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1篇“ 远距离暴雨“的相关文章
- 副热带高压内部台风远距离暴雨特征和机制个例分析
- 2024年
- 为了提高对副高内部台风远距离暴雨特征和机制的认识,综合利用多源观测和ERA5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台风“山竹”在副高内部引发的一次远距离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这次暴雨发生在500 hPa副高内部高温、高湿、高能的强对流不稳定环境中,暴雨区位于低层台风倒槽北端、偏南气流风速辐合区和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②低层暖湿平流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能量,促使对流不稳定层结发展和维持;高层强辐散耦合低层辐合形成强烈上升运动,为暴雨提供有利动力条件。③中尺度对流系统有3个演变阶段:带状对流组织和建立、对流带北移南侧超级单体发展和移动、北部对流减弱南部对流带新建发展,造成了两个阶段的极端短时强降水(100 mm/h以上)。④低层华北高压先后与台风倒槽、海上高压结合,增强了低层辐合并维持了切变线(地面辐合线),利于对流的发展和维持。台风倒槽是初始对流带的触发和组织者,雷暴冷池出流是超级单体发展移动的关键因素。⑤高空急流的辐散抽吸强迫中层辐合,正涡度和低槽发展,暴雨区垂直风切变增强,利于南部对流带发展。当低纬度有台风活动时,500 hPa副高内部低层有台风倒槽,台风倒槽北端的辐合区是远距离暴雨预报的着眼点。
- 张树民吴海英黄绮君梅一清王坤顾沛澍张琪
- 关键词:副热带高压台风倒槽中尺度对流系统
- 宁夏两次台风远距离暴雨过程对比分析
- 2023年
- 对宁夏两次不同类型台风远距离暴雨过程(2006-07-14,2019-08-02,以下分别简称“07·14”过程和“08·02”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次暴雨过程均发生在台风登陆减弱阶段,极值降雨量相当,强降水均出现在午后至前半夜时段;均存在内陆偏南气流与台风外围气流从“断开”到相互“联结”,导致低空急流强度显著增强的水汽通道建立的过程,其中前者低空急流强度显著强于后者;在动力条件方面,“08·02”过程中深厚的倾斜“漏斗”状河套低涡为暴雨过程提供了充足的上升运动条件,而“07·14”过程的动力抬升系统仅为近地层的冷锋和850 hPa辐合线;均存在双层假相当位温能量锋区的垂直结构特征,高层锋区向冷区倾斜而低层锋区向暖区倾斜,特别是在“08·02”过程中,河套低涡改变了热力条件,“破坏”了双层能量锋的垂直结构,在原本强度偏弱的低层能量锋上构建了新的能量锋区.
- 苏洋闫军闫军
- 关键词:台风远距离暴雨统计特征
- 台风“暹芭”引起宁德市远距离暴雨过程分析
- 2023年
- 利用ECWMF再分析资料、新一代天气雷达、地面及高低空常规观测资料,对2022年第3号台风“暹芭”登陆期间在宁德市引起的远距离暴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远距离暴雨由台风“暹芭”外围环流与副高之间形成的低层东风急流共同作用形成,暴雨持续时出现东风波,为此过程提供了一定的动力条件。此次远距离暴雨有两个暴雨中心,一个在福鼎、霞浦、柘荣交汇处,另一个在蕉城和福安沿海一带。此过程CMA-MESO模式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其余模式的量级预报均偏小。
- 缪语沛陈杰赵一夫周艺
- 关键词:远距离暴雨
- 台风“利奇马”远距离暴雨的关键动力因子和水汽来源被引量:4
- 2023年
- 基于地面加密观测、ERA5再分析、ECMWF全球集合预报等多源资料,利用敏感性分析方法、涡度收支诊断方法以及拉格朗日水汽追踪方法,探讨1909号台风“利奇马”造成远距离暴雨的关键动力因子和水汽来源。结果表明,对流层低层短波槽的加深有利于台风远距离降水(Tropical cyclone Remote Precipitation,TRP)区南北两侧的气流共同增强TRP区域内的低层相对涡度,从而增强TRP。尤其相对涡度的散度项是影响TRP增强或减弱的关键作用项。在TRP增强阶段,有利于暴雨增强的正涡度主要由散度项贡献。负的散度项贡献导致相对涡度减小,TRP雨强也随即减弱。在水汽方面,TRP雨强和区域内的水汽含量密切相关。500 hPa上TRP区域内的水汽由局地和台风“利奇马”共同贡献;700 hPa的水汽主要由“利奇马”台风贡献;850 hPa的水汽则由局地和两个台风共同输送,其中台风“罗莎”的贡献更大一些。
