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0篇“ 配伍比例“的相关文章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麻-川芎药对不同配伍比例中川芎嗪的含量
- 2025年
- 目的考察川芎配伍天麻后对川芎嗪检出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高效液相法,对川芎嗪单药组和不同配伍比例的药对组进行川芎嗪的含量测定。采用色谱柱Venusil MP-C_(18)(4.6 mm×250 mm,5μm);以甲醇-水(50∶50,体积比)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 nm;柱温25℃,流速0.8 mL·min^(-1)。结果川芎嗪含量在0.30~2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4),精密度和重复性试验的RSD均<2.0%(n=6),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各组样品在24 h内稳定,川芎组、天麻川芎A组、天麻川芎B组川芎嗪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31%、103.49%、102.26%,RSD值分别为:1.90%,1.18%,1.79%。川芎组、天麻川芎A组、天麻川芎B组的川芎嗪检出含量依次为0.0743 mg·g^(-1)、0.095 mg·g^(-1)、0.0826 mg·g^(-1)。结论天麻川芎配伍有利于川芎嗪的提取,1∶4的配伍比例优于4∶1的配伍比例。
- 吴丽宁
- 关键词:天麻川芎高效液相川芎嗪
- 舒肌汤抗帕金森病大鼠肌张力障碍的最佳配伍比例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究舒肌汤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肌张力障碍的最佳配伍比例。[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诱导制备大鼠PD肌张力障碍模型,以正交试验法设计实验,随机分为模型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舒肌汤1-16组[按L;16;(2;15;)正交试验表配伍比例给药],同时设假手术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作为对照,给药1次/d,连续28 d。采用步进试验、悬挂试验和异常不自主运动量(abnormal involuntary movement,AIM)评分检测行为学表现;透射电镜观察膈肌神经接头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脑组织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表达水平。[结果]正交试验结果显示,舒肌汤最佳配伍组方为舒肌汤4组即厚朴:青风藤:粉防己:毛叶轮环藤:山梗菜(1:1:2:2: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调整步数显著下降,潜伏期和AIM评分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舒肌汤组大鼠调整步数均显著升高、潜伏期和AIM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其中舒肌汤4组作用效果最明显(P<0.01)。透射电镜观察显示,舒肌汤可减少突触前膜囊泡、线粒体数目和突触后膜褶皱,减轻神经元结构损伤。免疫组化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舒肌汤组大鼠TH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其中舒肌汤4组的TH蛋白表达水平最高(P<0.01)。[结论]舒肌汤治疗PD大鼠肌张力障碍的最佳配伍比例是厚朴:青风藤:粉防己:毛叶轮环藤:山梗菜=1:1:2:2:1。
- 鲍玺杨聘周佳黄芸
- 关键词: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配伍比例正交试验
- “黄芪-白术”药对在肝癌临床应用的组方规律及最适配伍比例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索临床应用于肝癌治疗的含“黄芪-白术”药对中药方剂的组方规律及最适配伍比例,为黄芪-白术在抗肝癌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证据。方法: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为来源,筛选符合条件处方,提取药物信息,建立数据汇总表。使用Excel 2019、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4.0、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0、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组方分析和临床疗效评价;运用细胞增殖实验和肝癌小鼠生存期实验探讨黄芪-白术治疗肝癌的最佳比例。结果:(1)黄芪-白术是治疗肝癌的常用药对。(2)组方分析显示与黄芪-白术药对配伍使用频次排名前5位的中药依次为茯苓、甘草、薏苡仁、麦芽、柴胡;药物类别以补虚药最多,其次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和利水渗湿药。(3)Meta分析显示所有纳入文章偏倚不大,运用含黄芪-白术中药处方的治疗组,其对瘤体近期疗效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OR=2.31,95%CI(1.80,2.97),P<0.0001。(4)肝癌细胞增殖实验显示黄芪-白术比例为1∶1、2∶1、1∶2时IC50接近,分别为64.71、68.40、69.08 mg·mL^(–1);肝癌小鼠生存期实验显示黄芪-白术比例为1∶2时生存率最高,为62.5%,且抑瘤率最高,为35.97%。结论:“黄芪-白术”药对在肝癌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黄芪-白术及其组方符合肝癌治疗的临床原则,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同时黄芪-白术比例为1∶2时,肝癌小鼠生存率最高,为临床合理组方配比提供依据。
