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63篇“ 辽宁绒山羊“的相关文章
辽宁绒山羊被引量:3
2001年
王世权
关键词:辽宁绒山羊产绒量绒毛品质土种白绒山羊
辽宁绒山羊年龄与毛生产性能的关系
2024年
目的:分析辽宁绒山羊年龄与毛生产性能的关系,指导绒山羊的养殖管理并提升毛生产性能。方法:从某饲养场中随机抽取80只辽宁绒山羊,年龄在1~8岁,对不同年龄段辽宁绒山羊对应的毛生产性能指标参数予以整理分析,探讨年龄与毛生产性能的关系。结果:绒山羊羊毛的细度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并在6岁时达到最高,然后逐步下降;从绒山羊羊毛产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其在5岁时达到最高,然后开始逐步下降。从绒山羊长方面分析,3、5岁绒山羊长较大,其他年龄段绒山羊长较小。结论:综合辽宁绒山羊毛生产性能的不同参数,4~5岁的辽宁绒山羊能够兼顾绒山羊羊毛的细度、羊毛产量以及长,建议辽宁绒山羊在养殖过程中可增加4~5岁年龄段羊的数量,保证毛生产性能处于最佳状态。
刘颖
关键词:辽宁绒山羊年龄绒毛
岫岩县辽宁绒山羊产业发展调查报告与建议
2024年
调查旨在全面掌握岫岩县绒山羊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采用现场调查、问卷调查和电话调查等多种方法,于2022年7月—2023年4月对岫岩县24个乡镇的221个养殖场(户)开展了产业情况、产业技术水平、饲草料情况和加工流通等方面的调研。结果显示:岫岩县绒山羊饲养量、羊肉产量自2019年以来一直呈上升趋势;养殖规模以中小型养殖场(户)为主;大中规模的养殖场主要以育肥为主,随着规模降低逐渐过渡为自繁自养方式。2021—2023年,母羊繁殖效率和羔羊培育效率不断增强,育肥效益较好,绝大多数养殖场能够定期免疫。养殖方式以舍饲和半舍饲为主,日粮配方化水平不高。产品加工环节较薄弱,缺少专门的加工企业。研究表明,岫岩县绒山羊产业发展趋势较好,生产技术水平逐年提高,但也存在生物安全重视程度不够、疫病防控成本较高等技术问题和产品加工流通薄弱等产业问题。因此,建议进一步提高绒山羊良种化水平,加强生物安全防控工作,加大开发新的饲料资源力度,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产品加工流通的政策引导和扶持,为岫岩县绒山羊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助力。
孙亚波刘颖徐晓江韩迪贾富勃吴世海于明李华丽
关键词:辽宁绒山羊养羊业
苹果渣对辽宁绒山羊生产性能及羊肉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的苹果渣对辽宁绒山羊生产性能、消化性能、血清生化指标以及羊肉品质和风味的影响。选择40只4~6月龄、体重为(21.33±4.75)kg的健康羔羊,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公母各半,饲喂鲜苹果渣(含水78.58%)比例为0%(对照组)、11.7%、23.5%、35%的育肥日粮,各组试验日粮营养水平相同,试验时间120 d。结果表明:23.5%组平均日增重高于对照组(P<0.01)和35%组(P<0.05),11.7%组、23.5%组耗料增重比低于其他2组(P<0.05);11.7%组和23.5%组粗蛋白质(CP)表观消化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35%组差异不显著,11.7%组和23.5%组粗纤维(CF)消化率高于对照组和35%组(P<0.05);23.5%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尿素氮(BUN)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23.5%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以上几项指标在3个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23.5%组总饱和脂肪酸(SFA)总量高于对照组(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总量高于对照组(P<0.01),23.5%组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含量高于11.7%组(P<0.05),而11.7%组又高于对照组、35%组(P<0.05);23.5%组共轭亚油酸(CLA)总量高于11.7%组(P<0.05)、对照组和35%组(P<0.01),23.5%组蛋氨酸、色氨酸、甘氨酸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本试验条件下,以添加23.5%苹果渣(湿重)的饲喂效果最好。
王春艳孙亚波丁世伟郑旭任光明王占红韩迪
关键词:苹果渣羊肉品质辽宁绒山羊
不同发情阶段冻精配种对辽宁绒山羊受胎率的影响
2024年
为了提高绒山羊母羊发情鉴定的准确性、提高细管冻精配种的受胎率,开展了绒山羊不同发情阶段(不同生殖道状态)对冻配受胎率影响试验。试验选择健康经产繁殖母羊146只,在母羊发情的不同时期(4期)使用细管冻精进行子宫颈口输精,观察母羊的受胎状况并统计受胎率。结果表明:受胎率以第3期最高,达77.50%(31/40),其次为第2期,为44.00%(22/50),第1期和第4期分别为8.33%(3/36)和0(0/20)。说明辽宁绒山羊细管冻精的适宜输精期为母羊发情的第3期。
张兴会韩迪刘兴伟张庆治
关键词:辽宁绒山羊冻精人工授精受胎率
