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489篇“ 近代中国社会“的相关文章
从耗散结构理论看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兼论只有中国共产党能推动近代中国社会发生根本性转变
2024年
从耗散结构理论看,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是从近平衡态的封闭系统向耗散结构跃迁。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政治力量尝试过不同方案,试图完成这一跃迁。其结果要么失败,要么收效甚微。最终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走向最深层、最广泛的开放,推动近代中国社会最大程度地远离平衡态,使近代中国社会内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得到最大程度加强,是近代中国社会中最大的“涨落”并使中国社会走向新的有序。
马海峰廖杨标
关键词:近代中国社会中国共产党
火柴与近代中国社会
火的使用对人类文明发展有着根本性的意义,而人类取火技术的进步则代表着人类社会进步的尺度。火的使用改变了原始人的营养结构,促进了人类大脑发育,在人类文明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中,均有火的现身。18世纪英国化学师沃克发明摩擦火柴...
毕灵杰
关键词:火柴民族工业社会生活
《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探究及当代启示
2024年
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深谙世界革命变化趋势,逐步重视对东方社会问题的研究。凭借特约通讯员身份,马克思恩格斯结合大量文献资料、统计数据与事实报道,对东方典型国家“中国社会变革进行了细致探究,在西方列强资本扩张打开中国大门、西方强权特权践踏中国人民、对华鸦片贸易加速社会矛盾激化等层面都做出了科学分析,并立足唯物史观、明辨中西时局、正视历史事实,前瞻预言了中国发展前路。回顾这些科学分析与前瞻评判,有助于正确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演变与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真切体悟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哲思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对当下把握唯物史观、锚定全球视野、坚持道路自信、发扬斗争精神也具有重要意义。
崔发展廖璐
从“资本制”到“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认知
2024年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有“资本制”“殖民地化”“半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和“半封建半殖民地”诸说。“资本制”说与托派观点雷同,未能久立;“殖民地化”说是通用说法;“半殖民地”说是次通用提法;“半殖民地”“半封建”组合顺序不同代表着人们对于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地位、影响之大小强弱的不同认识。共产国际内部意见不一,造成中共意见的模糊和分歧,导致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异说纷呈。中国革命反帝反封建的理论和实践,逻辑上要求与之相匹配的是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说。有鉴于此,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抗战时期,特别是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之后,渐渐趋同“半殖民地半封建”说。然而,仍有主“半殖民地”和“半封建半殖民地”说者,体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阵营在“反帝反封建”主张前提下和而不同的学术气度。
李勇
重新理解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变迁——基于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辩证演替的视角
2023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降,地主阶级意识形态开始全面“崩盘”,太平天国运动思潮、洋务思潮、维新思潮、革命民主主义思潮、近代社会主义思潮蜂拥而至,开启了辐射全社会的思想争夺的时代。以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辩证演替这一理论模型来检视这些社会思潮,可以发现,它们相互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内在联系,即呈现为由乌托邦到意识形态的辩证演替过程。这将近代以来的社会思潮串联在一起,最终汇入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内核的科学社会主义,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张建晓
关键词:社会思潮意识形态乌托邦
近代中国社会学 增订本 下
杨雅彬
近代中国社会的“西藏问题”认知及其与中央政府治藏的互动探析
2023年
近代绝大多数国人对于复杂的“西藏问题”是陌生的。相对而言,一些关心边疆局势的社会精英,对“西藏问题”有着较为清晰的认知,尽管这种认知依然有其局限性。中国社会对“西藏问题”认知所形成的社会舆论,是中央政府治藏时必须考虑的民意基础,也影响中央政府的决策。因此,中国社会的“西藏问题”认知与中央治藏政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动。当然,由于受内外局势制约,加之“西藏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在自身实力有限的前提下,对于中国社会许多行之有效的治藏筹谋,清政府或民国政府很多时候只能婉拒。这无疑对“西藏问题”的解决产生了消极影响。
魏少辉
关键词:中国社会
近代中国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2023年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途径,课程设置是教育过程的核心环节。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要在中国取得显著成效,首先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专业教育,而专业教育的核心是课程设置。近代社会工作教育家以满足中国现实社会的需要为目标,提出了以“研习训合一”、兼顾实务与研究、制定专业价值教育为准则的课程设置方案。近代高校的社会工作教育实践则推动了课程中国化的进程,使之有史可查,并成为社会工作教育的课程史资鉴。
郑鹏闫絮
关键词:社会工作教育
从卢曼的系统理论看近代中国社会翻译活动被引量:2
2023年
中国近代社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一时期,翻译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因素。以往的翻译研究都有意无意地将当时的翻译活动看作独立的单个事件。但是,如果我们从卢曼的系统理论观察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话,可以认为翻译在近代中国社会系统内部的多个子系统中都发生了作用。这些子系统之间由于翻译而获得了发展并产生了相互联系,而翻译本身也逐渐形成了其特有的功能系统,从而进一步推动了整个中国社会的变革。因此,中国社会各系统之间是紧密相连且相互影响的,而翻译活动也与这些系统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利用卢曼的系统理论来观察翻译活动,可以帮助我们从社会学的角度了解翻译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联与互动。
王悦晨
关键词:翻译
历史学科整本书阅读路径探索——以师生共读《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为例被引量:3
2023年
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落地,需要进一步提高师生“历史解释”等高层次思维能力,通过整本书阅读能够有效提高相关思维能力。历史学科整本书阅读路径可以总结如下: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目;制定层层递进、不断提升难度且具体详细的阅读任务,同辈互助互促开展阅读;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比较教科书所学与所读书目内容的异同;摘录并赏析所读书目的经典片段;进行整本书阅读后的总体评述;分小组进行课堂展示和交流。实践证明,根据中学生能力发展水平并结合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精心选择3—4本书进行上述整本书阅读的实践,可以逐步提升学生历史学科高阶思维能力。
叶盛
关键词:高阶思维能力学生能力发展阅读书目师生共读课堂展示近代中国社会

相关作者

方平
作品数:22被引量:87H指数:6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
研究主题:清末 公共领域 近代中国社会 公众舆论 自行车
陈邵桂
作品数:49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毛泽东 广告语 文化传播 广告语创作 孙中山
王旖旎
作品数:50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研究主题:中国革命史 《中国革命史》 复习要点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学习辅导
王琳
作品数:8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
研究主题:近代中国社会 自行车 公墓 公共空间 历史考察
黄健
作品数:287被引量:279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盆栽 现代文学 江南文化 中国新文学 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