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79篇“ 逻辑进路“的相关文章
音乐课程思政的价值表达与逻辑进路
2025年
音乐课程思政集文化价值、创新价值和育人价值于一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创新举措。确证音乐课程思政的价值表达和逻辑进路,是破解音乐课程思政融合之困,探寻全面提升学生道德情操修养、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真正实现协同育人的可行之径。但音乐课程思政并非以音乐课程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二者融合必须从表面融合走向自然、实质、全面融合,需要建立识别思政资源-挖掘思政资源-融合思政资源的逻辑链条,并在打造专业化的音乐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特色化的音乐课程思政品牌体系、高素质的音乐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体系等方面下功夫,从而以音乐课程思政的创新性、思想性、教育性,更好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罗雪迩
关键词:逻辑过程
三峡移民精神赓续伟大建党精神的逻辑进路
2025年
三峡移民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有着内在的逻辑进路。伟大建党精神是三峡移民精神的精神之源,对三峡移民精神有着统领逻辑;三峡移民精神对伟大建党精神有着传承逻辑和发展逻辑。三峡移民精神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赓续红色血脉,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新时代新征程中持续供给精神力量,在丰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丰富发展着自身。
刘朋宋明江
关键词:三峡移民精神逻辑进路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进路
2025年
智能化时代为高校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创设了全新的教育场域。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旨在通过个体的多维数据分析,实施差异化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全面自由发展。在智能化时代,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把准自身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有效规避技术风险,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优势,实现高校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对象精准定位、内容优化、方法创新、评价革新,体现出相异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模式。加强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实践应用,对于准确把握智能化时代大学生的思想需求和成长规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孙峰
关键词:人工智能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逻辑进路
新时代中国特色绿色增长理论的逻辑进路与核心要义
2025年
在新时代、新阶段、新形势下,我国生态经济实践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提出新要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性历史性变化、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构成中国特色绿色增长理论演化发展的现实逻辑。本文从中华传统文化的绿色增长智慧、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精华、马克思主义自然生产力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绿色增长观四个维度深度梳理了中国特色绿色增长理论的理论渊源,并剖析了西方生态经济增长理论的局限性。据此,本文揭示出中国特色绿色增长理论的本质,即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纲领的、具有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多重目标属性的、能够为中国特色绿色增长实践提供支撑的系统性增长理论,并系统阐述了增长属性、增长动力、增长度量等中国特色绿色增长理论关键问题,进而提出促进我国绿色增长的相关政策建议。
罗理恒周冯琦
关键词:逻辑进路
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逻辑进路研究
2025年
旅游业发展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有效方式和重要载体。当前,民族地区旅游业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民族地区旅游业要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还面临着诸多困境,主要包括:如何正确处理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以及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等。为破解这些难题,民族地区旅游业应当着重开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挖掘、中华文化符号运用以及中华文化共同性话语提炼等方面的工作,进而实现以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目标。
崔榕田晓梦
关键词:民族地区旅游业逻辑进路
冬季两项赛事风险的韧性治理:逻辑进路、现实审视与纾解路径
2025年
冬季两项是我国冬季体育项目发展中的重要一环,为应对其中日益复杂多变的赛事风险,基于韧性治理的理论场域,探寻更加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尤为迫切。从概念阐释、必要性、分析框架等层面入手,解构冬季两项赛事风险韧性治理的内涵;从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出发,分析冬季两项赛事风险韧性治理的逻辑进路。发现我国冬季两项赛事风险的韧性治理在实践中,存在理念滞后、结构混乱、制度失范、机制僵硬、工具欠缺等问题,相应提出围绕整体性加强韧性治理理念、围绕匹配性优化韧性治理结构、围绕应用性完善韧性治理制度、围绕时效性革新韧性治理机制、围绕发展性创新韧性治理工具等纾解路径。通过清醒认知我国冬季两项赛事风险治理的现状,在实践中融入韧性治理,以此构建我国特色冬季两项赛事体系,实现项目的高质量发展,推动体育强国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顾翔宇王飞王志博史明
关键词:冬季两项赛事风险逻辑进路现实审视
文化认同视域下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进路
2025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之源、精神之根,其蕴含的历史底蕴精华为新时代高校“以文化人”和民族教育工作提供了关键逻辑依托和价值向度。文化认同视域下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从民族交往实践、制度文明根脉、传统道德观等维度考量和理清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关系。同时,基于国内外文化思潮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现实语境,确立引导大学生坚定正确民族身份立场、消解不同民族学生文化疏离感、推进各民族学生的行为转化为教育目标归旨,以“正本清源”“史论结合”“因时而进”的教育方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帮助大学生摆脱错误文化思潮的煽动与侵蚀,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胡银
关键词:文化认同高校逻辑进路
数字赋能城市体育公园建设:逻辑进路、实然困境与路径选择
2025年
数字技术在推动城市体育公园建设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提升全民健身的质量和效率具有深远影响。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讨数字赋能城市体育公园建设的逻辑进路和实然困境,并提出路径选择。研究指出:数字赋能城市体育公园建设应以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目标,遵循服务人民和技术革新原则,发挥生态优先效应、人群健康效应和产业融合效应。同时,针对城市快速发展与市民运动需求,以及数字基础设施不足、群众服务效能偏低、监管机制尚未完善、数字安全尚存风险等实然困境,本文从驱动技术革新、深化数智融合、凝聚发展动能、更新长效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数字赋能城市体育公园建设的路径选择。
曹坤王永鑫王梦卓
关键词:全民健身逻辑进路
数字技术赋能湖南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进路、现实梗阻与破解路径
2025年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社会发展已步入数字化时代,重塑城乡关系、加快推进数字城乡融合、促进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其中,数字技术作为驱动乡村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已成为当前阶段我国乡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大方向。基于此,文章就针对数字技术助力湖南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进行探究。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李玮
关键词:数字技术逻辑进路破解路径
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助推乡村振兴的文化审思及其逻辑进路
2025年
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是职业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的高阶形态、内在特性与未来图景,“中国特色”与“现代性”是其最明显的发展特征。作为以赋能经济增长为鹄的的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是职业教育“价值、工具与人本理性”的文化诉求。乡村文化是由组织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五大要素构成,并以“组织文化”为核心、以“精神文化”为动力、以“行为文化”为效能、以“制度文化”为保障、以“物质文化”为表征,具有形塑功能的公共文化生态系统。因此,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赋能乡村振兴遵循着文化愿景的构建、文化理念的认同与共识、文化理念的传播与实践、优秀文化的融合创生以及文化影响力的评估等文化逻辑
吴晓英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代化文化逻辑

相关作者

周海涛
作品数:204被引量:2,030H指数:25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民办高校 高校 高等教育 民办教育 影响因素
张占斌
作品数:125被引量:876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
研究主题:中国式现代化 共同富裕 中国共产党 生产力 中国式
张冬梅
作品数:24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翻译 翻译规范 忠实 规约 翻译学
黄秋生
作品数:77被引量:224H指数:6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
研究主题:四大文明 生态文明 宗教批判 文化自信 科学发展观
刘子平
作品数:40被引量:83H指数:5
供职机构:聊城大学思政与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党内民主 逻辑进路 干部 党政干部 弱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