- 严毅超张露蓉
- 关键词:组方规律META分析配伍比例原发性肝癌
- 配伍比例及炮制方法对川楝子-小茴香药对中9种成分含量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考察不同配伍比例及炮制方法对川楝子-小茴香药对中芦丁、异槲皮素、阿魏酸、槲皮素、异川楝素、山柰酚、川楝素、α-蒎烯、反式茴香脑含量的影响,探讨其配伍使用的最优比例。方法分析采用HPLC-DAD法,ZORBAX SB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柱温30℃;体积流量1.0 mL/min;DAD检测器。采用SPSS 24.0软件分析数据之间的差异性。结果9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加样回收率96.19%~103.13%,RSD 1.86%~2.67%。川楝子-小茴香1∶1、1∶2、2∶1组中9种成分总含量高于川楝子+小茴香(1∶0+0∶1)组(P<0.05),川楝素-小茴香(1∶1)组总含量最高;炮制后,川楝素、异川楝素、α-蒎烯、反式茴香脑含量降低(P<0.05,P<0.01),异槲皮素含量升高(P<0.01),其余成分含量变化不明显。结论该方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川楝子与小茴香配伍后有利于9种成分总量的溶出,比例为1∶1时含量最高。
- 侯建忠朱顺娟李瑶王小鹏郝建明曹云飞
- 关键词:川楝子小茴香配伍比例HPLC-DAD
-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不同配伍比例枳实-厚朴药对中11种成分的含量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不同配伍比例枳实-厚朴药对中辛弗林、紫丁香苷、木兰花碱、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柠檬苦素、柚皮素、和厚朴酚、厚朴酚的含量。方法枳实、厚朴分别按1∶1、1∶2、2∶1比例配伍。分析采用Agilent 5TC-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0 nm。以橙皮苷峰为内标,计算其他10种成分相对校正因子,测定其含量。结果11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97.04%~99.45%,RSD 1.22%~2.48%,一测多评法所得结果与外标法接近,配伍比例为1∶1各成分含量最高。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枳实-厚朴药对质量控制。2种药材配伍比例为1∶1时,更有利于各成分提取。
- 黄婷柳贤福陈汝旭陈霞李明阳丁聪
- 关键词:枳实厚朴配伍比例化学成分一测多评
- 不同配伍比例大黄-丹参有效成分溶出率及抗模型大鼠肾纤维化作用比较
- 2024年
- 目的比较大黄-丹参药对在不同配伍比例时两药7个有效成分(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丹酚酸B、丹参酮ⅡA)溶出率和抗模型大鼠肾纤维化作用的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大黄单提液、丹参单提液及6种配伍比例(1∶1、1∶1.25、1∶1.75、1∶2、1∶3、1∶4)大黄-丹参混提液中7个有效成分的含量及溶出率。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复制肾纤维化大鼠模型,比较大黄、丹参及1∶1.25、1∶1.75、1∶2配伍比例大黄-丹参混提液对模型大鼠肾组织病理形态及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24 h尿蛋白(24 h-UTP)水平的影响。结果不同配伍比例大黄-丹参混提液中7个有效成分含量均小于单提液,大黄-丹参(1∶2)混提液中有效成分整体溶出率优于其他配伍比例。与模型组比较,大黄单提液、丹参单提液及1∶1.25、1∶1.75、1∶2配伍比例大黄-丹参混提液作用下,大鼠肾纤维化程度显著减轻,BUN、SCr、24 h-UTP水平均显著降低,其中以大黄单提液作用最强。结论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可用于大黄-丹参药对中7个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大黄-丹参不同比例配伍后有效成分溶出率均小于单提液;大黄-丹参配伍后在抗模型大鼠肾纤维化作用方面未产生协同作用,大黄单提液抗肾纤维化作用最佳。
- 孟颖徐子寒高俪原韩怡
- 关键词:丹参配伍比例溶出率肾纤维化
- 丹参-葛根不同配伍比例对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2024年
