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70篇“ 道德信念“的相关文章
道德损伤:深层的道德信念受损
2024年
道德损伤不同于心理创伤或创伤后应激障碍,它是指个体参与且未能阻止、见证或获知那些违背自身某种道德准则的行为或者经历无过错的某种道德差异事件,对个体内在道德信念形成严重冲击与撕裂,最终导致其道德信念受损,对个体身心造成的持久伤害。在更深层次上,道德损伤不仅是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精神问题,更是个体道德上的一种重大经历和变化,具有重大的道德和伦理意义,具有关于道德痛苦的本质和原因的规范性主张、环境伦理生态中道德冲突或道德困境的抉择及其背后个体与自我、组织、制度文化的互动关系。因此,道德损伤修复过程中如何再认识潜在道德损伤事件以及创造个体的社会意义,重塑个体的道德信念就显得至关重要。
廖德明李佳源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道德信念道德冲突
科研职业道德信念对诚信认知的影响——以克拉玛依某三甲医院为案例的中介效应分析
2024年
目的 探讨克拉玛依市某三甲医院在职医务人员的科研职业道德观念对科研诚信认知的影响,并考察科研质量意识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了定量分析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了269名克拉玛依市某三甲医院的在职医务人员,研究采用SPSS 25.0和Process 3.5进行数据整理。利用Harman单因子检验法分析数据是否存在共同方法偏差,以及偏度-峰度检验法数据的正态性分布,相关性和Process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科研职业道德观念与科研质量意识、科研诚信认知感相关系数均为0.301(P<0.01),科研质量意识与科研诚信认知感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03(P<0.01)。科研职业道德观念对科研诚信认知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且在加入中介变量科研质量意识后,科研职业道德观念仍然能够预测科研诚信认知。结论 克拉玛依市某三甲医院的在职医务人员中,科研职业道德观念、科研质量意识和科研诚信认知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科研质量意识在科研职业道德观念与科研诚信认知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
彭溢徐伟伟陈柳静马婷玉
关键词:在职医务人员中介效应
领导者何以自我牺牲:基于道德信念视角的理论框架
2024年
以往关于领导者自我牺牲行为的研究主要关注了该领导行为的后果,而对该领导行为的形成机制缺乏系统探讨。鉴于此,本研究引入道德信念视角建构了一个领导者自我牺牲行为形成机制的理论框架,剖析了两种领导者自我牺牲动机,探讨了基于个体因素(人格特质、自我建构)和环境因素(组织文化)的领导者自我牺牲行为形成机制。分析表明:义务和权利动机均会驱动领导者自我牺牲行为;共生和互依自我建构领导者经由义务道德信念和义务动机展现自我牺牲行为,而能动和独立自我建构领导者经由权利道德信念和权利动机展现自我牺牲行为;嵌入性和等级结构组织文化经由义务道德信念和义务动机促使领导者展现自我牺牲行为,而自主性和平等主义组织文化经由权利道德信念和权利动机促使领导者展现自我牺牲行为。本研究有助于推动领导者自我牺牲行为形成机制的研究,为组织促进领导者展现自我牺牲行为提供理论指导。
王磊刘炳强孙佳悦
道德信念对集体行动支持的影响:行动方与目标方的交互视角
中国的社会转型带来了各方面制度的变革和进步,但也凸显了群体间的矛盾,以表达和维护群体利益为目的的集体行动也进入高发期。社交媒体的普及,为与道德相关的群体冲突在网络中发酵并引发集体行动提供了条件。相应地,道德信念如何影响公...
屈鸿雁
关键词:集体行动道德信念
用教育情怀和道德信念诠释教育的真谛——我对鲁洁教授学术和人生的体认被引量:4
2021年
鲁洁教授是我国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创新的引领者。她以实践唯物主义为指导,揭示了教育的超越性本质;她用道德之“眼”审思教育,张扬了教育理想主义精神;她以道德人格躬身教育实践,臻于知行合一境界。她用教育情怀和道德信念奠基学术事业,用做人的高度成就了学问的高度。
张应强
关键词:道德信念教育情怀
论康德的道德信念
2020年
康德不仅对道德有独特的深刻认知和理解,而且将这种认知和理解深深地融入他的道德信念和伦理学理论之中。在康德的道德信念和伦理学视域中,道德首先是赋予人类尊严的东西,它不仅使人类从根本上与"物"区别开来,而且使人类具有了人之为人特有的高贵性;道德只能出自人类的善良意志,并体现人类的意志自由;在存在形态上,道德是人类内心深处的道德律或道德法则,它的表达概念是"绝对命令";道德必然涉及责任问题,因为一切行为的道德价值都必然出自责任;道德还必须建立在契约精神基础上,即每一个人对道德的遵守都必须以其他人对道德的遵守作为条件。康德追求的是反映必然性和具有严格普遍性的道德,并且要求人类像敬重自己一样敬重道德
沈莹
关键词:尊严善良意志意志自由道德律
中学政治课中的道德信念教育问题研究
中学政治课是中学生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对中学生进行道德信念教育是中学政治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中学政治课中加强学生的道德信念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既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学政治课道德教育的内在要求;更是国家社会发展进...
姚明林
关键词:中学政治课道德信念
文献传递
集体主义文化下道德信念与自我发展的关系被引量:1
2020年
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社会理论表明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与个体接受的文化价值观、社会规范密切相关。为探究集体主义文化下道德信念与自我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2(有争议的道德信念、广泛认同的道德信念)×2(儿童、成人)混合实验设计对277名8~12岁儿童和288名18岁以上成年人进行测试。结果发现,人们的道德信念影响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有争议的道德信念比广泛认同的道德信念对人们自我同一性的影响更大;18岁以上成年人对自我同一性的感知显著大于8~12岁儿童对自我同一性的感知。这表明,人们持有的道德信念是影响其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李永雪张艳红朱小梦
关键词:儿童成人道德信念自我同一性
抗疫应彰显中华传统“天人合一”的道德信念被引量:2
2020年
在新冠肺炎肆虐,人类面临生存危机之时,应深入研究中华传统“天人合一”道德信念观的内涵及本质,汲取其精华:弘扬其中的人与自然共生存的生命共同体道德信念观;人与环境共发展的伦理信念观;人与自然“合其德”的德性信念观。在新时代,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构建起有中华文明价值传承创新的人与自然“合一”的道德信念观。
王永智王牡丹
关键词:天人合一道德信念观
阳明后学的道德信念与伦理实践被引量:2
2019年
阳明后学如同许多儒家思想派别一样,秉持一定的道德信念来从事社会伦理实践,以期落实儒家学者的伦理和家国关怀。在王阳明心学的主导下,阳明后学的道德信念主要体现在对于王阳明个人的信念、对于良知的信念以及对于'万物一体''三代之治'的信念等方面;而他们的伦理实践,主要表现在讲学和乡村社会教化活动中。阳明后学的道德信念与伦理实践,依旧是传统儒家式的信念与教化活动,在新的时代里,既需要对这一传统予以重视,也需要重新反思其缺憾。
朱承
关键词:阳明后学道德信念伦理实践

相关作者

宋廷敏
作品数:18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大学生 道德信念 道德 诚信品质 诚信
陈燕
作品数:13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合作博弈 信用缺失 金融信用 金融 契约
金梦兰
作品数:17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研究主题:异化 个体生命 情境设置 情景体验式教学 青少年道德教育
曹剑波
作品数:134被引量:197H指数:7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研究主题:知识论 怀疑主义 知识 直觉 确证
陶丽苹
作品数:4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个案研究 小学教师 全国师德标兵 道德信念 关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