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9篇“ 配位滴定法“的相关文章
- 配位滴定法测定枸橼酸铋钾胶囊含量各类实验室能力验证的结果与分析
- 2024年
- 目的:设计组织枸橼酸铋钾胶囊含量测定的能力验证项目(编号为NIFDC-PT-183),评价参加能力验证实验室配位滴定法的检测能力和水平,并提供技术分析与建议。方法:制备2组浓度不同的能力验证样品;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进行均匀度检验,采用t检验考察稳定性,均符合要求;样品分3种组合方式随机发放给279家实验室,参考《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枸橼酸铋钾胶囊的含量测定项方法测定样品含量,对结果回收后采用中位值和标准化四分位距法的稳健统计分析,用Z比分数评价各参加实验室的测试结果。结果:279家实验室中240家结果满意,23家结果可疑,16家结果不满意,满意率为86.0%。结论:国内实验室枸橼酸铋钾胶囊含量测定检测能力总体较好,但部分实验室仍有待提高。
- 杨仪雪黄丹王叶茹吴凤如刘逸韬贝琦华严全鸿项新华
- 关键词:配位滴定法
- EDTA配位滴定法测定水总硬度实验的课程思政设计
- 2024年
- 以分析化学实验“EDTA配位滴定法测定水总硬度”为例,从案例导入、案例研讨、实验创新设计、实验的实施与实践、实验考核等5个方面进行实验课程思政创新设计。借助一定的课程思政教育载体,通过案例教学、现场演示、问题探究、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素养,让专业实践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 黄冬兰焦琳娟丘秀珍罗建民王宇琳
-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
- EDTA配位滴定法在野外检测多金属矿石中锌量的应用
- 2024年
- 多金属矿石中锌量检测的准确性和速度直接影响到野外锌量勘查的准确性和效率。目前,将多金属矿石样品运输到实验室检测的方式存在采加化周期偏长、检测高含量锌稳定性和准确性不足的问题。本文对比了不同方式去除多金属矿石样品中有机质和硫、不同氧化剂、样品溶液是否离心、不同除氨方式对多金属矿石样品中锌量检测速度、稳定性和准确性的影响,建立了一种能在野外现场快速检测多金属矿石样品中锌量的EDTA配位滴定法。采用该方法对低、中、高锌含量的4个多金属国家标准物质分别进行6次平行分析,锌量的相对偏差为0.00%~2.11%,相对误差为0.00%~2.41%。结果表明,采用高温灼烧多金属矿石样品去除有机质和硫,将多金属矿石样品溶液离心后过滤可显著提升样品前处理速度;采用较为温和的氧化剂、滴加盐酸除氨,可提升检测方法的稳定性和准确度。
- 陆迁树叶元顺王银剑刘振超陈金伟
- 关键词:配位滴定多金属矿石锌
- 配位滴定法测定钴含量的实验探索被引量:1
- 2023年
- 配位滴定法,用EDTA滴定样品中钴的含量,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加入指示剂的节点不明确,终点颜色的突变不明显,使测定精密度降低,为了解决该问题进行实验探索。最终通过调节溶液pH值,观察滴定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来把控指示剂加入时间。
- 雷琴马双彭传友王芳曹春梅
- 关键词:配位滴定法PH值
- 配位滴定法测定锌含量的合适酸度条件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调节待测体系的pH值是配位滴定中一种重要的选择性滴定手段。采用CTE1.0程序计算了不同酸度条件下的终点误差,同时用配位滴定法测定了模拟样品和市售药品中的锌含量。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均表明,在不含钙离子的待测体系中,测定锌离子含量的合适酸度条件为pH=6;在钙、锌混合离子溶液中,测定锌含量的合适酸度条件为pH=5。平行测定实验的相对标准误差为1.6%,加标回收率为99.1%~102%。CTE1.0是一款计算配位滴定终点误差的有力工具,计算所得结果可为设计分析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 苏铁军夏金强李克娥
- 关键词:配位滴定锌离子
- 基于信息化教学的配位滴定法教学设计
- 2021年
- 以《药用分析化学》课程中“配位滴定法”为例,提出信息化下配位滴定法课程设计方案,实施效果良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邹小丽丁晓红尚金燕王勇封美慧
-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配位滴定法
- EDTA配位滴定法测定铝箔腐蚀废酸中硫酸根含量被引量:3
- 2021年
- 采用EDTA配位滴定法测定铝箔腐蚀废酸中的硫酸根含量,考察了pH值、NH 3-NH 4 Cl缓冲溶液的体积、氯化钡-氯化镁混合溶液及乙醇溶液的加入量等对测定硫酸根离子的影响。运用标准加入法和实际样品的多次测定来研究测定硫酸根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相对标准偏差(RSD,n=8)为0.24%,回收率在97.6%~102.7%之间,该方法重复性好,精密度高,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满足铝箔腐蚀废硫酸中硫酸根含量测定技术要求。
- 严进
- 关键词:硫酸根
- 配位滴定法学习难点成因分析
- 2020年
- 配位滴定法是分析化学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章节知识点多,计算量大,且各个知识点间的联系密切,具有较强的逻輯性。学生普遍感到该章节学习难度较大。本文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问卷调查,分析了学习中存在的难点及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期望对该章的教学提供参考。
- 李红英
- 关键词:配位滴定
- EDTA配位滴定法测定电极箔腐蚀废硫酸中的铝
- 2020年
- 采用EDTA配位滴定法测定电极箔腐蚀废硫酸中的铝含量,运用单因素轮换法设计试验,考察pH值、缓冲溶液的用量、EDTA及氟化钠溶液体积、加热温度及加热时间等因素对铝含量测定的影响,确定了测定方法的最佳条件为: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的pH值为5.5,用量为25.00 mL,EDTA标准溶液加入量为20.00 mL,氟化钠体积为15.00 mL,加热4 min。在该条件下铝含量测定结果为8.76 g/L。运用实际样品的多次测定值和标准加入法研究测定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表明,测定铝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9)为0.09%,方法的回收率为97.4%~102.0%,该方法重复性好,精密度高,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满足电极箔腐蚀废硫酸中铝含量测定技术要求。
- 严进
- 关键词:废硫酸
- 配位滴定法测定白贝齿中碳酸钙的含量
- 2019年
- 目的:建立配位滴定法测定不同产地白贝齿及煅白贝齿中碳酸钙(CaCO_3)的含量。方法:采用乙二胺四醋酸二钠配位滴定法对碳酸钙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碳酸钙回归方程为y=188.36x+1.960 1,r=0.999 5,表明碳酸钙的取样量在0.1~0.2g范围内,与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的消耗体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1.05%(RSD=0.66%)。结论:该实验所采用的测定方法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样品测定,为白贝齿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 孟庆庆特布新王秀兰
- 关键词:配位滴定法
相关作者
- 杜斌

- 作品数:509被引量:555H指数:13
- 供职机构:济南大学
- 研究主题:免疫传感器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传感器 复合材料 SUB
- 魏琴

- 作品数:1,069被引量:711H指数:13
- 供职机构:济南大学
- 研究主题:免疫传感器 SUB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光电化学 传感器
- 任宗芬

- 作品数:7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 研究主题:原位凝胶 处方改进 赖氨葡锌颗粒 葡萄糖酸锌 配位滴定法
- 王秀兰

- 作品数:163被引量:516H指数:10
-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
- 研究主题:蒙药 药理作用 化学成分 小鼠 蒙药材
- 付佩玉

- 作品数:36被引量:127H指数:8
- 供职机构: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研究主题:铝 显色反应 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 铁 荧光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