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15 篇“ 遗传毒性 “的相关文章
HMS-01的遗传毒性 评价 2024年 目的检测HMS-01的遗传毒性 ,并对其进行临床前安全评价研究,为后续该药物进入临床试验提供支持。方法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进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评价HMS-01的遗传毒性 。结果HMS-01在20.6、61.7、185.2、555.6、1666.7、5000μg/皿的6个剂量下,无论有无代谢活化条件,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均无致突变性。结论在本实验剂量范围内,HMS-01未见致突变性。 陈弋 孙青䶮 黎翔 孙旸 刘霞关键词:致突变性 遗传毒性 鼠曲草遗传毒性 及亚急性毒性 研究 2024年 鼠曲草PseudoPseudognaphalium affine (D.Don)Anderberg(《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又名鼠麴草、佛耳草、清明菜(江苏)和波波草(福建)等,属菊花科鼠曲草属植物,以野生为主,一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以南各省区,富含黄酮苷、挥发油、生物碱、甾醇、维生素及钙、铜、钾等微量元素。全草入药,其性味甘、平,具有抗氧化、抑菌抗炎、止咳祛痰和保肝等作用^([1-2])。每年清明前后,民间采摘其嫩茎叶. 林蔚 郑丽红 黄佳宁 黄宗锈关键词:鼠曲草 遗传毒性 亚急性毒性 药物遗传毒性 评价研究关注点 2024年 遗传毒性 研究是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与致癌性、生殖毒性 研究密切相关。遗传毒性 试验目的是检测受试物的致突变性,预测受试物的致癌性,对受试物的遗传毒性 潜在性进行全面评价是药物进入临床试验及上市的重要环节。遗传毒性 标准试验组合包含体内和体外试验,测试终点多样,本文从人员资质、实验室管理、给药制剂、实验系统、试验实施关键阶段等方面阐述遗传毒性 评价研究的关注点,为遗传毒性 研究实施提供借鉴。研究机构应严格遵循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for nonclinical laboratory studies, GLP)实施评价工作,不断提高遗传毒性 试验质量。 高梅 张蓉 徐娜 陈凯 王欣欣 张岱州关键词:药物 遗传毒性 体外 病毒载体遗传毒性 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2024年 随着基因治疗产品逐渐进入市场,迫切需要建立病毒载体介导的遗传毒性 评价方法。目前应用广泛的病毒载体主要有2种:慢病毒载体和腺相关病毒载体。慢病毒载体能够稳定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而腺相关病毒载体基因组在宿主细胞核中主要以附加体形式存在,仍能以低频率随机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其整合方式包括随机整合和靶向整合。本文对已有的病毒载体介导的遗传毒性 评价方法,包括脱靶修饰的全基因组分析、整合位点分析、核型分析和评估细胞转化潜力试验等进行综述,并对建立准确快速的病毒载体介导的遗传毒性 的评价体系予以展望,以期为进一步完善和研发新的病毒载体遗传毒性 评价方法提供参考。 何伟伟 周长慧 郑明岚 李嫚琪 崔文腾 方雅励 王晓炜 常艳关键词:基因治疗 病毒载体 遗传毒性 樟树籽仁油的遗传毒性 评价 2024年 为评价樟树籽仁油的食用安全性,通过细菌回复突变试验、体外哺乳类细胞TK基因突变试验及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探究樟树籽仁油的致突变和潜在致癌作用。结果表明:樟树籽仁油对组氨酸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TA1535、TA97、TA98、TA100、TA102均无致突变作用;樟树籽仁油未抑制L5178Y小鼠淋巴瘤细胞的生长,对体外哺乳类细胞TK基因无致突变作用;樟树籽仁油未导致小鼠细胞微核率上升,对哺乳动物红细胞无致突变作用,无遗传毒性 。综上,樟树籽仁油无细胞致突变和潜在致癌作用,没有遗传毒性 ,具有一定的食用安全性。 彭婷 梁丽军 曾哲灵 曾哲灵 鄢祥辉 夏佳恒 余平 万冬满 余平关键词:食用安全性 遗传毒性 聚球藻粉急性毒性 与遗传毒性 分析 2024年 目的评价聚球藻PCC7002藻粉的急性毒性 与遗传毒性 。方法通过急性经口毒性 试验评价其急性毒性 ,通过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睾丸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评价遗传毒性 。结果该微藻粉急性经口毒性 试验的最大耐受剂量>10000 mg/kg b.wt.,毒性 分级为实际无毒级;3项遗传毒性 试验结果均为阴性,未显示出致突变性。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聚球藻藻粉未表现出急性毒性 与遗传毒性 。 徐捡 俞萍 张颖关键词:聚球藻 中药金莲花的体外遗传毒性 评价 2024年 目的 对中药金莲花的体外遗传毒性 进行评价,为其在临床治疗和药物研制开发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 选择冻干鼠伤寒沙门氏菌组氨酸缺陷型菌株TA97a、TA98、TA100、TA102、TA1535,各菌株均设置试验组、验证组、未处理对照组、纯化水对照组、二甲基亚砜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采用细菌回复突变试验,试验组每皿加入0.1 mL金莲花溶液,其质量浓度分别相当于5 000、1 563、488、153、48 μg/皿。阳性对照组所用阳性物根据菌株敏感性不同,分别选用敌克松(Dexon, 50 μg/皿)、2-氨基芴(2-AF,10 μg/皿)、甲基磺酸甲酯(MMC,0.5 μL/皿)、1,8-二羟基蒽醌(Dionone, 50 μg/皿)、叠氮化钠(NaN_3,0.25 μg/皿)、2-氨基蒽(2-AA,1 μg/皿),各阳性物均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配制。