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1篇“ 逆行转移“的相关文章
- 足内侧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效果分析
- 2024年
- 研究前足软组织缺损患者接受足内侧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的效果。方法 挑选2023.6-2023.12月时间内200例前足软组织缺损患者实施医学观察,随机划分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的普通治疗组、足内侧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的优质治疗组,统计两组患者足部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治疗效率。结果 治疗后,优质治疗组疼痛感项目评分均值(90.35±6.24)、舒适性项目评分均值(89.45±5.70)、活动程度项目评分均值(89.66±6.41)、自主行走项目评分均值(90.35±4.41),均较普通治疗组优,p<0.05;优质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更好,p<0.05;优质治疗组36例患者属于完全治疗结果、60例患者属于一般治疗结果、4例患者属于无效治疗结果,总治疗率是96.0%,高于普通治疗组83.0%,p<0.05。结论 足内侧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方式作用在前足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疗效显著,需要被大力推广。
- 麻志勇
- 关键词:前足软组织缺损
- 42例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患者接受胫后动脉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治疗的效果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讨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术对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治疗的实际临床疗效,分析对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期间阳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采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逆行转移技术修复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患者均随访24个月。统计患者术后24个月的治疗总有效率,术前及术后12、24个月肢体功能评分,以及术后24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42例患者中,皮瓣完全成活39例,创面均为Ⅰ期愈合,总有效率为92.86%(39/42),3例患者皮瓣远端出现部分表皮坏死,经换药或植皮后愈合;与术前比,术后12、24个月患者的下肢功能评分量表(LEFS)评分均逐渐升高(均P<0.05);42例患者中有2例植皮区麻木,1例植皮区痛觉异常并发症事件,总发生率为7.14%。结论在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中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且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良好。
- 曾成冠王德信洪永俊
- 关键词:逆行转移修复肢体功能
- 足内侧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
- 2023年
- [目的]介绍足内侧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对14例前足软组织缺损患者行足内侧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治疗。于足内侧切取皮瓣,在第1跖趾关节内侧跖骨颈处显露皮穿支,于深筋膜下分离,仅保留供血的血管蒂与皮瓣相连,逆向旋转皮瓣,覆盖前足软组织缺损创面。[结果]14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皮瓣供区创面植皮成活良好。随访时间9个月~3年,成活皮瓣质地柔软,无明显的臃肿,均未行皮瓣修整,外观比较满意,穿鞋无明显的影响。[结论]前足软组织缺损运用足内侧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手术操作安全可靠,对足部供区创伤较小,术后患足外观及功能均令人满意。
- 高志刚孙建民姜厚森曹振昊徐志勇王晶
- 关键词:前足软组织缺损足内侧穿支皮瓣
- 外踝上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背创面的疗效分析
- 2023年
- 目的 分析外踝上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背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1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外踝上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的足背骨、肌腱外露创面15例,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31~63岁,平均(48.3±10.0)岁;创面面积为5 cm×5 cm至8 cm×18 cm;撕脱伤8例,挤压伤6例,肿瘤切除术后1例。记录所有患者的皮瓣血管蒂情况、术后随访时间、皮瓣存活情况、皮瓣感觉恢复情况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定疼痛程度,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足踝功能评分标准评定足部功能,患者满意度评分评定患者满意程度。结果 1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5±5.1)个月。14例皮瓣为外踝上动脉上行支为蒂,1例下行支为蒂。2例发生远端小部分坏死,换药后创面愈合,其余13例皮瓣完全存活。足踝功能评分为优9例,良6例,优良率100%。皮瓣感觉恢复情况为S0级4例,S1级8例,S2级3例。患者术后VAS为0~2分,平均(0.8±0.7)分;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10分,平均(8.7±0.6)分。所有供区植皮完全存活,无挛缩及溃疡发生。皮瓣外观满意,无明显臃肿。结论 外踝上穿支皮瓣是修复足背创面的理想选择,需要根据创面的面积和位置选择具体的手术方式。
- 顾松张宇轩谢仁国林浩东
- 关键词:足背创面外踝上皮瓣
- 手指侧方血管链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的效果观察
- 2022年
- 手指末节外伤后皮肤合并甲床缺损骨质外露临床很常见,其修复方法很多,但各有优缺点,效果难以令人满意,理想的方法是在缺损区附近找到一个皮肤色泽、质地相近的皮瓣转移覆盖创面,而且皮瓣不需要二期整形。2017年8月-2019年2月笔者用指固有动脉皮支血管链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手指皮肤或合并甲床缺损,效果满意。
- 薛存银赵华建伏传升贾照强陈阳
- 关键词:皮瓣组织缺损
