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725篇“ 近红外技术“的相关文章
- 基于近红外技术的道路线形认知实验研究
- 2025年
- 为深入了解驾驶人在驾驶过程中对于道路线形的认知活动,通过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观测驾驶人前额叶皮层中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变化开展自然驾驶实验研究:通过移动平均滤波器对前额叶皮层区域的4个通道信号进行滤波平滑处理;选择CatMull-Rom三次样条曲线对视觉车道形态进行拟合并划分视觉车道区域,选取不同视野景深范围的曲线长度和视觉速度作为视觉车道线形特征,并进一步通过LightGBM算法进行数据建模。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左右两侧的道路近景曲线长度和左侧道路中景曲线长度对通道区域附近的驾驶人前额叶皮层中氧合血红蛋白浓度的影响较大,是影响驾驶人认知活动与执行功能最重要的道路线形特征。
- 赵微陈雨人
-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技术
- 基于便携式近红外技术的高粱品种无损鉴别研究
- 2025年
- 不同高粱品种直接决定其所酿酱香型白酒的品质高低,因此高粱品种的鉴别尤为重要。本研究利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高粱品种鉴别模型,采集了25、45、65 ms三个积分时间下的粳高粱和糯高粱在完整以及粉末两种状态的光谱数据,利用单一及组合光谱预处理方法消除光谱中存在的干扰,结合无监督识别方法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3种有监督模式识别方法线性判别式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以及软独立模式识别法(soft independent mode classification analysis,SIMCA)分别构建了不同品种高粱的鉴别模型。结果表明,光谱预处理方法能够有效消除干扰;无监督方法无法实现不同品种高粱鉴别,有监督模式识别方法结果能实现高粱品种鉴别,其中LDA>PLS-DA>SIMCA;三个积分时间下,粉末高粱结果优于完整高粱;三个有监督鉴别模型的65 ms的结果较差,45 ms积分时间下的鉴别结果最佳,原始光谱均能达到100%鉴别。以上结果表明,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结合模式识别方法可以实现糯高粱和粳高粱的准确无损鉴别。
- 杨理萍邱熙文杨清华谌佳琪唐辉李跑杜国荣
- 关键词:糯高粱近红外光谱智能检测
- 近红外技术在曲药分析中的应用
- 2025年
- 高温大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酱香型白酒的质量。传统的水分、酸度检测方法采用烘箱干燥法和滴定法,检测过程繁琐且操作复杂,分析时间较长,在制曲生产过程中,不能高效、快速的判断曲药质量,存在检测结果滞后的情况,不能起到指导生产的作用。利用近红外光谱快检技术,采用偏最小二乘方法建立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能够高效且快速的预测出曲药水分、酸度含量,可以为制曲生产及时提供数据参考,有效保证生产过程中对曲药质量的控制。
- 田雪罗华罗文业明红爱周帮菊黄建现陈振
- 关键词:曲药近红外
- 基于近红外技术的雪茄鲜烟叶部位等级识别
- 2025年
- 为探究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的模型对雪茄鲜烟叶部位等级的识别效果,以雪茄鲜烟叶部位等级识别模型为研究对象,选取634个雪茄鲜烟叶样本数据作为训练集,构建包括PLS-DA、随机森林和KNN等机器学习分类模型,并基于Stacking方法构建单个部位等级识别融合模型,以273个雪茄鲜烟叶样本数据作为测试集评估融合模型的识别效果。结果表明,在3种基础模型中,PLS-DA模型在测试集上的预测效果最佳,平均准确率和F1均值分别为0.707和0.672。融合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平均准确率和F1均值分别为0.756和0.752,且融合模型对雪茄鲜烟叶各部位等级的识别效果均较好。综合来看,基于近红外光谱数据构建的雪茄鲜烟叶部位等级融合模型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为雪茄鲜烟叶部位等级的快速测定提供参考。
- 段杰张成赵刚熊天娥周厚发何元胜徐杰张永俊杨宏辉黄进生李本辉
-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
- 一种基于近红外技术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配方原料替换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近红外技术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原料替换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采集配方原料和可替换原料的近红外光谱,采用标准正态变量变化、一阶求导去噪和最大最小规则对原料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构建原料近红外光谱空...