未处理对照组只在顶层培养基中加入同体积菌液,纯化水对照组加入同体积无菌纯化水。验证组金莲花剂量为8、40、200、1 000、5 000 μg/皿5个剂量。采用平板掺入法,以大鼠肝微粒体酶S9作为代谢活化系统,计数金莲花对5株鼠伤寒沙门菌组氨酸缺陷型菌株作用后的回复突变菌落数。结果 试验组、纯化水对照组和二甲基亚砜对照组各测试菌株的回变菌落数与未处理对照组菌株的自发回变菌落数相比均未有≥1倍数量的增加,未呈现剂量-反应关系,亦无某一测试点有可重复性的阳性结果;阳性对照组各标准诱变剂诱发的回复突变菌落数均超过未处理对照组菌落数的2倍以上。在有/无代谢活化系统的条件下,金莲花对未诱发测试菌株TA97a、TA98、TA100、TA102、TA1535基因突变,未见有遗传毒性 表现。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未见金莲花有体外致基因突变的作用。 唐慧 程东关键词:遗传毒性 氯唑沙宗杂质的遗传毒性 研究 2024年 目的:本试验在体外条件下研究氯唑沙宗杂质是否具有遗传毒性 ,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Derek和Sarah方法,从定量构效关系(Q)SAR的角度对氯唑沙宗杂质进行分类和评价。对于软件预测结果为阳性的杂质,进一步采用细菌回复突变试验验证上述结果。结果:氯唑沙宗杂质6(CAS:889884-60-0)、杂质7(CAS:28443-50-7)的Derek和Sarah软件预测结果为阳性。细菌回复突变试验中,杂质6、杂质7在15~1250μg/皿剂量范围内,在代谢活化系统S9存在或不存在的情况下,五种菌株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自发回变菌落数2倍以上,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氯唑沙宗杂质6、杂质7体外细菌回复突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可以按照非遗传毒性 杂质进行控制。 刘洋 汪玉馨 王瑶 李晓洁 孟长虹关键词:氯唑沙宗 定量构效关系 1,2,4-三唑-5-酮的遗传毒性 研究 2024年 为探讨1,2,4-三唑-5-酮(TO)的遗传毒性 ,采用鼠伤寒沙门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计算回复突变菌落数;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计算小鼠股骨骨髓细胞微核率;中国仓鼠肺细胞(CHL)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观察染色体结构畸变类型并计算畸变率。结果显示,TO对TA97a、TA98、TA100、TA102和TA1535 5种鼠伤寒沙门菌无致突变性,对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染色体无致畸作用,也无诱发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形成的作用,TO不具有潜在的遗传毒性 。 李欢 刘志永 鲁志艳 赵彬 高俊宏关键词:遗传毒性 草苁蓉急性经口毒性 和遗传毒性 研究 2024年 目的:通过草苁蓉(酒用原料)急性经口毒性 试验和遗传毒性 试验,为草苁蓉配制酒开发提供食用安全性依据。方法:选用Wistar大鼠、ICR小鼠以10.0g/kg·BW剂量进行草苁蓉急性经口毒性 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设5000、1000、200、40和8μg/皿5个剂量组,另设未处理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试验在±S9条件下进行,每组作3个平行皿,重复1次;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设5.34g/kg·BW、2.67g/kg·BW和1.34g/kg·BW 3个剂量组,另设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设5.34g/kg·BW、2.67g/kg·BW和1.34g/kg·BW 3个剂量组,另设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结果:草苁蓉大鼠、小鼠急性经口LD50均大于10.0g/kg·BW;在±S9条件下,TA97a、TA98、TA100、TA102、TA15355个株菌株5个剂量组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未处理对照组的2倍;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草苁蓉属实际无毒级,未见遗传毒性 。 王明秋 赵云财 孟琳 柴玮杰 张安娜 张雷关键词:草苁蓉 急性经口毒性 遗传毒性 配制酒
相关作者
王雪 作品数:177 被引量:368 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 研究主题:遗传毒性 安全性评价 PIG-A 毒性 遗传毒性研究 张立实 作品数:459 被引量:2,280 H指数:2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遗传毒性 PIG-A 小鼠 食品安全 TK6细胞 宋捷 作品数:55 被引量:137 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研究主题:遗传毒性 遗传毒性研究 AMES试验 骨髓微核试验 基因突变 胡燕平 作品数:53 被引量:139 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研究主题:遗传毒性 遗传毒性研究 AMES试验 致突变性 遗传毒性试验 陈锦瑶 作品数:111 被引量:230 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遗传毒性 PIG-A 微核试验 流式细胞术 安全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