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99篇“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相关文章
退行性腰椎滑脱
脊柱滑脱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人Killan于1854年提出。1930年,Jumghamns将椎弓峡部无缺损的滑脱称为假脊椎滑脱。1955年Newman将这种“椎弓完整的脊柱滑脱”结合其病理变化称之为“退行性脊柱滑脱(de...
杨惠林朱晓宇王根林唐天驷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退行性腰椎滑脱被引量:1
2003年
本文从病因 ,病机 ,状 ,体及诊断治疗等方面详细阐述了退行性腰椎滑脱。认为椎间盘退变所致腰椎失稳和关节突骨关节炎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对本的病理机制做了认真论述 ,提供了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 。
王君孙文学马法杰周秉文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病因病机
退行性腰椎滑脱被引量:3
1995年
退行性腰椎滑脱王君,马树杭,周茹卿,马法杰,周秉文(山东省文登骨伤研究所,264400文登中心医院,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1854年德国人killan首创了Spondylolisthesis一词[1],即脊柱滑脱。1930年,Jumghamns报道6...
王君马树杭周茹卿马法杰周秉文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流行病学病因
退行性腰椎滑脱被引量:15
1990年
腰椎弓发育上的缺陷或因外伤所致的腰椎弓骨折不连接造成的腰椎滑脱是腰部较常见的病变;退行性腰椎滑脱则因腰椎间盘及腰椎小关节退行性改变以后发生滑移而无椎弓缺损,临床上少见,辄易误诊或漏诊,后者为一种老年退行性病变,多见于女,病程缓慢,主要发生于腰4-5之间。
李承球韩祖斌孙贤敏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滑脱关节突神经根压迫椎板切除减压腰骶关节
中医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研究进展
2024年
退行性腰椎滑脱(DS)即无峡部崩裂的椎体滑脱,系由于椎间盘退变、关节突磨损、软组织病理改变后,逐渐发生滑脱,又称假滑脱。最常见表现为腰部和腿部的疼痛,多见于中老年女。本文主要从中医手法、中医针灸治疗、针刀治疗、中药治疗、拔罐、刮痧等其他综合治疗及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DS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
韩保国张亚峰
关键词:中医药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本研究旨在确定单节段PLIF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术后疗效及满意度,并探索影响手术疗效及满意度的相关因素。从而为临床改善手术疗效及满意度提供参考。方法:回顾研究2015年1月至2022年6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
段克为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滑脱症PLIF术后疗效满意度
MIS-TLIF与Open-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MIS-TLIF)与开放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Open-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DLS)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2-06—2024-01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DL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案分为MIS-TLIF治疗组(MIS组)和Open-TLIF治疗组(Open组),各52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指标,以及术前及术后3个月时,依据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评价腰椎功能,同时行GE 64排螺旋CT腹部扫描和层厚5 mm骨窗及软组织窗重组测量CT值。统计并发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S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低于Open组,住院时间短于Open组,但手术时间长于Ope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MIS组患者的ODI评分低于Open组,JOA评分高于Open组,椎旁肌和低质量椎旁肌平均密度均高于Ope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S组并发发生率低于Op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Open-TLIF比较,MIS-TLIF治疗DLS手术时间较长,但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发生率低,且能够提升椎旁肌及低质量椎旁肌的平均密度和促进腰椎功能改善。
郭中帅陈长青林东林栋周俊锋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滑脱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腰椎功能CT值
V形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V形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VBE)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DL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3年4月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DL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组和VBE组,每组55例。记录2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卧床时间等术中及术后一般指标;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腰背、腿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的腰椎功能;术后3个月采用Brantigan评分评估患者骨粒融合情况;术前及术后3、6个月拍摄X线片,测量患者的手术节段椎体滑移度、椎间隙高度、滑脱角、矢状面Cobb角;术后6个月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评分评估患者腰椎功能优良率;记录2组患者术后并发发生情况。结果VBE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MIS-TLIF组,术中出血量、X线透视次数显著少于MIS-TLIF组(P<0.05)。术前,2组患者腰背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6个月腰背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3、6个月,VBE组与MIS-TLIF组患者腰背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BE组与MIS-TLIF组患者Brantigan评分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手术节段矢状面Cobb角、椎间隙高度、滑脱角、椎体滑移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6个月手术节段矢状面Cobb角、椎间隙高度显著高于术前(P<0.05),滑脱角、椎体滑移度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3、6个月,2组患者手术节段矢状面Cobb角、椎间隙高度、滑脱角、椎体滑移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VBE组与MIS-TLIF组患者腰椎
李雷庞超见赵新亮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滑脱症腰椎功能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治疗Ⅰ~Ⅱ度退行性腰椎滑脱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治疗Ⅰ~Ⅱ度退行性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东莞市茶山医院骨外科进行Ⅰ~Ⅱ度退行性腰椎滑脱手术治疗的4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MIS-Tlif)组(n=25)和UBE组(n=24)。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引流时间、引流量、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采用改良的MacNab评定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发生情况。结果UBE组的手术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短于MIS-Tlif组,术中失血量、引流量少于MIS-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个月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治疗优良率、并发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BE和MIS-Tlif对于老年患者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的治疗均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但UBE技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引流时间、住院天数方面更具有优势,是一项值得临床推广的切实可行的技术手段。
王泽民卢炯文蔡仲斌徐响林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滑脱症腰椎椎管狭窄症
中药熏蒸联合腰背肌锻炼对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讨中药熏蒸联合腰背肌锻炼对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65例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32例,腹肌锻炼+腰背肌锻炼)和观察组(33例,腹肌锻炼+腰背肌锻炼+中药熏蒸),均完成3个月干预。比较两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时功能障碍情况[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生活质量[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100)]。结果 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长于观察组(P<0.05);干预3个月时,对照组QOL-100评分低于观察组,ODI、VAS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中药熏蒸联合腰背肌锻炼可有效缩短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功能障碍和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丁锏袁帅张向东吕振超曹向阳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药熏蒸腰背肌锻炼术后康复

相关作者

朱立国
作品数:426被引量:3,388H指数:30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研究主题:神经根型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法 手法治疗 颈椎
于杰
作品数:156被引量:1,943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研究主题:神经根型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法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手法治疗
高春雨
作品数:105被引量:792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研究主题:手法 手法治疗 踝关节扭伤 腰椎间盘突出症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冯敏山
作品数:185被引量:1,360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研究主题:神经根型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法 颈椎 META分析
魏戌
作品数:295被引量:2,395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研究主题:神经根型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