫化钨涂层活塞裙(铝硅合金基体)的摩擦磨损试验,获得了不同工况条件下两种活塞裙–气缸套配副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结果,并分析了磨损表面情况。结果表明:在所有试验工况下,二硫化钨涂层活塞裙磨损量、摩擦系数均小于石墨涂层活塞裙。在15、25、35 MPa三种强化负荷试验条件下,随着负荷升高,摩擦系数和磨损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试验温度由120℃升高到150℃时会促进润滑油中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inc dialkyl dithiophosphate,ZDDP)添加剂的分解,摩擦系数和磨损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在35 MPa条件下,试验温度由150℃升高到180℃时,摩擦系数和磨损量会再次升高,在高温高载作用下,活塞裙基体硅颗粒露出引起的磨粒磨损程度增加。
张源王静思崔启航廖君慧李承娣
关键词:边界润滑活塞裙石墨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
面向聚乙二醇的聚多巴胺纳米颗粒添加剂的合成及其边界润滑性能研究
润滑添加剂能有效提高基础油在边界润滑下的润滑能力和润滑稳定性。相较于有机分子润滑添加剂和无机纳米润滑添加剂,聚合物纳米润滑添加剂具有更好的分散、吸附和反应能力。近年来,聚多巴胺纳米颗粒(PDA NPs)因其制备简单方便、...
彭杰
关键词:阴离子交换相转移润滑添加剂摩擦学性能
一种边界润滑轴承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边界润滑轴承,包括轴承主体,所述轴承主体内部设置有存储润滑油的油腔,所述轴承主体内侧开设有使油腔内的润滑油流出的油孔,所述油孔内侧焊接有避免异物堵塞油孔的滤网,所述轴承主体表面设置有提高轴承主体耐腐蚀...
施凯锋
分子动力学模拟纳米颗粒添加剂对边界润滑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通过试验和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压力条件下纳米铜颗粒添加剂在正十六烷基础油中的边界润滑行为。建立具有正弦曲面粗糙峰的边界润滑模型,采用分子动力学分别模拟了在25,50,100,200 MPa 4种压力下,含纳米铜颗粒与不含纳米铜颗粒时润滑油沿膜厚方向的密度分布。在润滑体系的上下固体壁面施加方向相反的剪切速度,计算出壁面原子与铜颗粒原子的应力、固液界面摩擦力、正压力和摩擦因数。采用微纳米划痕仪测量了含铜颗粒润滑剂的摩擦因数。结果表明:不同压力下两种润滑体系中的十六烷基础油均出现分层现象;纳米粗糙峰直接接触时,接触界面仍存在少量的正十六烷分子,且分子主链的排列方向与剪切方向相同;在200 MPa时铜颗粒使固体壁面的最大应力减小35.3%,提高了润滑体系的承载能力;不含铜颗粒润滑体系润滑油膜在50 MPa时破裂,含铜颗粒润滑体系润滑油膜在200 MPa时破裂;模拟计算的边界润滑状态下两种润滑体系的摩擦因数符合试验测量值。
潘伶林国斌韩雨晴余辉
关键词:边界润滑分子动力学添加剂

相关作者

温诗铸
作品数:427被引量:2,526H指数:24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润滑 薄膜润滑 润滑剂 弹流润滑 摩擦学
刘维民
作品数:1,177被引量:4,264H指数:3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摩擦学性能 摩擦学 润滑油添加剂 润滑剂 性能研究
曲敬信
作品数:99被引量:544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磨损 边界润滑 超高强度钢 奥氏体 涂层
潘伶
作品数:65被引量:164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
研究主题:分子动力学 分子动力学模拟 有限元 边界润滑 流场
邵荷生
作品数:82被引量:326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研究主题:磨损 奥氏体 冲蚀磨损 磨料 超高强度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