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371篇“ 选择性动脉造影“的相关文章
微导管超选择性动脉造影在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18年
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对诊断消化道出血(gastrointestinalbleeding,GIB)具有重要意义,腹腔动脉造影不但能诊断GIB、判断出血质及大致位置,还能对部分GIB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微创治疗,避免了外科手术治疗的创伤与风险。
顾晓诚贾中芝王凯蒋国民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选择性动脉造影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微导管
选择性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在消化道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2017年
消化道大出血属于临床常见危急重症,根据出血部位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2种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和病因差异较大,且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往往因出血量大、出血原因不明和出血部位不能确定而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随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DSA)的不断更新发展,介入器材微导管、超滑导丝及弹簧钢圈等的开发应用,选择性动脉造影及栓塞在诊治消化道出血中的优势越来越显著。
钟醒怀唐灿张自旺韦彩群李娜
关键词:消化道大出血栓塞材料选择性动脉造影超滑导丝出血征象
肺结核大咯血选择性动脉造影和栓塞治疗被引量:10
2013年
1974年Remy首先应用支气管动脉栓塞(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治疗大咯血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经过30余年不断发展完善,现已成为临床控制大咯血最有效的治疗方法^[1]。大咯血的原因很多,肺结核是临床大咯血的常见病因,
刘海日田为中张大忠殷建林张富强黄海金梅
关键词:肺结核大咯血栓塞治疗选择性动脉造影支气管动脉栓塞ARTERY
选择性动脉造影与栓塞治疗医源肾损伤出血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2013年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早期发现小肾癌的重要方法,但肿瘤直径〈2cm时,易发生误诊,难与错构瘤及肾囊肿进行鉴别Ⅲ。肾穿刺活检取病理则是诊断肾癌的直接方法;经皮肾穿刺碎石是肾结石的一种治疗方法,碎石率达100%,但随着经皮肾穿刺碎石术及诊断肾穿刺活检术的增多,术后肾出血的病例时有发生,因术后出血多为动脉出血,内科治疗难以止血,外科治疗多需患肾手术切除,术后并发症多,患者不易接受。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肾出血具有创伤小、见效决、肾脏得到保留的优点而得到临床医生及患者的认可。
黎显瑞黄万昌谢咏丹
关键词: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损伤出血选择性动脉造影经皮肾穿刺碎石术肾穿刺活检术
肾小动脉出血超选择性动脉造影25例临床分析
2012年
肾脏损伤及肾动静脉畸形所致肉眼血尿多为小血管出血,对肾血管三级以上分支病变所致血尿,以往115床多采取保守治疗,疗程较长且易反复,期间若因出血加重或继发感染等被迫改行手术,又因难以明确损伤血管具体部位而增加病。肾切除率。笔者采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及介入栓塞治疗25例肾脏小动脉出血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刘绪堃谢国璀
关键词:肾动静脉畸形动脉出血选择性动脉造影肉眼血尿
急诊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诊治上消化道大出血: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背景:上消化道大出血属急危重症,联合多种诊治手段有助于提高救治效果。目的:探讨急诊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在上消化道大出血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北京军区总医院经急诊内镜止血失败或止血成功后再次大出血的7例患者并给予选择性动脉造影和栓塞治疗。观察急诊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对明确病因诊断和止血效果的价值。结果:7例患者行急诊内镜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大出血.并经镜下止血治疗后仍有严重活动出血.行选择性动脉造影和栓塞治疗。7例患者就诊后行急诊内镜的平均时间为4.4h.选择性动脉造影平均时间为8.4h。4例患者表现为造影剂外溢的出血直接征象.其余3例表现为异常血管分支增粗紊乱的间接征象;给予弹簧圈栓塞或明胶海绵栓塞治疗后均成功止血。结论:急诊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是一种及时、安全、有效的诊治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方法。
李恕军金鹏陆晓娟付蕾王继恒范如英杨欣艳赵晓军李娜田笑然李京雨盛剑秋
关键词:胃肠出血急诊内镜血管造影术
