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447篇“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相关文章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在脊髓灰质炎病毒型内鉴定中的应用
2015年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RT-PCR)对脊髓灰质炎病毒(PV)进行型内鉴定,为进行常规rRT-PCR型内鉴定方法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rRT-PCR方法,对WHO发放的PV株和实验室分离的PV株进行型内鉴定(ITD)和疫苗衍生PV株(VDPV)筛选。结果 ITD rRT-PCR的实验结果与毒株的VP1编码区序列测定结果完全相符,VDPV rRT-PCR的结果与VP1编码区序列测定结果大部分相符,但有2株Ⅱ型脊髓灰质炎疫苗类似株(SL)PV2-SL被错判为非疫苗类似株(NSL),假阳性率为3.03%;1株Ⅲ型SL被错判为NSL,假阳性率为1.92%。结论在新疆脊髓灰质炎实验室rRT-PCR可以应用于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常规监测及型内鉴定。
唐海淑崔惠宁静翟啸虎甫尔哈提.吾守尔关静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病毒
评价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在麻疹监测中的价值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评价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和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在麻疹病毒感染病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14年天津市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数据,运用χ~2检验(Chi-square Test)、配对Mc Nemar检验和效度分析,比较2种方法的判定价值。结果 171例麻疹疑似病例同时采集了血清和干血片标本,ELISA法检测两种标本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3.22%和49.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0,P=0.06),两种标本ELISA法检测一致率为94.15%。2 512例麻疹确诊病例中,2 439例采集了血标本,ELISA法检测IgM抗体阳性率为76.38%;871例采集了咽拭子,real-time RT-PCR检测核酸阳性率为86.68%。咽拭子采样间隔在3天内的real-time RT-PCR核酸阳性率达到91.14%,3天后的阳性率只有66.26%(χ~2=72.46,P〈0.01)。血标本采样间隔在3天内的ELISA IgM抗体阳性率为71.47%,3天后达到94.14%(χ~2=118.06,P〈0.01)。检验效度分析,ELISA方法灵敏度为71.60%,特异度为85.29%,约登指数为0.57。real-time RT-PCR方法灵敏度为99.60%,特异度为67.65%,约登指数为0.67。结论 real-time RT-PCR方法更敏感,适合发病早期诊断,ELISA方法更适合发病中后期诊断。
丁亚兴田宏孙静雷玥黄海涛骆晓艳万丽霞高志刚
关键词:麻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与细胞培养法检测流行性感冒病毒的比较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比较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与细胞培养法检测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差异。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及经典的狗肾传代细胞病毒分离2种方法 ,同时对流感监测点送检的80份疑似流感标本检测流感病毒。结果细胞培养病毒分离的阳性数为26份,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阳性数为36份,好=8.1,P<0.005。结论 通过该实验,验证了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确快速敏感,适用于实验室快速诊断。
姜红涛姚秀林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细胞培养法流感病毒
人乳腺癌特异性基因1 mRNA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试剂盒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建立人乳腺癌特异性基因1(BCSG1)mRNA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试剂盒,并评价其在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优化试剂盒中各组分的浓度、确定试剂盒的稳定性、灵敏度及特异性,并检测外周血样品中BCSG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优化了试剂盒中的引物、探针,成功制备了定值标准品,通过设立阴、阳性质控品的方法,解决了试剂盒的特异性、灵敏性、准确性及质量控制等关键技术问题,特异度及准确性均为95%以上,灵敏度为100拷贝/ml(全血)。外周血标本中BCSG1 mRNA的检测结果为,12例临床确诊已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均为阳性,21例临床未确诊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中12例为阳性,其余9例为阴性,15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10例正常人均为阴性。结论建立的BCSG1 mRNA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试剂盒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用于检测外周血样品中BCSG1mRNA的表达量,检测结果可作为乳腺癌患者诊疗过程中的重要监测指标。
程民沈国栋卞庚徐婷娟徐维平沈干胡世莲
关键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脊灰型内鉴定新方法在脊灰实验室的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在河北省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首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RT-PCR)对脊灰病毒(PV)进行鉴定,并对该方法进行评估,为进行常规rRT-PCR型内鉴定方法做准备。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rRT-PCR方法,对河北省既往分离的PV和WHO发放的PV株进行型内鉴定(intratypic differentiation,ITD)和疫苗衍生PV(vaccine-derived PV,VDPV)筛选。结果 ITD rRT-PCR的实验结果与毒株的VP1编码区序列测定结果完全相符,VDPV rRT-PCR的结果与VP1编码区序列测定结果不能完全相符,有2株Ⅱ型脊灰病毒被错判为NSL,假阳性率为6.9%(2/29)。结论 Real time PCR脊灰型内鉴定方法可以在河北省脊灰实验室用于脊灰病毒的常规监测。
