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969 篇“ 运动疗法 “的相关文章
运动疗法 按照省示范院校体育保健与康复重点专业建设的要求,校企合作编写《运动疗法 》教材。该教材由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申报单位,邀请校企合作单位、康复治疗行业一线工作的专家学者参与编写,编写内容注重康复治疗技术、体育保健与康复专... 周同运动疗法 近年来,康复医学学历教育飞速发展,目前全国近百所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康复治疗技术高职高专教育,但尚没有一套适用于该层次教育且注重实操性与应用性的专科系列教材,多数职业技术学院仍在使用高等院校康复治疗学的本科专业教材,而在高... 刘四文主编运动疗法 黎敬波关键词: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 被引量:5 1992年 运动疗法 是康复医学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它主要应用各种运动 的手段来达到增强肌力,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增进机体耐力,促进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和恢复日常生活能力的目的。通常采用三大措施:一是应用生物力学原理所采用的各种治疗方法;二是应用按神经生理发展规律所采取的治疗方法。 周士枋关键词:康复医学 运动疗法 肌少性肥胖运动疗法 的研究进展 2025年 全球老年人中肌少性肥胖(sarcopenic obesity,SO)的患病率为11%,未来40年将影响2亿人,中国一项研究发现社区老年人SO的患病率男性达7.0%,女性为2.4%。老龄化和肥胖已成为两大公共卫生难题,我国超重和肥胖的人数、发生率和增长速度均居世界首位,在此背景下,与老龄化和肥胖密切相关的SO的患病率将继续上升。2000年SO的概念才首次提出,近十余年SO才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备受关注的热点,目前饮食及运动疗法 仍然是预防和减缓SO及其严重并发症的惟一有效方法。 王宏宇 孙凡(综述) 胡咏新关键词:运动疗法 悬吊运动疗法 对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悬吊运动疗法 对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2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童神经康复科就诊的40例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 (矫正体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悬吊运动疗法 。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对2组患儿的Cobb角进行评价,并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对照组的Cobb角度为(14.30±2.25)°,治疗组为(14.40±2.81)°;对照组躯干旋转角度(angle of trunk rotation,ATR)为(8.45±3.16)°,治疗组为(8.81±3.5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Cobb角度为(12.10±2.61)°,治疗组为(10.40±2.25)°;对照组ATR角度为(6.38±2.41)°,治疗组为(4.82±2.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Cobb角及ATR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悬吊运动疗法 对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Cobb角具有改善作用,且能提高患儿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因此,悬吊运动疗法 训练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保守康复治疗方法,对脊柱侧弯患儿有较好的疗效,能延缓侧弯的进展。 郭培坚 连晓文关键词:悬吊运动疗法 脊柱侧弯 COBB角 特发性 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 在关节骨病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2025年 对运动疗法 在关节骨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将60例关节骨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人。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运动疗法 。通过比较两组在治疗后的疼痛指标、治疗质量评分和活动度等方面的得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6%;治疗后1天、3天、7天的疼痛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质量评分中,病情评估、针对治疗、操作水平和预后干预四项得分,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活动度上,干预后的前屈、后伸、侧屈等得分,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运动疗法 在关节骨病治疗中的应用可以极大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治疗质量,同时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对改善疼痛也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各项检测指标均表明运动疗法 在关节骨病治疗中有明显优势。 覃宏胜关键词:运动疗法 分析运动疗法 联合中医康复治疗腰椎颈椎病的效果 2025年 在腰椎颈椎病患者治疗中,探究运动疗法 联合中医康复治疗流程的干预效果,观察对患者颈椎活动度、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期间就诊的112例患者,依据所采用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接受运动疗法 结合中医康复治疗的综合疗法 ;另一组为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措施。