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5篇“ 配种受胎率“的相关文章
提高牛冻精配种受胎率的主要技术措施
2023年
提高母牛受胎率是未来养牛业发展进程中不容忽视的课题之一,不仅会对养殖效益造成直接性影响,而且还是养殖户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其中牛冻精配种作为一种新兴优质技术,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对输精人员的操作经验与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除要准确掌握木母牛发情时间外,还要对整个输精环节有充分的了解,以此提高母牛配种受胎成功。为实现短时间内扩大群体数量这一目标,文章研究并分析影响牛冻精配种受胎率的主要因素,并从检查精液质量、做好发情鉴定、适时输精等方面阐述牛冻精配种受胎率的关键技术措施,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托留恒·叶热解甫
关键词:配种受胎率影响因素
成母牛配种前发病对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2020—2022年318个奶牛场3403957条成母牛配种事件及配种受胎率,旨在分析不同胎次、配种次数、产后天数下不同发病间隔天数分组对应受胎率情况。[方法]对牛只配种前发病间隔天数进行分组,根据各分组内牛只配种事件与配种结果进行统计,并计算受胎率,配种怀孕事件数占配种实际总数(已知孕检结果)的比例,对比不同维度下发病间隔天数分组对应受胎率的差异。[结果](1)配种前发病间隔天数>30天分组对应1胎、2胎、3胎、4胎、5胎及以上受胎率分别为43.6%、41.1%、40.6%、39.4%、37.8%;配种前发病间隔天数0~5天、6~10天分组各胎次对应受胎率24%~30%,29%~33%,较基准低10~14个百分点。(2)配种前发病间隔天数>30天分组对应产后120天以内,121~210天,211~300天,300天以上受胎率分别为41%~48%,35%~40%、33%~34%、32.6%;配种前发病间隔天数0~5天、6~10天分组各胎次对应受胎率22%~28%,25%~33%。(3)配种前发病间隔天数>30天分组对应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第6次,第7~9次,第10次及以上配种受胎率分别为47.8%、42.6%、40.8%、37.4%、33.8%、30.8%、23%~28%、17.9%;配种前发病间隔天数0~5天、6~10天分组各配种次数对应受胎率17%~30%,16%~33%。(4)当牛只配次超过7次及以上,配种受胎率均低于30%。[结论]为精细化繁殖管理,奶牛场可以设定自己的最低可接受的受胎率标准,如以受胎率30%为界限判断是否配种,2胎及以上牛只发病后0~5天不适合配种,可以主动停配;不同泌乳天数和不同配种次数下牛只发病后0~5天,均不适合配种,可以主动停配。从而根据奶牛场牛只发病后实际情况,做到精细化配种方案,提高配种受胎率,节省人工和冻精成本。
董飞徐伟姜兴刚马志愤
关键词:受胎率配种
分析奶牛配种受胎率影响因素
2022年
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繁殖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加快生产数量以及提高产奶量,对于养殖户经济效益的增长有着积极的影响。奶牛配种受胎率,影响着奶牛的生产和繁殖。在奶牛配种的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受胎率的降低,需要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基于此,本文围绕着奶牛配种受胎展开讨论,分析影响奶牛配种受胎率的相关因素。明确影响奶牛配种受胎的原因,进而实施有效的管理策略,充分保障奶牛的健康生长、发育和繁殖,提高奶牛配种的操作技术水平。
王楠袁涛
关键词:奶牛配种受胎率影响因素
提高黄牛冻精配种受胎率的措施
2022年
近年,为加速黄牛品种改良进程,人工授精技术在牛品种改良领域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并且逐渐成熟,在改良黄牛生产性能、提高黄牛生产能力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黄牛冻精人工授精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工作,操作过程中很多人员的专业技能不达标,没有执行严格的消毒制度,发情鉴定不准确,造成黄牛的受胎率显著下降,甚至会引发黄牛出现不同程度的生殖系统疾病,降低了养殖户开展人工授精的积极性,不利于黄牛品种改良的开展。该文探讨了影响黄牛冻精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因素,并提出了关键技术要点,希望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孙根泽
关键词:黄牛冻精改良受胎率
母牛配种受胎率低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被引量:2
2022年