- 为探究不同配伍比例的丹参与葛根体外抗氧化能力,采用水提法提取丹参葛根13个不同配伍比例(分别为1∶0、5∶1、3∶1、2∶1、3∶2、4∶3、1∶1、3∶4、2∶3、1∶2、1∶3、1∶5、0∶1)的有效成分,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丹参葛根水提物的DPPH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以评估不同配伍比例的丹参葛根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丹参较葛根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能力;与丹参、葛根单味药相比,丹参与葛根配伍比例为1∶2、3∶1和4∶3时,其水提物表现出更强的清除DPPH及ABTS自由基能力。综上,丹参与葛根配伍使用能增强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可为丹参葛根配伍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 张天怡江川施力顾陈琳包庭聿颜扬鹏庞汉青
- 关键词:丹参配伍水提法抗氧化
- 三七水蛭不同配伍比例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纤维化作用机制的比较研究
- 陈欣
- 不同配伍比例的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药对对肝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研究不同配伍比例的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药对(简称半白药对,SB-OD)对肝癌细胞株(MHCC97H细胞和Huh7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运用CCK-8法观察不同配伍比例的半白药对(半白1∶1,半白2∶1,半白1∶2)干预MHCC97H和Huh7细胞24 h,分别计算其IC_(50)值;并应用细胞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分析不同配伍比例的半白药对对MHCC97H和Huh7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不同配伍比例的半白药对作用MHCC97H和Huh7细胞后的生存活力明显下降(P<0.01),并呈浓度依赖性,其中半白1∶1组作用于MHCC97H和Huh7细胞的IC_(50)值分别为6.69 mg/mL和7.95 mg/mL;半白2∶1组作用于MHCC97H和Huh7细胞的IC_(50)值分别为2.58 mg/mL和3.43 mg/mL;半白1∶2组作用于MHCC97H和Huh7细胞的IC_(50)值分别为15.04 mg/mL和16.60 mg/mL。不同配伍比例的半白药对干预MHCC97H和Huh7细胞后的克隆形成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不同配伍比例的半白药对均能够抑制肝癌MHCC97H和Huh7细胞的增殖活性,2∶1配伍比例的抑制作用最佳,可作为半白药对抗肿瘤研究的实验基础。
- 杨培伟陈欣菊刘光伟赵文霞
- 关键词: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肝癌
- 旋覆花-赭石药对不同配伍比例单煎与合煎化学成分对比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比较旋覆花-赭石药对不同配伍比例单煎、合煎化学成分的差异性。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测定4组不同配伍比例旋覆花-赭石药对单煎与合煎样品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异槲皮苷、异绿原酸B、1,5-二咖啡酰奎宁酸、异绿原酸C 8个指标成分的含量,并采集各样品的指纹图谱,计算指纹图谱中各共有峰的“峰面积/称样量”值,采用SPSS 26.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指纹图谱中共标定了16个特征峰,不同配伍比例旋覆花-赭石药对单煎与合煎样品中,峰1、峰2、峰4、峰6、峰9、峰10、峰12、峰13、峰15的“峰面积/称样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旋覆花、赭石配伍比例为3∶1时,单煎与合煎样品指纹图谱及指标成分含量差异较大,除峰7、峰14外,其余特征峰的“峰面积/称样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8个指标成分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配伍比例旋覆花-赭石药对单煎与合煎的化学成分存在差异。
- 邓怡芳陈伟媚陈巧华汪凯东覃柳莹杨赞刘燎原
- 关键词:旋覆花赭石煎煮法中药配伍中药化学成分
相关作者
- 张振秋

- 作品数:319被引量:2,180H指数:19
-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黄连 HPLC法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
- 陆付耳

- 作品数:460被引量:2,782H指数:29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小檗碱 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大鼠 糖尿病
- 景明

- 作品数:145被引量:378H指数:12
- 供职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湿生扁蕾 藏药 苦豆子 红芪 当归
- 汪萌

- 作品数:17被引量:262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 研究主题:药效组分 芍药甘草汤 配伍比例 镇痛 电子鼻
- 陈正君

- 作品数:42被引量:118H指数:9
- 供职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湿生扁蕾 藏药 苦豆子 配伍 配伍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