随后,对两组患者的腰颈椎状况改善情况及颈椎活动度等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不同的治疗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而言,观察组患者在前屈、后伸、左侧屈以及右侧屈等颈椎活动度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改善指标数据为(15.21±1.58)、(16.22±1.37)、(17.58±1.95)、(15.27±2.55)。对照组为(10.11±1.35)、(13.52±1.76)、(12.58±1.75)、(10.71±1.38)。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52(92.85%),对照组为39(69.64%),差异P<0.05。结论 通过运动疗法 联合中医康复治疗,可以让患者的颈椎活动度得到改善,促进肌肉恢复,减少风寒发作等症状的发生,并且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高。 郑雪飞关键词:运动疗法 中医康复治疗 运动疗法 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膝关节损伤的效果分析2025年 目的:分析运动疗法 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膝关节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传统组(40例)与新式组(40例)。传统组接受单纯药物治疗,新式组在传统组基础上接受运动疗法 。比较两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关节功能、肌肉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降低,新式组低于传统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调查简表(SF-36)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SF-36评分升高,新式组高于传统组(P<0.001)。治疗前,两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肌肉骨骼量表(SMFA)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评分升高,SMFA评分降低,新式组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运动疗法 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膝关节损伤的效果显著,可缓解疼痛,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和肌肉力量增长,提高生活质量。 张武红关键词:膝关节损伤 运动疗法 膝关节功能 肌肉力量 运动疗法 激活臀肌改善青年男性膝前痛患者的下肢肌力2025年 背景:目前发现膝前痛与下肢生物力学有关,但仍缺少臀肌训练对膝关节及下肢日常活动影响的研究。目的:探究臀肌激活运动疗法 对青年男性膝前痛患者髋、膝关节肌群肌肉力量和疼痛的影响。方法:纳入25例男性青年膝前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臀肌激活组12例和空白对照组13例。臀肌激活组进行40 min/次、3次/周、为期6周的臀肌激活运动 ;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入组和干预6周后评估患侧髋关节、膝关节在60(°)/s和180(°)/s下等速屈伸运动 测试的相对峰力矩、总功、屈伸肌群比值、肌肉耐力值,爬楼运动 测试中停止爬楼的楼层,以及目测类比评分。结果与结论:①等速屈伸运动 测试:髋关节,干预后臀肌激活组在60(°)/s和180(°)/s的相对峰力矩较干预前显著提高29.74%和25.95%(P=0.022,P=0.024);空白对照组在180(°)/s时的肌耐力较干预前降低12.12%(P=0.000)。膝关节,干预后臀肌激活组在60(°)/s和180(°)/s的相对峰力矩较干预前显著提高18.69%和7.27%(P=0.006,P=0.033);空白对照组各指标干预前后无著性变化(P>0.05)。②爬楼运动 测试:臀肌激活组爬楼运动 停止时的楼层数较空白对照组高(6.41±6.1)层(P=0.024),干预后较干预前增高(P=0.016);空白对照组干预前后无显著改变(P>0.05)。③疼痛评估:干预后臀肌激活组目测类比评分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36),干预后较干预前降低(P=0.000);空白对照组干预前后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果表明:6周臀肌激活运动疗法 可改善下肢肌群的爆发力和耐力,减轻膝前痛程度,对于膝前痛患者有必要进行臀肌训练,以促进康复。 吴悦 任爽 黄红拾 代瑞兰 敖英芳 敖英芳关键词:运动疗法 膝前痛 下肢 等速肌力
相关作者
毕胜 作品数:190 被引量:1,990 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脑卒中 偏瘫 脑卒中偏瘫患者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脑卒中患者 瓮长水 作品数:252 被引量:3,191 H指数:3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脑卒中 偏瘫 脑卒中患者 老年人 脑卒中偏瘫患者 何成奇 作品数:463 被引量:3,806 H指数:25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康复 骨质疏松 康复治疗 膝骨关节炎 脉冲电磁场 王文清 作品数:53 被引量:440 H指数:14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脑卒中偏瘫患者 脑卒中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偏瘫患者 运动疗法 刘波 作品数:143 被引量:628 H指数:14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运动疗法 关节粘连 疗法治疗 本体感觉 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