- 第一跖背筋膜皮瓣逆行转移修复第二足趾胫侧皮瓣供区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第一跖背筋膜皮瓣修复第二足趾胫侧皮瓣供区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手外科对10例采用游离第二足趾胫侧皮瓣修复手指创面的患者,应用第一跖背筋膜皮瓣修复第二足趾供区创面,切取皮瓣大小2.5 cm×2.0 cm~4.5 cm×3.0 cm,供区直接缝合。结果本组10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第一跖背筋膜皮瓣术后皮缘出现瘀斑,经间断拆线后瘀斑逐渐消失,术区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3~18个月,平均5个月,外观较满意,第一跖背筋膜皮瓣感觉恢复至S2~S3,足部供区仅遗留线状瘢痕。结论采用第一跖背筋膜皮瓣修复第二足趾胫侧皮瓣供区创面,可避免传统方法修复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第二足趾胫侧皮瓣供区创面的新方法。
- 王强巨积辉张广亮王臻金光哲
- 关键词:供区创面修复
- 掌背动脉联合指固有动脉蒂骨膜瓣逆行转移在手指指骨骨不连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掌背动脉联合指固有动脉蒂骨膜瓣逆行转移在手指指骨骨不连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我科收治的30例手指指骨骨不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试验组(1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自体骨游离植骨手术,试验组患者接受掌背动脉联合指固有动脉蒂骨膜瓣逆行转移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手功能恢复情况和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功能恢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背动脉联合指固有动脉蒂骨膜瓣逆行转移在手指指骨骨不连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保障患者的手功能恢复,提高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王安才邹旭
- 腓骨复合组织瓣逆行转移再造足跟1例被引量:1
- 2021年
- 足跟部位外伤导致的跟骨合并皮肤软组织损伤在临床上较少见,足跟是维持足部正常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跟骨解剖结构复杂,周围皮肤软组织覆盖质量差,缺损后治疗相对困难且后遗症多,若形成骨髓炎,病情迁延难愈,给患者增加很多痛苦[1-2]。
- 李振魏小龙王本亮满在成蔡锦芳
- 关键词:足跟缺损腓骨复合组织瓣
- 应用VSD技术和腓肠神经皮瓣逆行转移治疗严重足踝部损伤的研究
- 2019年
- 目的探讨应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和腓肠神经皮瓣逆行转移治疗严重足踝部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66例严重足踝部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创面换药联合腓肠神经皮瓣逆行转移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VSD技术和腓肠神经皮瓣逆行转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治疗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踝关节功能评分(Kofoed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准备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皮瓣切取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75,P=0.0398<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Kofoed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VSD技术和腓肠神经皮瓣逆行转移治疗严重足踝部损伤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率,减少各项治疗次数,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程度,提升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王刚罗子康赵元元
- 关键词:踝关节功能
- 以降支为蒂外踝上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中前足足背创面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以降支为蒂外踝上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中前足足背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06-2018-06收治14例中前足足背软组织缺损患者,6例行一期清创急诊以降支为蒂外踝上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8例行一期清创,创面稳定后二期采取以降支为蒂外踝上穿支皮瓣逆行转移法修复。结果 1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个月~5年,10例皮瓣完全成活,2例出现皮瓣下瘀血,皮瓣肿胀瘀斑,间断拆线引流瘀血后皮瓣成活,2例出现皮瓣远端边缘色暗黑痂,清除坏死边缘后换药愈合。成活皮瓣质地柔软,厚薄适中,均未行皮瓣修整。皮瓣区感觉恢复S1~S3,外观满意,穿鞋无明显影响,步态无明显异常,供区皮瓣及植皮或减张切口均一期愈合。结论采用以降支为蒂的外踝上穿支皮瓣修复中前足足背创面,手术操作安全可靠,同时减小对足部供区的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刘雪涛王剑利高志刚王涛王谦
- 关键词:穿支皮瓣足背
相关作者
- 魏长月

- 作品数:115被引量:459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研究主题:断指再植 皮瓣 皮肤缺损 显微外科手术 显微外科
- 张文龙

- 作品数:236被引量:1,156H指数:18
- 供职机构:唐山市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指损伤 皮瓣修复 骨折 软组织缺损
- 王辉

- 作品数:114被引量:284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研究主题:皮肤缺损 骨牵张 皮瓣 骨膜外 感染性
- 高顺红

- 作品数:220被引量:1,031H指数:16
- 供职机构:唐山市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指损伤 软组织缺损 皮瓣修复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
- 郑水长

- 作品数:29被引量:112H指数:6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皮瓣修复 显微外科 皮瓣 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