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0篇“ 近缘野生种“的相关文章
甘薯近缘野生种的遗传转化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甘薯近缘野生种的遗传转化方法,包括:取甘薯近缘野生种的茎尖进行培养至出现胚性愈伤组织;将胚性愈伤组织进行光照培养,获得致密的黄绿色胚性愈伤组织;将致密的黄绿色胚性愈伤组织进行胚性愈伤组织的增殖培养;挑取致...
穆方方李宗芸
甘薯近缘野生种三浅裂野牵牛KNOX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在块根发育中的表达分析
2024年
为探究甘薯近缘三浅裂野牵牛KNOX(ItrKNOX)基因家族在块根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在基因组水平对ItrKNOX基因家族进行了鉴定,并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ItrKNOX基因在三浅裂野牵牛Y22块根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量变化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到分布于10条染色体的12个ItrKNOX基因。进化分析显示,这些ItrKNOX基因可分为ClassⅠ、ClassⅡ和Class M三类,KNOX家族基因的类型和数目在三浅裂野牵牛、三裂叶薯、牵牛和圆叶牵牛这4个甘薯属二倍体物基因组中都较为稳定,其中三浅裂野牵牛和三裂叶薯的亲缘关系较近。对ItrKNOX基因启动子区进行分析,发现多个与生长发育、植物激素、光和逆境胁迫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转录组分析显示,在Y22块根发育过程中,不同ItrKNOX基因表达模式不同。其中,Class M基因ItrKNOX12几乎不表达,而ItrKNOX02、ItrKNOX03、ItrKNOX09和ItrKNOX10在整个根部发育过程中持续高表达。从不定根时期到块根发育期,ItrKNOX01~ItrKNOX03、ItrKNOX05、ItrKNOX09和ItrKNOX11的表达量明显上调,ItrKNOX08的表达量明显下调。值得注意的是,ItrKNOX06在块根膨大到直径大于2 mm后表达量才明显上调,ItrKNOX07在不定根和成熟块根中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发育中的块根。本研究为探索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三浅裂野牵牛KNOX家族基因的功能和调控机制提供了参考。
郎涛彭梅芳李明蒲志刚张聪屈会娟杨飞洋冯俊彦
关键词:进化
番茄近缘野生种赭黄茄(Solanum ochranthum)基因组分析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是全球最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是人类多营养物质的来源。番茄在驯化改良过程中注重产量的选择与改良,导致优良等位基因尤其抗性基因在栽培番茄中丢失,因此寻找提高抗病、耐受性...
胡勇
关键词:抗病基因
甘薯近缘野生种牵牛线粒体微卫星标记开发及在甘薯中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本发明公开了甘薯近缘野生种牵牛线粒体微卫星标记开发及在甘薯中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甘薯近缘野生种牵牛线粒体微卫星标记开发及在甘薯中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本发明开发的甘薯的SSR分子标记引物组...
王连军杨新笋徐颖华柴沙沙靳晓杰雷剑王崇宋峥陈兵
甘薯近缘野生种ISBP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其在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品鉴定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从甘薯近缘野生种Ipomoea triloba和Ipomoea trifida的基因组测序序列中鉴定出2360条长末端重复反转座子(long terminal repeat retrotransposons,LTR-RT)序列,在此基础上开发了100对基于插入位点的多态性(insertion-site-based polymorphisms,ISBP)引物,并利用4份甘薯质资源对开发的ISBP引物进行多态性评估,发现24对ISBP引物具有较高的多态性,随后将其应用于浙江省收集的56份甘薯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品鉴定。结果显示,24对ISBP引物在56份质资源中共产生182条多态性条带,且每份质资源都有独特的指纹信息。NTsys遗传分析结果显示,群体内不同质资源之间的遗传距离从0.0275至0.6538,平均为0.3732,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c information content,PIC)平均为0.2896,UPGMA和PCA结果显示,这些群体共被分为两个大群,分别包含11和45份质资源。以上研究表明,该群体的遗传变异较小,不同质资源之间的遗传背景狭窄。本研究开发的ISBP引物一方面增加了甘薯中逆转座子分子标记的数量,填补了ISBP标记在甘薯遗传分析中应用的空白,另一方面为甘薯品资源鉴定、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有力工具。
孟羽莎王寅赖齐贤刘雷项超吴永华吴永华顾兴国方豪苗苗方豪汤勇
关键词:甘薯ISBPLTR分子标记
谷子近缘野生种的亲缘关系及其利用研究被引量:9
2022年
谷子在约1万年前由青狗尾草驯化而来,我国是谷子的起源中心。谷子所属的狗尾草属在全世界约有125个,其中中国有15个,从二倍体到八倍体均有。目前利用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鉴定出狗尾草属6个基因组,利用分子标记分析发现狗尾草属是多起源的,与其多样性的基因组一致。系统演化分析发现,青狗尾草和谷子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法式狗尾草和轮生狗尾草;基因组比较分析发现,S.adhaerans的B基因组和S.grisebachii的C基因组与谷子和青狗尾草的A基因具有相对近的亲缘关系,而其他基因组和谷子亲缘较远。在野生资源的利用方面,谷子育工作者已成功将近缘野生种自然发生的抗除草剂基因转育到谷子中,培育成功了可化学除草的新品并在生产上利用。本文对谷子野生种的分类、基因组构成、系统进化关系和遗传育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讨论了谷子近缘野生种在谷子起源与驯化、遗传育中起到的作用,并对谷子近缘野生种在谷子驯化及育中的进一步利用做了展望。
赵美丞刁现民
关键词:谷子近缘野生种系统进化分析遗传育种
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的NBS-SSR特异标记开发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的NBS‑SSR特异标记开发及其应用,公开了用于鉴定甘薯蔓割病抗性的引物组合物。本发明的SSR标记多态性高、重复性好、遗传稳定和共显性等优点;与抗蔓割病候选基因紧密连锁,极大提高育过程中分子...