陈玫赵娜郭玉崔志强张振国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疫苗衍生脊灰病毒
多重荧光和传统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在手足口病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比较研究多重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传统RT-PCR方法对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集HFMD患儿轻症门诊病例咽拭子标本86份、重症住院病例咽拭子120份,采用多重荧光和传统RT-PCR方法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结果多重荧光RT-PCR较传统RT-PCR对咽拭子标本中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的检出率有显著提高。轻症病例的检出率由52.3%提高至93.0%,重症病例的检出率由8.3%提高至60.0%。EV 71型、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及其他EV在HFMD病原中的构成比也相应发生了改变。结论在对HFMD咽拭子标本的检测中,尤其是对于重症病例,多重荧光RT-PCR较传统RT-PCR更灵敏,能够更真实地反映HFMD疫情的病原构成。
刘晓琳汪照国杨婷婷弋英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
一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用品消毒盒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用品消毒盒,包括盒体,盒体上有密封的盒盖,在盒体的底部中央设有转子,盒体上留有出水口,盒体的内周边至少有一道用于放置插板的卡槽,插板上均匀分布有插孔,插板6的中央有提手孔,盒体内还...
张磊费舟程光王成果董飞李娟
文献传递
烟草病毒的测定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本标准规定了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烟草种子、幼苗及鲜烟叶样品中的烟草花叶病毒(TMV)、马铃薯Y病毒(PVY)、黄瓜花叶病毒(CMV)和烟草蚀纹病毒(TEV)。本标准适用于烟草种子、幼苗及鲜烟叶样品中的烟草花叶病毒...
关键词:烟草病毒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鉴定脊髓灰质炎病毒方法的评估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在中国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网络[Poliovirus(PV)Laboratory Network,PLN]中,首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RT-PCR)对PV进行鉴定,并对该方法进行应用评估。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研发的rRT-PCR法,对中国PLN既往分离的10株PV进行型内鉴定(Intratypic Differentiation,ITD)和疫苗衍生PV(Vaccine-derived PV,VDPVs)筛选,并将检测结果与毒株的VP1编码区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0株PV rRT-PCR的结果与VP1编码区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不能完全相符,rRT-PCR无法鉴别10株PV中的5株Pre(前)-VDPVs,并且漏检了山西省2007年发现的1株Ⅰ型VDPV。结论作为WHO推荐使用的新型ITD方法,rRT-PCR法是否适用于中国PLN,还有待大样本PV rRT-PCR法的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
严冬梅朱晖安军静王冬艳祝双利安洪秋张勇许文波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脊髓灰质炎病毒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消瘤保肺丸对E-cad、α-catenin及β-catenin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消瘤保肺丸对人肺癌PG细胞中E-cad、α-catenin及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E-cad、α-catenin及β-catenin表达的情况。随机分为四组,即消瘤保肺丸高剂量组、消瘤保肺丸低剂量组、对照组及空白组,分析电泳凝胶的灰度值。结果消瘤保肺丸高剂量组对3种分子的表达与空白组差异显著,(P<0.01)。消瘤保肺丸低剂量组α-catenin、β-catenin表达与空白组差异显著,(P<0.05);E-cad表达与空白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α-catenin的表达与空白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消瘤保肺丸对人肺癌PG细胞的E-cad、α-catenin及β-catenin的表达有明显影响,消瘤保肺丸对肺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该实验为今后分子水平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孙宏新段铮
关键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相关作者

关亚群
作品数:72被引量:172H指数:8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研究主题:生物化学 维吾尔族 肥胖 脂联素 内脂
姜冠潮
作品数:250被引量:2,429H指数:2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全胸腔镜 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 胸腔镜检查 肺切除术
王俊
作品数:424被引量:3,185H指数:3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胸腔镜 肺癌 全胸腔镜 非小细胞肺癌 肺肿瘤
张光明
作品数:8被引量:50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
研究主题: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促炎性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 异氟醚 MRNA表达
焦谊
作品数:56被引量:123H指数:6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肥胖 维吾尔族 内脂 肥胖患者 脂联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