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12篇“ 近代社会“的相关文章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近代社会的大众认知
- 2025年
- 作为全世界无产阶级领袖和导师的马克思、恩格斯极为关注社会发展及其动因。其对社会问题的阐释,由表及里、寻根究底,探寻与统治者歪曲并宣扬的全然不同的因果本质。马克思对小农属性的阐述,是认识底层大众的理论基石。普通小农把统治者的“好事”作为自己的“好事”,把统治者的“坏事”作为自己的“坏事”;他们不但是统治者为了一己利益的牺牲品,而且是统治阶层虔诚的赞美者。马克思主义史学兴起后,这种研究方法非常适合解释中国近代社会形态及其发展动因,不但可以重新审视主导和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传统认知,对资本、市场、企业、商人、私欲、边沁乃至社会形态、人类共同的精神产品等条分缕析,犀燃烛照,给予更加客观公允的历史论断,肯定其在历史上的作用,而且使作为被统治阶级的最广大的民众更加明了自己的利益所在,弄清自己的利益与统治者利益的区别,不再与统治者同是非、共命运。
- 马俊亚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史学底层民众中国近代社会
- 2024年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2024年
- 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社会史是一个颇具学术活力与发展潜力的分支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复兴以来,该学科在实证研究、方法探索和理论建设诸方面取得显著成就,深刻改变了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视野与格局。2024年,本土学界的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取得了新进展,今撮要回顾,从不同面向略及相关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的研究前景。
- 李俊领
-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国近代社会史发展潜力
- 论湖南近代社会
- 2024年
- 湖南近代社会构成是湖南近代社会体系各组成部分中具有稳定的结构与秩序的基本状态和社会结构,主要包括人口、家庭、宗族、社群,它起着推动社会整体发展、形成社会情状面貌的基础性作用。湖南近代社会生活是湖南近代的个人、群体为满足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而进行的全部生活活动,涵盖了湖南近代社会的个人、群体浅层次的日常生活活动和深层次的人际交往活动,如衣食住行、风俗礼仪、休闲娱乐等,呈现出中西结合、新旧混杂的发展特征和中西融合变通的价值趋向。湖南近代社会功能是在湖南近代社会构成的基础上满足湖南近代社会生活多重需要所须具有的功能,包括社会教化功能、社会救济功能、社会控制功能和社会治理功能。
- 周秋光陈国连
- 关键词:社会构成社会生活社会功能
- 回顾与省思:2023年近代社会史研究扫描
- 2024年
- 2023年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呈现出强劲兴盛的发展态势,其学术热点仍表现为对社会史学科的学术回顾与反思,主要包括史学研究“碎片化”问题、日常生活史研究、学术社会史研究、历史人类学研究、思想史与社会史研究等内容。同时,也形成一些新的学术增长热点,主要包括新革命生活史,全球史视野下的本土实践,借鉴社会史、社会经济史研究撰写某行业专业史等方面。但同时也存在着社会史研究理论探索明显滞后、研究“同质化“”碎片化”状态仍比较普遍等问题。期待未来社会史逐渐形成自身的特点和理论,甚至形成新的研究范式,为历史研究视野和解释能力的深度拓展做出贡献。
- 赵晓阳
- 关键词:全球史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社会组织和国家基层治理文献整理与研究”开题报告会在北华大学召开
- 2024年
- 2024年8月10日,由北华大学研究生院宫炳成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社会组织和国家基层治理文献整理与研究”开题报告会在北华大学机关楼第一会议室召开。北华大学校长许适琳,副校长杨洪秀出席会议。
- 关键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生院
- 近代社会变迁背景下中国青年群体意识发展轨迹
- 2024年
- 近代以来,列强环伺、山河破碎的社会环境激发了中国青年的爱国热情。青年群体在经历“公车上书”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后,实现了在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觉醒。文章在阐释青年群体概念的基础上,分析近代中国青年群体意识觉醒的社会背景,阐述近代中国青年群体意识的发展轨迹,总结近代中国青年群体意识的启示。
- 郭艳丽
- 关键词:青年觉醒社会变迁
- 近代社会经济史的力作:《褪色的金饭碗——国营事业职员收入变迁(1927-1949)》述评
- 2024年
-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何家伟教授新著《褪色的金饭碗——国营事业职员收入变迁(1927—1949)》(以下简称《褪色的金饭碗》)202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由华中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马敏及复旦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吴景平作序。作者倾八年之力,数易其稿,写作完成的这部著作,窃以为是一部别开生面的近代社会经济史力作。
- 王建华
- 关键词:历史系资深教授
- 明清时期中国开启近代社会转型
- 2024年
- 近30年的“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研究,对中国史研究产生深远影响。首先,从理论和史实上彻底否定中国历史“停滞论”、“循环论”等特殊论调,将中国史作为人类历史的一般形态看待。其次,直接推动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的繁荣,尤其是江南地区的研究,更催生美国加州学派的中国早期贸易与商品、市场全球化研究。再次,推动思想文化领域的启蒙思潮说与转型社会理论出现,为明清史研究提供丰富样态与模式。
- 鱼宏亮
- 关键词:中国史研究启蒙思潮循环论转型社会
- “山西票号与近代社会经济变迁”学术研讨会综述
- 2024年
- 2023年11月3日至5日,由《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编辑部、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西省历史学会共同主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山西票号原始文献整理研究与遗产保护数据库建设”和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票号民间文献整理、释读与研究”课题组承办,山西省平遥县文物所协办的“山西票号与近代社会经济变迁”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平遥召开。山西大学副校长郝平教授,《中国经济史研究》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魏众研究员,中国经济史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隋福民研究员,晋商文化基金会会长李茂盛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 李善靖贾欣潮
- 关键词:山西票号国家社科基金晋商文化数据库建设
- 关于欧洲近代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若干思考——一种思想史视角的进路
- 2024年
- 欧洲历史学家曾经这样说过,在欧洲近代历史上,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三大思潮塑造了欧洲的现代性。的确,19世纪欧洲成长起来的社会主义思潮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与对社会正义的诉求中,塑造出了一个将自由与平等相结合的福利社会。因此,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具有核心性与枢纽性的思想体系,而且也是一种理解欧洲现代性形成的重要思想观念。正因于此,亟须重视对欧洲近代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考察,思考这一思想遗产对于历史与当下的价值与意义。
- 李宏图
- 关键词:社会主义思潮福利社会思想遗产民族主义思想史
相关作者
- 行龙

- 作品数:104被引量:727H指数:18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社会史 中国社会史研究 社会史研究 区域社会史 社会研究
- 李长莉

- 作品数:70被引量:345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 研究主题:社会文化史 史学理论 社会史 晚清 文化史
- 王先明

- 作品数:188被引量:1,283H指数:22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 研究主题:乡村社会 晚清 乡村 西学 新学
- 李俊领

- 作品数:56被引量:12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 研究主题:社会文化史 典礼 社会史 碧霞元君 祭祀
- 闵杰

- 作品数:18被引量:11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 研究主题:中国近代社会史 金融危机 《湘报》 戊戌时期 市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