王连军杨新笋王崇柴沙沙雷剑宋峥刘意焦春海
文献传递
中药材栽培近缘野生种调查及驯化栽培研究
2021年
为了扩大高海拔冷凉地区中药材栽培区域和增加中药材栽培,从低海拔地区引入17个常见中药材栽培,试后只有掌叶大黄、羌活、当归等8个生长良好,能安全越冬,占引入栽培总数的47.06%,其余9个无法安全越冬,占引入栽培总数的52.94%。针对高海拔冷凉地区中药材引成功率低,栽培稀缺的现状,调查研究了常见中药材栽培近缘野生种,发现天祝地区有中药材栽培近缘野生种9科9属34野生种采集子驯化栽培后,发芽率和越冬后保存率均较高,在高海拔冷凉地区有一定的栽培前景。
黄爱珍
关键词:中药材近缘野生种栽培
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的NBS-SSR特异标记开发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的NBS‑SSR特异标记开发及其应用,公开了用于鉴定甘薯蔓割病抗性的引物组合物。本发明的SSR标记多态性高、重复性好、遗传稳定和共显性等优点;与抗蔓割病候选基因紧密连锁,极大提高育过程中分子...
王连军杨新笋王崇柴沙沙雷剑宋峥刘意焦春海
文献传递
基于mtDNA和cpDNA序列的甘薯栽培近缘野生种分析
2021年
【目的】利用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序列和叶绿体DNA(Chloroplast DNA,cpDNA)matK序列对甘薯Ipomoea batatas栽培近缘野生种进行分子鉴定和亲缘关系分析,为甘薯栽培近缘野生种质鉴定、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个甘薯栽培及8个近缘野生种为材料,采用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mtDNA序列和cpDNA matK序列,使用DnaSP 6.0对序列进行核苷酸多态性、单倍型多样性等特征分析,并基于邻接法构建3个甘薯栽培及8个近缘野生种的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5个mtDNA序列和cpDNA matK序列经测序、比对、拼接后,长度为6713 bp,GC占比在47.79%~48.31%之间。合并序列的单倍型数量、核苷酸多态性、变异位点数量、单一突变位点数量、简约信息位点数量和插入/缺失位点数量分别为9、0.00325、69、39、30和111。中性检验显示,合并序列差异不显著(P>0.10),遵循中性进化模型。3个甘薯栽培及8个近缘野生种间的遗传距离在0.00000~0.00584之间,平均遗传距离0.00326,遗传多样性较低;按照亲缘关系被分为2大类,各大类内部亲缘关系较近。【结论】本研究采用的序列可对甘薯栽培近缘野生种进行准确的鉴定区分,为甘薯近缘野生种的进化和利用提供参考和理论指导。
王崇王连军田小海雷剑柴沙沙焦春海杨新笋
关键词:甘薯MATK序列

相关作者

曹清河
作品数:136被引量:1,352H指数:20
供职机构: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甘薯 近缘野生种 菜用甘薯 黄瓜 近缘种
刘庆昌
作品数:118被引量:1,309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甘薯 近缘野生种 分子育种 细胞工程 植株再生
唐君
作品数:114被引量:1,050H指数:16
供职机构: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甘薯 培养基 种质资源 甘薯种质资源 甘薯品种资源
黄坚钦
作品数:237被引量:1,749H指数:25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
研究主题:山核桃 薄壳山核桃 植物学 大别山山核桃 香榧
雷剑
作品数:128被引量:278H指数:8
供职机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甘薯 BATATAS 甘薯品种 IPOMOEA 甘薯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