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54篇“ 迁地“的相关文章
黄杉在秦岭北麓的保育技术
2024年
黄杉(Pseudotsuga sinensis)是松科(Pinaceae)黄杉属(Pseudotsuga)常绿乔木,野生资源数量急剧下降,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给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该珍贵树种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我们在国家秦岭植物园进行了陕西省黄杉资源调查和种子育苗技术研究与总结。结果为,镇坪县是黄杉在陕西省的唯一分布点,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栎类等形成混交林,面积约3.3 hm^(2),植株生长健壮,林下幼苗较多,鲜见幼树;种子虫害较重,空瘪率18.1%,种子千粒重51.80 g。在秦岭北麓国家秦岭植物园种子繁殖技术包括采种及处理贮藏,苗圃基质准备、播种、苗期管理以及栽植技术等。
魏宁李亚利杨柯康晓育陈迪高龙朱琳
关键词:黄杉资源现状
关于植物园保护目标的思考被引量:1
2024年
最近国家植物园保护目标问题引起关注(刘华杰,2024),结合我从事植物园管理以及植物保护工作的经历,试从如下4个方面讨论或思考。1官方目标不是中国85%以上野生本土植物,而是8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社、《光明日报》、某些学者论文(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间)均提出中国国家植物园体系要保护中国85%以上野生本土植物、全部或绝大部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刘华杰,2024)。这些报道或文章的确存在。
任海
关键词:迁地保护植物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植物保护工作《光明日报》
一种植物园盆栽植物分类标签牌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保育及园林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植物园盆栽植物分类标签牌,包括弹性夹扣插、波珠链、硅胶包边条及标签卡,弹性夹扣插包括直边部及圆卷部,直边部沿花盆内表面插入土中,直边部的顶端设有具有弹性的圆卷部,圆卷部...
李岩何兴元于景华艾桂艳张粤陈玮尚佰晓
极小种群植物长序榆的保育技术
2024年
长序榆为榆科榆属落的叶乔木,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亦为国家120种极小种群保护植物之一。该物种为中国特有,天然下种的存活率较低,全国成年树不到100株。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本研究针对陕西省镇坪县仅存的8株野生濒危树种长序榆进行了调查研究,开展了采种和繁育工作,探讨了长序榆的濒危机理及保育技术,为该资源的下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与实践参考。
陈迪李亚利杨柯高龙魏宁康晓育
关键词:长序榆极小种群
质疑关于野生本土植物85%的保护目标被引量:3
2024年
我喜欢野生植物,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没做过专门研究,只算是关心。最近几年“保护”(ex-situ conservation)在中国成了“热词”,若干植物园的网页介绍也迅速用“保护”换掉了原来的“引种”之类用词,但相关物种数据并未变化。读到有关部门要把中国本土野生植物85%的物种进行“保护”,我有些吃惊。瞬间想到,是大炼钢铁吗?
刘华杰
关键词:野生植物迁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大炼钢铁物种数
秦岭特有濒危及生境局限性植物保育被引量:1
2024年
本研究在广泛收集秦岭山野生植物资源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引种栽培技术研究,实现了131种秦岭山特有、生境局限性及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保育,同时总结出针对3种类型植物的保育技术要点,为今后繁育、栽培技术研究和生产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对保护秦岭植物多样性及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高龙李亚利康晓育杨柯魏宁陈迪扈新民
关键词:特有植物珍稀濒危植物秦岭山地
植物园保护环境下纹瓣兰的繁殖生物学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深入了解濒危物种的繁殖特性,能为物种制定有效保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于2022和2023年对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保存的纹瓣兰(Cymbidium aloifolium)的繁殖生物学特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主要包括开花物候、繁育系统、花部形态特征、昆虫传粉特征以及花的挥发性成分等。结果表明,纹瓣兰的盛花期在4月中旬,单花花期7 d;群体花期约为36d。花粉活力在开花第1天时最高,约为47.15%,之后呈下降趋势。柱头在整个单花期一直具可授性,开花第2天可授性最强。人工授粉实验表明纹瓣兰自交亲和,不存在无融合生殖和自动自花授粉,繁育系统属于兼性异交繁育并依赖传粉者,自然结实率较低为6.9%。唇瓣的先端和基部的表皮细胞分别为锥形和指状突起,基部的指状突起细胞外附着有油脂颗粒,可能是传粉者的报酬。药帽黄色,其表皮细胞为锥形细胞,能够反射光线,可能起到吸引昆虫的作用,中华蜜蜂(Apis cerana)是纹瓣兰唯一的有效传粉昆虫。纹瓣兰的挥发性气味中(E)-乙酸-2-癸烯-1-醇酯含量最高。因此,纹瓣兰的花部结构与传粉昆虫具有显著的适应性。
施嘉雯钱永辉罗艳李青青
关键词:迁地保护花部特征中华蜜蜂