急诊绿色通道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诊治消化道大出血12例临床应用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在消化道大出血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消化内科2008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经急诊绿色通道,急诊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救治的消化道大出血12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分别观察出血部位、病因的诊断情况以及止血效果。结果急诊内镜明确出血部位和病因者7例,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例,Dieulafoy病4例,内镜下给予钛夹止血或药物喷洒止血治疗仍有活动出血随即选择性动脉造影血管栓塞治疗;3例急诊内镜检查后初步确定为小肠出血,随后选择性动脉造影证实而转外科择期手术,术后证实其中2例为小肠憩室,1例为小肠间质瘤;另2例无法完善内镜检查,行血管造影栓塞止血后,内镜进一步诊治,其中1例为急出血直肠溃疡综合征,1例为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底部深溃疡。选择性动脉造影显示典型造影剂溢出征9例,异常血管分支增粗紊乱间接征象3例。本组12例在选择性动脉造影同时结合内镜检查均给予相应病变血管弹簧栓或明胶海绵栓塞止血治疗并成功止血。结论急诊绿色通道并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诊治消化道大出血,协同互补,是一种及时,安全、有效的诊治方法,亦能为手术做好定位准备。
李恕军盛剑秋陆晓娟金鹏付蕾王继恒范如英杨欣艳李娜李京雨
关键词:消化道大出血急诊内镜选择性血管造影急诊绿色通道
急诊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诊治Dieulafoy病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诊治Dieulafoy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消化内科2009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共收治Dieulafoy病18例,对其中急诊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救治Dieulafoy病所致上消化道大出血4例进行临床分析,通过急诊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的协同应用,观察对出血部位、病因的诊断价值和止血效果。结果 4例患者均在就诊1~24h内胃镜检查确诊Dieulafoy病,其中3例给予镜下钛夹止血或药物喷洒止血后仍有活动出血随即行选择性动脉造影血管栓塞治疗,1例因镜下出血表现为喷射样,并血压下降,给予病灶旁钛夹标记后随即行选择性动脉造影血管栓塞治疗。本组4例在选择性动脉造影同时结合内镜所见均给予相应病变血管弹簧栓或明胶海绵栓塞止血治疗并成功止血。结论急诊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血管栓塞术协同诊治Dieulafoy病所致消化道出血,两者互为补充,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诊治方法。
李恕军陆晓娟金鹏王继恒付蕾范如英杨欣艳赵晓军李娜王海红田效然李京雨盛剑秋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DIEULAFOY病选择性动脉造影急诊内镜
选择性动脉造影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
2011年
目的观察胰背、胰横及胰前弓动脉的血管造影解剖,评价其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8例糖尿病干细胞移植患者的造影图片进行回顾分析,观察胰背、胰横动脉的血管造影解剖。结果①胰背动脉出现率为86.11%(93/108),起自脾动脉占69.89%(65/93),起自肠系膜上动脉占8.6%(8/93),起自肝总动脉占10.75%(10/93),起自胃十二指肠动脉占4.3%(4/93),起自腹腔动脉占6.45%(6/93)。②胰横动脉出现率87.96%(95/108),起自胰背动脉左支的占84.21%(80/95),起自胰大动脉占8.42%(8/95),胰前弓动脉直接延续为胰横动脉占7.37%(7/95)。③胰前弓动脉出现率85.19%(92/108),起自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占79.35%(73/92)、起自胃十二指肠动脉占15.22%(14/92),起自胃网膜右动脉者占5.43%(5/92)。④胰背动脉插管失败者12例(胰前弓动脉显影),采用胰前弓动脉选择插管使手术成功11例。结论①胰背、胰横动脉及胰前弓动脉出现率极高,但起始位置不固定;②对于胰背动脉插管困难的患者尝试采用超选择胰前弓动脉插管可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
商春雨陈春常继红关天光
增强CT结合选择性动脉造影在胰岛素瘤定位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增强CT结合选择性动脉造影在术前胰岛素瘤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3月~2010年10月收治的定诊断明确的胰岛素瘤患者3例,术前行增强CT结合选择性动脉造影。结果 3例患者肿瘤动脉期强化明显,边界清楚,密度明显高于周围正常胰腺,静脉期和延迟期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影。结论增强CT动脉造影仍是目前检测胰岛素瘤的最常规且有效的方式。
张军
关键词:胰岛素瘤动脉造影

相关作者

李娜
作品数:319被引量:1,169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内镜 胶囊内镜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儿童
盛剑秋
作品数:333被引量:1,693H指数:20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大肠癌 内镜 胶囊内镜 结直肠肿瘤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陈复华
作品数:56被引量:79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市肿瘤研究所
研究主题:血管瘤 X线诊断 非小细胞肺癌 杂合性丢失 X线
杨欣艳
作品数:54被引量:271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选择性动脉造影 急诊内镜 光动力治疗
李京雨
作品数:87被引量:510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膜下 DSA 肝动脉 血管造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