- 刘希曾明剑王亚强张雪蓉魏娜
- 关键词:远距离暴雨
- 中纬度高空槽—台风相互作用对台风“利奇马”远距离暴雨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利用NCEP提供的0.25°×0.25°FNL资料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高分辨率三源融合降水资料,以台风“利奇马”为研究个例,从动力和热力因素两个方面研究了中纬度高空槽与台风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台风远距离暴雨的影响。研究认为中纬度高空槽—台风的相互作用是此次台风远距离暴雨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高空槽—台风的相互作用中,随着弱正PV异常从中纬度高空槽向台风区域的水平平流,台风西北部地区逐步处于高空槽前西南急流的次级环流的上升区域,而对流层深厚的暖平流恰好位于台风西北部3~5个纬距的地区,此热成风暖平流的作用增强了台风西北地区的上升运动。另外,中纬度高空槽后的干冷空气的逼近,促进了在台风西北部地区的中纬度斜压锋生,斜压锋面进一步增强了台风远距离暴雨处的动力抬升作用。同时还发现当台风与中纬度槽的距离大约是10个纬距时其相互作用最为显著。
- 李美颖李艳林曲凤向纯怡
- 关键词:台风远距离暴雨
- 台风“山竹”(2018)远距离暴雨的成因分析被引量:15
- 2021年
- 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TRP)往往成为高影响天气,是业务预报难点。本文用地面、探空观测资料、雷达遥感资料以及NCEP一日四次0.5°×0.5°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第22号台风"山竹"登陆广东期间在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地区引起的远距离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这是一次发生在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控制范围内的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低层受台风倒槽影响。(2)这次过程第一阶段暴雨主要是在强的对流不稳定条件下,由对流层低层"山竹"倒槽中的辐合线触发对流产生,同时对流层高层"山竹"的极向流出汇入加大了中纬度西风风速,在长三角地区上空产生辐散,有利于上升运动的维持。第二阶段,对流不稳定条件有所减弱,但前一阶段强回波产生的低层偏北外出气流与东南风形成辐合线,辐合线上还有中γ尺度的涡旋产生,又促进了对流发展。850 hPa台风倒槽北端形成一个低涡,500 hPa副高边缘发展出一个短波槽,暴雨的动力条件更为有利。(3)长三角的3个强降水中心分别在长江口、杭州湾北岸的嘉兴沿海及宁波沿海,都是在水陆边界附近。(4)远距离暴雨区的涡度收支诊断发现:暴雨的初始扰动主要由近地层水平辐合辐散项提供,850 hPa的水平辐合辐散项和扭曲项共同作用形成和加强低涡,并通过垂直运动上传使中层700~500 hPa附近涡度增长,进而发展出500 hPa短波槽。850 hPa涡度来自于台风倒槽和副高边缘的偏南急流。(5)在这次远距离暴雨过程中,台风"山竹"与海上西太平洋副高之间形成偏南低空急流,向长三角输送水汽,这与典型TRP事件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典型TRP中暴雨的初始扰动一般由西风槽提供,而这次过程主要由低空台风倒槽和偏南急流提供,涡度上传形成高空短波槽,是不同于典型TRP事件的一个物理过程。
- 陈淑琴李英范悦敏徐哲永李帆
- 关键词:远距离暴雨副高涡度收支