原生与毛枝五针松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2024年
定植成活率是实施毛枝五针松保护的关键。为探明毛枝五针松定植成活率低的原因,通过测定土壤常规指标及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完成了原生保护点毛枝五针松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群落组成的分析。结果表明,原生根际土壤养分指标除全磷(TP)和全钾(TK)显著低于点外,其余指标均显著高于点。细菌46386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TUs涉及26门50纲125目204科316属,真菌67999个OTUs涉及11门36纲93目176科280属,且不论是特有细菌还是特有真菌,点根际土壤中的OTU数目均高于原生。门水平上,酸杆菌门、变形菌门和疣微菌门为优势细菌,担子菌门、子囊菌门和隐菌门为优势真菌;属水平上,未分类的酸杆菌属、未培养的酸杆菌属、未分类的细菌属为优势细菌,未分类的真菌属、粒状大团囊菌属和拟锁瑚菌属为优势真菌。通过物种差异特征分析发现2个原生的细菌和真菌物种组成及细菌群落多样性结构相似,但与点存在明显差异;原生点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差异不显著。冗余分析表明,各理化因子不同程度影响了原生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pH和交换性镁(EMg)是影响优势细菌属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TP和EMg是影响优势真菌属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综上,毛枝五针松原生点根际土壤微生物存在显著差异,pH、TP和EMg可能是造成这种差异并导致其定植成活率低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可为毛枝五针松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张传光沈艳张珊珊李玉文陈剑杨文忠
关键词:不同生境微生物多样性
青藏高原东北缘濒危马麝保育种群繁殖成效与社会性和社会网络的关系
2024年
麝类驯养是濒危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保育及保障药用麝香安全的重要方式,其前提和基础是深入了解制约保育马麝繁殖成效的关键因素及与社会性和社会网络特征的关系。于2022年7月1日—8月31日期间,采用焦点取样和所有事件记录法对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甘肃平凉马麝繁育中心的21头成年雌麝进行了社会性行为取样,辅以同期粪样类固醇代谢物水平检测,分析了马麝的繁殖成效与社会性、社会网络及粪样类固醇激素水平的关系。结果显示,马麝的社会性与繁殖成效间呈显著相关(r=0.551,P<0.05),与粪样皮质醇代谢物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37,P<0.05),与粪样雌二醇代谢物浓度相关不显著(r=0.066,P>0.05);强社会性马麝的皮质醇水平((10.75±0.99)ng/g)和雌二醇代谢物水平((6.61±0.79)ng/g)与弱社会性马麝((13.70±1.68,5.20±0.99)ng/g)无显著差异(P>0.05);繁殖成功雌麝的社会性(19.86±1.88)%)显著高于繁殖失败雌麝(12.38±1.46)%)(P<0.05);圈群社会网络密度与圈群个体的繁殖成效相关显著(r=0.762,P<0.05),与粪样皮质醇、雌二醇代谢物浓度相关不显著(r=-0.355,P>0.05;r=-0.347,P>0.05);繁殖成功雌麝的粪样皮质醇代谢物浓度((10.31±0.86)ng/g)略低于繁殖失败雌麝((13.98±1.60)ng/g)(r=-0.420,P=0.058),繁殖成功雌麝的粪样雌二醇代谢物浓度((6.63±0.90)ng/g)与繁殖失败雌麝((4.78±0.76)ng/g)无显著相关(r=0.299,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群居性的保育和驯养环境下,雌性马麝的社会性、社会网络属性可以预测个体的繁殖成效,即社会性和社会网络密度较高圈群中的雌麝的繁殖成效相对较高。濒危马麝保育和驯养实践中,可区分麝类驯养为“保育性驯养”和“商业性驯养”。在保育性驯养中,可采用先群居再独居驯养的模式,尽量保持野外放归马麝的自然行为结构;在商业性养殖中,可采用群居驯养模式,提升驯养麝的
周鑫吕青昕桑珠扎西扎西扎西黎勇孟秀祥
一种映山红保育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映山红保育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映山红移栽前一年的8~9月,锯断向下的主根系,然后封上土,在树干周围的土团上浇灌生根促进剂促使长出吸收根;映山红移栽前采用截枝式修剪的方式进行修剪,修剪的伤口用...
廖菊阳 刘艳 吴林世 王玲 李巧云 陈婵 易心钰 黄雅奇 张娟

相关作者

曾宋君
作品数:400被引量:1,310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研究主题:兜兰 无菌播种 快速繁殖 优质种苗 植物名称
黄仕训
作品数:111被引量:602H指数:15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迁地保护 珍稀濒危植物 坡垒 濒危植物 授粉
黄宏文
作品数:305被引量:2,523H指数:3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研究主题:猕猴桃 中华猕猴桃 分子标记 引物 遗传育种技术
吴坤林
作品数:284被引量:545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研究主题:兜兰 培养基 杂交 试管苗移栽 无菌播种
叶其刚
作品数:33被引量:246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研究主题:迁地保护 濒危植物 三峡库区 中华水韭 稀有濒危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