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8篇“ 逆行脑灌注“的相关文章
-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中顺行脑灌注与逆行脑灌注对脑保护的比较
- 1.研究背景及目的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一种在国内外不常见但容易误诊、致命的疾病。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Stanford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
- 宋奇峰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顺行脑灌注逆行脑灌注深低温停循环
- 逆行脑灌注在主动脉根部和右半弓置换手术中的应用
- 2022年
- 目的:涉及主动脉弓的心脏手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故术中脑保护措施非常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同期行主动脉根部和右半弓置换手术中应用深低温停循环及逆行脑灌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主动脉根部和右半弓置换手术且在术中采用深低温停循环及逆行脑灌注技术的患者31例,其中主动脉瘤病变23例,主动脉夹层8例。主动脉根部置换采用Bentall手术者26例,采用David手术者5例。术中停循环及逆行脑灌注时间为(21.9±5.2)min。观察并计录住院病死率、神经系统并发症以及其他不良事件。结果:未出现术后死亡及持久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2例出现短暂谵妄,2例出现低氧血症,1例进行了二次开胸。随访时间为6~36个月,患者恢复满意。结论:在主动脉根部和右半弓置换手术中,应用深低温停循环和逆行脑灌注技术可以简化操作且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陈宇倩胡庆华黄凌瑾陈旭良张成梁
- 关键词:主动脉弓置换深低温停循环逆行脑灌注
- 主动脉弓部手术中顺行和逆行脑灌注脑保护疗效比较meta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比较主动脉弓部手术中使用顺行脑灌注(ACP)和逆行脑灌注(RCP)两种技术的脑保护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搜索近5年内(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16日)包含主动脉弓部手术的全部相关文献.以术后早期死亡、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TND)、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为结局,进行队列研究.每项研究均使用ACP和RCP中终点数据产生相对危险度(RR)和95%置信区间(CI).使用漏斗图测试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12项研究,包含6692例患者,其中3902例接受低温停循环+ACP治疗(ACP组),2790例接受低温停循环+RCP治疗(RCP组).汇总分析显示,两组在术后早期死亡(RR=0.83,95%CI=0.51~1.35,P=0.46),卒中(RR=1.09,95%CI=0.91~1.31,P=0.33),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RR=0.81,95%CI=0.17~3.91,P=0.80)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RR=1.00,95%CI=0.74~1.34,P=1.00)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低温停循环技术,主动脉弓部手术中使用ACP和RCP在术后病死率、神经功能障碍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可根据主动脉弓部手术的实际情况选择.
- 张祖磊杨威龚艺尤苗苗许伟长芦潮董啸
- 关键词:主动脉弓部手术顺行脑灌注逆行脑灌注脑保护
- 深低温停循环上腔静脉逆行脑灌注在主动脉弓部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 总结上腔静脉逆行脑灌注在主动脉弓部手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主动脉瘤及De 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45例,男性35例,女性10例,年龄23-81(46.7±13.1)岁。采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上腔静脉逆行脑灌注的手术方式治疗。结果 体外循环时间为127-314(168.1±53.7)min、心肌血运阻断时间为66-201(122.4±31.8)min、深低温停(DHCA)时间为15-53(24.4±11.5)min、经上腔静脉逆行脑灌注时间为13-47(28.7±13.2)min、停循环时最低鼻咽温度14.1-22.3(17.5±3.0)℃、最低肛温18.5-25.8(20.9±2.5)℃。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动复跳39例,电击除颤复跳6例;所有患者在术后1-48 h内神志完全清醒。术后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与上腔静脉逆行脑灌注无关。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肾脏衰竭1例,再次开胸止血1例,术后中期脑卒中1例,一过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4例,余患者经治疗后均顺利痊愈出院。结论 在主动脉弓部手术中采用上腔静脉逆行脑灌注脑保护的方式,可以简化手术操作,同时给大脑提供充分的血液灌注,明显延长手术的安全时限。
- 姚昊邵峻於文达耿直宋雅君李庆国
- 关键词:主动脉弓部手术体外循环
- 大血管手术低温停循环下顺、逆行脑灌注的荟萃分析
- 2013年
- 目的比较低温停循环下应用顺行性或逆行性脑灌注进行大血管手术患者的临床结果。方法我们对PubMed,Embas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进行了检索。纳入的研究对象要分别采用低温停循环(HCA)+顺行性脑灌注(ACP)和低温停循环(HCA)+逆行性脑灌注行(RCP)进行大血管手术,并且研究报道了早期死亡率、中风率、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TND)、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PND)中至少一个作为临床终点的原始数据。我们通过Q检验和I2检验进行异质性分析,运用Begg’s检验和Egger’s检验分析有无出版偏倚。结果最终有31篇文章纳入此荟萃分析,其中4300名患者使用HCA+ACP,2662名使用HCA+RCP。TND的合并RR为0.806,95%CI=[0.640,1.015],Z值为1.84(p=0.066).PND的合并RR为0.974,95%CI=[0.713,1.332],Z值为0.16(p=0.87)。早期死亡率的合并RR为1.152,95%CI=[0.935,1.420],Z值为1.33(p=0.185)。中风结果的合并RR为1.393,95%CI=[0.755,2.569],Z值为1.06(p=0.288)。结果显示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大血管手术中运用HCA+ACP或HCA+RCP在比较TND,PND,早期死亡率和中风率这些临床终点时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 王越夫郭莎莎孙燕华王古岩吉冰洋
