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4篇“ 造物艺术“的相关文章
- 礼制背景下的中国古代造物艺术
- 2024年
- 中国古代的礼制对传统造物艺术的影响体现在等级观念上。用于特定场所的器物,是为彰显特定身份的使用者的社会地位而设计,不同阶层有着不同的器物使用标准。器物作为“礼”的外在表现,其等级差别体现在数量、大小、色彩、纹样及材质等方面。中国古代历代的典章制度对社会各阶层所用的车舆、服饰等都有相应的等级规定,礼制背景下的传统造物艺术同样参与对政治、伦理等级关系的建构。
- 蔡婷
- 关键词:礼制造物
- 赣闽粤边区客家花灯造物艺术研究综述
- 2024年
- 赣闽粤边区客家花灯具有悠久的历史,是窥视客家传统工艺审美的窗口。近十年来,国内学界围绕客家花灯的民俗文化、音乐与舞蹈文化、手工艺文化及其传承保护等内容展开研究,形成了丰富的成果。对现有赣闽粤边区客家造物艺术研究进行分门别类的综述,探析客家花灯造物艺术的研究动态与路径,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 王志强权亚楠
- 关键词:花灯造物艺术
- 《天工开物》造物艺术“物用观”研究
- 2024年
- 基于造物艺术过程结构体系,聚焦于《天工开物》的造物艺术本体,将“物用观”贯穿于《天工开物》造物艺术活动的全过程。通过对《天工开物》造物艺术“物用观”的挖掘,将其还原于社会语境,全面地建构与还原了《天工开物》造物艺术的内——外“物用观”生态系统,从而有助于人们从“物用观”的视角充分地认识与了解《天工开物》所体现出的传统造物艺术基本特性。
- 邓水兰王奇
- 关键词:《天工开物》造物艺术
- 博物馆美育对造物艺术传承发展的作用以荆楚传统造物艺术为例
- 2024年
- 博物馆美育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和教育平台,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本文分析了博物馆美育在荆楚传统造物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中的作用,深入挖掘博物馆在保护和弘扬当地传统文化方面的潜力。
- 吴珊
- 巧“理”·巧“技”·巧“艺”:中山国造物艺术与《考工记》的三重关联
- 2024年
- 战国中山国王陵的发掘是河北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的重大发现,发掘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沉淀着2000多年历史文化,也蕴含着鬼斧神工的造物艺术。中山国造物艺术与《考工记》同属先秦文化范畴。通过文献与出土文物分析,并对比《考工记》的造物与艺术设计思想,可以发现中山国造物艺术与《考工记》之巧“理”、巧“技”、巧“艺”的关联性。其具体体现在创与制的造物理论、关联道与器的技术、器物的文化与审美三个方面。探讨中山国造物艺术与《考工记》之间关系,有助于传承古代人工造物的创作智慧与文化品质,提供可资借鉴的设计思想和艺术元素,以为当代造物艺术的进步与发展服务。
- 曾维林魏容
- 关键词:《考工记》造物艺术
- 论中华传统造物艺术体系的研究意义
- 2024年
- 中华传统造物艺术是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之一,包括陶瓷、木雕、石刻、织锦等多种形式。这些传统艺术形式凝结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智慧和创造力,展现了民族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然而,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下,中华传统造物艺术正逐渐面临着保护和传承的危机。因此,研究中华传统造物艺术体系的意义不容忽视。
- 吴婷婷
- “有无”思想与造物艺术
- 2023年
- “有”与“无”关涉古人对世界存在之本原的追问。世界始于无形无限、绝对的“无”,成于具体可感、确定性的“有”。人从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出发,在造物活动中,模仿自然从“无”至“有”的创生之道,获得了以“人工”夺“天工”的“再造自然”的能力。与此同时,造物又是一种艺术,是对自然世界的模仿。这种模仿并非外在形象的模拟,而是对万物交错互动、相生相成的整体性关系的再造。在造物活动中,人不仅通过“思”与“知”获得了对世界的物质性认知,更重要的是在万物关联的整体系统中通过感性创造开拓了精神世界,把握了一个更大的隐性的整全世界。
- 刘文斐
- 关键词:造物艺术
- 《诗经》的造物艺术研究
- 《诗经》作为中国第一部文学著作,被千古吟诵;作为经学典籍,引历代学人磨砥刻厉;作为百科全书,反映了上至西周初年,下至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向我们展示出最真实的风俗人情,宛若一幅巨轴画卷。而这样的画卷,正是通过《诗...
- 黄大昭
- 关键词:诗经造物建筑
- 庄园生活在六朝墓葬造物艺术中的表现及影响
- 2023年
- 六朝时期的庄园是士人们生活状态的真实反映,既体现家族的社会地位与经济能力,又表现出个人的审美取向与人文关怀。然而,庄园生活不是指单一的居住环境,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构成,主要包括居所、陈设、出行三个方面。从已刊布资料看,这三个方面在六朝墓葬的出土遗物中皆有所体现。这些考古实证弥补了文献记载的缺略,是我们研究六朝庄园生活的重要补充。
- 徐亮
- 关键词:六朝居所造物
- 晚明江南文人造物对传统造物艺术活动的影响及现代启示
- 2023年
- 晚明造物空前繁荣,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时代气息,在中国传统造物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中国古代长期以工匠为主导的传统造物活动不同,晚明江南地区文人积极参与造物,引领了时代潮流,促进了造物思想的繁荣。本文从晚明江南文人造物入手,从儒匠的兴起、传统道器观的挑战、造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造物思想的创新四个角度来阐述晚明江南文人造物对中国传统造物活动的影响和对新时代设计师参与造物活动的启示意义。
- 陈建新郑逸凡
- 关键词:晚明
相关作者
- 巩天峰
- 作品数:14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
- 研究主题:造物艺术 晚明文人 戏台 神庙 装饰
- 刘雁
- 作品数:16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造物艺术 视觉形态 艺术创意 设计学 茶叶包装设计
- 杨先艺
- 作品数:93被引量:313H指数:9
-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 研究主题:造物 设计艺术 节约型社会 节约型 设计伦理
- 孔德明
- 作品数:29被引量:103H指数:7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艺术学院
- 研究主题:上海世博会 渔猎文化 赫哲族 造物 艺术设计
- 李娟
- 作品数:11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昌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六朝 造物艺术 文艺 旅游演艺 部分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