辽宁绒山羊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
2024年
研究对疑似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的辽宁绒山羊病例样本进行细菌分离鉴定,以期为辽南地区辽宁绒山羊养殖过程中科学防治产气荚膜梭菌病提供参考。试验采集腹泻辽宁绒山羊的粪便肛拭子和腹泻病死羊肠道内容物,结合临床症状进行染色镜检、PCR扩增、测序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样本经细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鉴别培养、PCR鉴定确诊为产气荚膜梭菌感染。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红霉素、四环素、诺氟沙星等耐药,对氟苯尼考、氯霉素和哌拉西林等敏感。研究表明,导致该辽宁绒山羊养殖场内羊腹泻及死亡的病原为产气荚膜梭菌,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用药,避免出现耐药性影响治疗效果。
吉尚雷刘欣曹智康
关键词:辽宁绒山羊产气荚膜梭菌耐药性分析
供体超数排卵和受体同期发情方法对秋季老龄辽宁绒山羊胚胎移植效果的影响
2024年
试验旨在应用胚胎移植技术提高优质老龄辽宁绒山羊母羊遗传资源利用效率。在秋季以8只平均年龄6.75岁优质辽宁绒山羊母羊做供体、28只平均年龄6.64岁辽宁绒山羊和与奶山羊杂交母羊做受体,采用公羊试情法和手术法子宫角冲取胚胎方法,比较不同超数排卵、同期发情方法对老龄绒山羊胚胎移植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超数排卵方法Ⅱ组供体母羊发情率、平均可用胚胎数和可利用率显著高于超数排卵方法Ⅰ组(P<0.05);同期发情方法Ⅰ组受体母羊发情率高于同期发情方法Ⅱ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供体超数排卵方法Ⅱ+受体同期发情方法Ⅱ组胚胎移植受体母羊妊娠率显著高于供体超数排卵方法Ⅰ+受体同期发情方法Ⅰ组(P<0.05),产羔率高于供体超数排卵方法Ⅰ+受体同期发情方法Ⅰ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根据胚胎移植受体母羊产羔情况,验证B超早期妊娠诊断准确率为91.67%(11/12),B超早期妊娠诊断检出率为88.89%(8/9)。研究表明,超数排卵方法Ⅱ组供体母羊超数排卵效果最好,超数排卵方法Ⅱ+同期发情方法Ⅱ组胚胎移植妊娠率、产羔率最高,是老龄辽宁绒山羊母羊胚胎移植最佳技术方法。
韩迪豆兴堂侯健杨文凯全治国闫凤祥张鹏王家明
关键词:辽宁绒山羊超数排卵胚胎移植妊娠率
提高辽宁绒山羊产羔率的措施
2023年
从实践来讲,品种培育是综合性较强的工作,且需要持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为了保证各方面投入的稳定、持续,相关绒山羊养殖研究中心与本土的绒山羊养殖企业开展长期合作,一方面,养殖中心投入技术,积极进行品种研究工作,另一方面,绒山羊养殖企业可为研究中心的研究工作提供绒山羊样本。通过不同机构之间的优势互补,绒山羊品种改良效果会更加突出。
张庆治
关键词:辽宁绒山羊产羔率
聊聊辽宁绒山羊的那些奇闻异事儿
2023年
日前,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办公室,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办公室,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全国畜禽总站发布了十大优异畜禽遗传资源。其中,辽宁绒山羊上榜,一起来看看韩迪研究员聊聊辽宁绒山羊的那些奇闻异事儿。
韩迪
关键词:辽宁绒山羊畜禽遗传资源种业管理
辽宁绒山羊本地屠宰加工的优点与意义被引量:1
2023年
1辽宁绒山羊本地屠宰的必然性1.1辽宁绒山羊肉用性能提升,增量提质加速2012年辽宁省实施全面封山禁牧政策以后,在环保优先的条件下,基于产业发展需求,舍饲状态下的辽宁绒山羊育种开展了近10年,胎繁殖率提高到180%,个体重大幅度提升,成年公羊体重100公斤以上,成年母羊体重85公斤,育肥公羔日增重200克,育肥利润空间大,育肥羊数量增加,为本地屠宰提供了量的保障。
王国春郭强孟庆刚李兴国杜军夏德翠卞大伟
关键词:辽宁绒山羊肉用性能封山禁牧公羔屠宰加工成年母羊

相关作者

马宁
作品数:94被引量:370H指数:12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绒山羊 辽宁绒山羊 绵羊 山羊 中国绒山羊
张微
作品数:136被引量:638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绒山羊 辽宁绒山羊 产绒性能 褪黑激素 铜
边革
作品数:55被引量:80H指数:4
供职机构:辽宁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辽宁绒山羊 产奶牛 精粗比例 奶牛 TMR日粮
刘玉英
作品数:52被引量:96H指数:5
供职机构:辽宁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辽宁绒山羊 产奶牛 精粗比例 奶牛 TMR日粮
贾志海
作品数:188被引量:1,085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绒山羊 绵羊 日粮 畜牧学 肉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