- 关键词:顺行性脑灌注低温停循环大血管手术脑保护
- TLR4/NF-κB通路在深低温停循环逆行脑灌注技术脑保护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TLR4/NF-κB通路是否参与深低温停循环逆行脑灌注的脑保护机制。方法五指山小型猪共10头,随机分成单纯深低温停循环组(DHCA组,n=5)与深低温停循环逆行脑灌注组(RCP组,n=5)。建立体外循环后,DHCA组降温至18℃后停循环40 min,RCP组停循环后经上腔静脉以10 ml/kg流量逆行脑灌注40 min。定期抽血检测血清IL-6水平。复灌180 min后处死动物取脑皮质组织行HE染色,Western blotting检测脑皮质TLR4,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脑皮质HE染色显示DHCA组较RCP组有更多炎症细胞浸润。在复灌60 min,复灌120 min及复灌180 min三个时点RCP的IL-6水平均显著低于DHCA组(t=7.314,P<0.01;t=5.172,P<0.01;t=4.676,P<0.01)。复灌180 min后RCP组脑皮质中TLR4水平明显低于DHCA组(t=10.212,P<0.001)。复灌180 min后RCP组脑皮质中NF-κB/p65水平明显低于DHCA组(t=3.344,P=0.011)。结论 RCP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而发挥抗炎作用,这可能是RCP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 梁孟亚唐志贤陈光献荣健戴刚吴钟凯
- 关键词:炎症TOLL样受体逆行脑灌注
- 双侧顺行与上腔逆行脑灌注在A型主动脉夹层中应用效果对比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深低温停循环(DHCA)的同时顺行或逆行脑灌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脑保护方法。在这个回顾性研究中,我们比较顺行、逆行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8年10月~2011年1月,63例患者行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均在深低温停循环下行全弓置换。其中选择双侧顺行脑灌注的A组病人54例,B组采用上腔静脉逆灌(RCP)脑保护的病人9例。结果 B组与A组比较在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心肌阻断时间、脑灌注时间差异不明显,而B组短暂脑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拔管时间、ICU滞留时间、住院时间有所增加。结论顺行脑灌注较上腔逆灌降低短暂脑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从而拔管早,缩短ICU及住院时间。
- 吴智勇王志维夏军张遵严陈雪芬邓宏平徐鹏李罗成王杰
- 关键词:深低温停循环逆行脑灌注顺行脑灌注脑保护
- 上腔静脉逆行脑灌注联合依达拉奉对深低温停循环脑保护作用的研究
- 目的:研究上腔静脉逆行脑灌注联合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在深低温停循环中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建立兔深低温停循环模型,将24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三组。组...
- 张志炜
- 关键词:深低温停循环脑保护细胞凋亡依达拉奉动物模型
- 深低温停循环逆行脑灌注行胸主动脉瘤手术后的护理被引量:1
- 2007年
- 对3例急性胸主动脉瘤患者采用深低温停循环逆行脑灌注治疗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应规范对循环、呼吸、神经和泌尿四大系统的监测和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确保治疗安全。
- 丁春波王春英房君
- 关键词:护理
- 深低温停循环逆行脑灌注与选择性顺行脑灌注脑组织自由基变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研究深低温停循环(DHCA)两种不同脑灌注方法下脑组织的自由基变化情况。方法:健康成年犬15只,随机分为3组。单纯DHCA组(n=5),DHCA+逆行脑灌注(RCP)组(n=5),DHCA+顺行脑灌注(SCP)组(n=5)。各组分别于停循环前、停循环30 min、停循环60 min、停循环90 min、复温再灌注30min 5个时间点各取少量脑组织检测自由基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并进行比较。各组于停循环90 min分别留取少量脑皮质,备作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重点观察线粒体的改变。结果:单纯DHCA组随时间的推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明显下降,丙二醛含量明显上升,各时间点及复温再灌注30 min同停循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DHCA+SCP组除复温再灌注30 min外各时间点两种指标的改变均不明显(P>0.05)。DHCA+RCP组、DHCA+SCP组与单纯DHCA组在停循环60 min、停循环90 min、复温再灌注30 min 3个时间点比较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0.001);其中在停循环90 min、复温再灌注30 min 2个时间点DHCA+RCP组与。DHCA+SCP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0.01)。在停循环90 min时,单纯DHCA组脑皮质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破坏显著,线粒体数量减少,肿胀变性,线粒体嵴消失;DHCA+RCP组开始出现超微结构破坏,但较单纯DHCA组程度轻;DHCA+SCP组脑组织超微结构仍基本正常。结论:①RCP、SCP均可维持DHCA时脑血流的供应,清除自由基,减轻脑损伤。②DHCA期间应用SCP符合生理情况,清除自由基效果更好。
- 张宝石邹小明于长海俞建琦李捷
- 关键词:深低温停循环逆行脑灌注选择性顺行脑灌注氧自由基
相关作者
- 邹小明

- 作品数:65被引量:157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深低温停循环 外科治疗 急性排斥反应 心脏移植 逆行脑灌注
- 王武军

- 作品数:260被引量:786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研究主题:外科治疗 心脏移植 体外循环 深低温停循环 食管癌
- 赵生涛

- 作品数:7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研究主题:深低温停循环 逆行脑灌注 体外循环 脑组织 顺行脑灌注
- 蔡振杰

- 作品数:239被引量:834H指数:14
-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心脏移植 外科治疗 体外循环 外科手术 先天性心脏病
- 段大为

- 作品数:151被引量:649H指数:15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体外循环 体外膜肺氧合 心脏手术 电视胸腔镜 房间隔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