母牛配种受胎率决定着母牛繁殖性能,对奶牛及肉牛养殖经济效益具有直接影响。严格意义上讲,引起母牛配种受胎率低的因素较多,如何对其因素进行界定与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成为广大养殖户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据此,笔者以母牛配种受胎率低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思考为讨论方向,旨在为我国养殖业解决母牛配种受胎率低的问题提供指导与帮助。
赵华丁瑞华赵圣雁
关键词:配种受胎率肉牛养殖母牛养殖业
提高奶牛性控冻精配种受胎率的技术措施
2022年
在市场广泛需求下,养牛业不断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奶牛产犊效益往往与所使用技术高度关联,为了提高最终效益,必须充分认识相应技术,才能取得更加满意的效果。其中最为核心的一类技术就是性控冻精配种技术,此类技术具备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能进一步提高产犊效益,为其产业发展带来更加积极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应用相关方法,还需要充分认识其技术特点和应用价值,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让相关方法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
巩薇娜
关键词:配种受胎率性控冻精配种技术产犊养牛业
公猪配种受胎率模型预测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随着生猪养殖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核心种源自给和规模化提出更高要求,要求核心种源自给达到78%以上,规模化达到78%以上。由于公猪在种猪繁育体系中占有独特而且重要的地位,公猪的饲养管理也在朝着规模化现代化迈进。这...
曹婷婷
关键词:公猪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候选基因
一种提高奶牛配种受胎率的卵泡发育处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奶牛配种受胎率的卵泡发育处理方法,包括:对母牛Ovsynch处理的同时,于阴道置入孕酮阴道栓(CIDR)并且按1mL/头的剂量注射抑制素重组融合蛋白油乳剂疫苗(1‑1.5mg/mL);本发明利用免疫抑制...
陈芳施振旦孙爱东郭日红陆京徽李文清
提高奶牛性控冻精配种受胎率的技术与管理措施
2021年
近年来,奶牛性控冻精在奶牛生产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性控冻精配种,可使母牛的产犊效益显著提高。由于性控冻精成本比普通冻精高出十多倍,而且每剂精液中有效精子数量也比普通冻精要少得多,能取得较高受胎率的难度较大,这就使奶牛性控冻精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为了应用奶牛性控冻精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使用效果,根据笔者多年工作经验,总结出如下技术要求。
柳明训
关键词:配种受胎率性控冻精有效精子数产犊奶牛母牛
山东省泰安市某规模奶牛场奶牛配种受胎率低原因分析及对策
2021年
山东省泰安市某奶牛场从国外大规模引进妊娠母牛,分娩后奶牛配种受胎率低,直接影响奶牛场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通过现场座谈、实地查看和直肠检查等方式发现,造成受胎率低的原因是妊娠母牛长期营养不足,分娩后长期不发情、子宫疾病所致。根据该场实际情况,本文从加强产后营养、疾病治疗、减少外界环境气候(季节)的影响、加强环境及牛体消毒工作、做到“适时输精”等方面阐述了如何能够更好地促进奶牛产后机能恢复,提高奶牛受胎率,为奶牛的日常管理工作提供经验,供从业人员参考。
李玉霞
关键词:妊娠母牛营养疾病

相关作者

施振旦
作品数:330被引量:957H指数:19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发酵床 种鹅 反季节繁殖 产蛋 水禽
韦英明
作品数:246被引量:536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
研究主题:水牛 超数排卵 核移植 同期发情 核移植效果
梅承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卵泡发育 重组融合蛋白 情和 配种受胎率 油乳剂疫苗
任克良
作品数:235被引量:475H指数:12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獭兔 家兔 肉兔 肉品质 养分表观消化率
韩光亮
作品数:12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奶牛 青山羊 山羊 卵泡发育 氯前列烯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