- 张翼鹏凌军唐丽颜克亮张伟陈微者为
- 一种利用在线近红外技术指导微藻高密度发酵的方法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在线近红外技术指导微藻高密度发酵的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葡萄糖加入到未经灭菌的高铵氮工业废水中配制成培养基;S2、将嗜硫原始红藻种子液接种到培养基中进行光发酵培养,并利用在线近红外...
- 魏东李豫
- 一种基于近红外技术和离散小波变换-随机森林算法的卷烟包装材料色差的鉴别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近红外技术和离散小波变换‑随机森林算法的卷烟包装材料色差的鉴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卷烟包装材料作为建模样品;采用目视方式对标准样品和建模样品的色差进行对比,得到建模样品的色差评价结果,待用;采用近红外...
- 单婧林云邱忠孝饶国华温煦曾健赖燕华王予
- 基于近红外技术的主要进口国棉纤维快速识别
- 2024年
- 为了满足市场和海关检验部门对棉纤维来源进行快速鉴别的要求,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通过定性定量建模方法建立快速识别棉纤维国别的预测模型。使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采集了澳大利亚、巴西、布基纳法索和印度4个国家棉花的近红外光谱数据,进一步使用簇类独立软模式法(SIMCA)和偏最小二乘法(PLS)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国家的棉花样品进行了分类模型构建与优化。结果表明,使用SIMCA法可基本实现不同国家的棉花识别工作,识别准确率为94%;进一步通过赋值法结合PLS建模可以实现不同国家棉花的快速准确识别,模型决定系数R2为0.9880,外部验证成功率达100%。
- 耿向阳郑丽莎赵涛周成凤刘俊
- 关键词:棉纤维近红外
- 近红外技术结合参数轨迹策略快速评价土茯苓质量
- 2024年
- 为建立一种能快速测定土茯苓中落新妇苷含量的方法,运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NIRs)采集不同产地土茯苓NIR光谱,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土茯苓中主要生物活性成分落新妇苷含量。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结合NIR光谱和有效成分含量建立落新妇苷的定量模型。针对落新妇苷PLS模型的参数优化,提出一种参数轨迹优化策略,该策略集成4种预处理方法、潜变量因子数设置为1~10、间隔偏最小二乘法(iPLS)和反向间隔偏最小二乘法(BiPLS)的变量筛选方法。结果表明:参数轨迹策略比常用的分步策略更高效准确,通过新策略得到3个预测性能较好的模型。此外,还建立了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模型来区分土茯苓样品的地理来源。综上,NIR结合PLS模型的参数轨迹策略可作为一种快速、可靠和经济的原料检测和产品质量控制方法。
- 吕蒙莹万夏芸帅锦浩王杨刘晓庆严欢赵娜
- 关键词:土茯苓近红外光谱偏最小二乘法
- 成人二语词汇教学法的比较及影响因素:行为与近红外技术的研究
- 人类的学习是高度社会化的。社会性线索对成人学习者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在视频学习环境中。本研究从二语教学实践中的真实教学法出发,结合了最新的社会二语学习理论,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视频教育环境中对二语词汇教学的社会语境教...
- 张志聪
- 关键词:二语词汇学习
相关作者
- 董海平

- 作品数:68被引量:161H指数:9
- 供职机构:济南金宏利实业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近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法 AOTF 近红外 近红外光谱仪
- 王传堂

- 作品数:252被引量:1,001H指数:19
- 供职机构: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 研究主题:花生 高油酸 花生种子 花生新品种 感官品质
- 毕艳兰

- 作品数:277被引量:1,148H指数:17
- 供职机构: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
- 研究主题:大豆油 油脂 脂肪酸 酯交换 食用油脂
- 邹振民

- 作品数:38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济南金宏利实业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近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法 近红外光谱仪 AOTF 近红外
- 韩鲁佳

- 作品数:622被引量:4,002H指数:30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秸秆 好氧堆肥 近红外光谱 玉米秸秆 近红外反射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