- 一次台风引发的远距离暴雨诊断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台风对远距离暴雨的作用形式复杂,容易出现极端降水,量级和落区的预报难度大。2014年8月8日江苏东部到浙江北部出现暴雨,通过研究数值预报形势场、再分析场和各类实况资料,发现暴雨的产生与远在1300km外的西太平洋上的台风"夏浪"有关。江苏东部暴雨主要由中尺度涡旋造成,台风通过北侧偏东气流向暴雨区输送暖湿空气,有利于暴雨的形成与维持;浙江北部暴雨是中尺度涡旋与台风环流结合的产物,台风北上过程中,中心与中尺度涡旋逐渐靠近,台风外围环流对涡旋产生牵引,流场形势发生改变,引导弱冷空气在浙北近海附近与暖空气交汇辐合抬升引发暴雨,不稳定能量剧烈释放产生的中γ尺度气旋造成了极端强降水。
- 张雪慧田德宝曾令建张珊珊陆琛莉谢帅
- 关键词:远距离暴雨台风环流中尺度涡旋
- 一次长江三角洲地区台风远距离暴雨研究
- 2018年9月16日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生了一次台风“山竹”引起的特大暴雨过程,单站24 h累积降水量最高达297 mm,然而数值预报模式和官方预报均未对此次台风远距离暴雨过程做出准确预报。本文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
- 于佳琪
- 关键词:水汽输送高低空急流数值预报模式中尺度分析
- 文献传递
- 高空槽对台风快速增强及远距离暴雨的影响
- 本文利用ECMWF(EuropeanCentreforMedium-RangeWeatherForecasts)提供的大气再分析资料以及IBTrACS(InternationalBestTrackArchiveforCl...
- 李美颖
- 关键词:台风高空槽远距离暴雨
- 文献传递
- 影响宁夏的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特征和预报概念模型被引量:8
- 2020年
- 利用JMA最佳TC路径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普查了19612010年宁夏的暴雨个例,并对影响宁夏的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进行了统计和合成分析。结果表明:宁夏各测站远距离暴雨日数在暴雨总日数中普遍占比达30%~46%,是宁夏暴雨类型里十分重要的一类。远距离暴雨主要集中发生在8月,较宁夏暴雨气候多发期推迟10~20天。台湾岛及其以东洋面和海南岛附近是宁夏产生远距离暴雨的热带气旋高频影响关键区,在两个TC高频影响区域之间还存在一个少台风甚至无台风影响的海域。进一步诊断分析表明,热带气旋、中纬度槽(涡)、副热带高压、水汽通道及高空急流是产生远距离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根据诊断特征将远距离暴雨分为两类,揭示其环流差异主要体现在热带气旋和副高位置、水汽输送通道及海平面气压场,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两类远距离暴雨的预报概念模型。
- 闫军王黎娟纪晓玲薛宏宇谭志强任小芳邵建
- 关键词: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统计特征
相关作者
- 丛春华

- 作品数:40被引量:401H指数:9
- 供职机构:山东省气象局
- 研究主题:台风 远距离暴雨 降水 热带气旋 水汽输送
- 梁海河

- 作品数:101被引量:789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
- 研究主题:天气雷达 气象数据 图形用户界面 运行监控 雷达
- 陈联寿

- 作品数:185被引量:3,159H指数:41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热带气旋 台风 登陆台风 登陆热带气旋 暴雨
- 李英

- 作品数:156被引量:2,287H指数:26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研究主题:热带气旋 台风 登陆热带气旋 暴雨 青藏高原
- 张春云

- 作品数:11被引量:33H指数:1
- 供职机构:安阳市气象局
- 研究主题:台风海棠 台风倒槽 低空急流 远距离暴雨 产品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