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94篇“ 醛固酮拮抗剂“的相关文章
- 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醛固酮拮抗剂治疗的效果分析
- 2024年
- 总结探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 在2022年1月~2023年6月期间确诊是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共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施予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基于常规治疗进一步使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炎性因子、血清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比较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无区别(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VEDD和LVEF水平升高,而LVES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IL-6、hs-CRP以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联合应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螺内酯通过抑制醛固酮的作用,减轻了心力衰竭患者的水钠潴留现象,降低了心肌纤维化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螺内酯作为心力衰竭治疗的一部分,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和应用前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白玉配
- 关键词:心力衰竭
- Nurr1激动剂与醛固酮拮抗剂、胰岛素调节剂和磺酰脲中的至少一种的组合
-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其包括:(a)第一组分,其为Nurr1激动剂;和(b)至少一种另外的组分,其选自:(i)醛固酮拮抗剂;(ii)胰岛素调节剂;和(iii)磺酰脲。所述组合适合用于治疗卒中和其他神经退行性和神经炎症性病症...
- 乔治·沃吉特兹斯
- 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在治疗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血钾水平的影响观察
- 2024年
- 研究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在治疗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对患者血钾水平的影响。方法:本次医学调研中,基于随机数表法将收录为研究样本的80例心力衰竭患者(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分成对照组(常规治疗)与研究组(常规治疗+螺内酯),两组人数均等,分析心力衰竭患者增加使用螺内酯药物治疗的应用效果与价值。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钾水平较之对照组无差异(P>0.05),组内对比中,治疗后指标优于治疗前(P<0.05);心肌损伤指标分析中,研究组、对照组治疗前后数据差异显著(P<0.05);且研究组心肌损伤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螺内酯治疗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对血钾水平影响小,可以减轻心肌损伤。
- 王秀辉
- 关键词:心力衰竭螺内酯血钾
- 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治疗的效果观察
- 2023年
- 随着近年来老年人口逐步增加,疾病如冠状动脉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和瓣膜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也在持续上升,这不仅给个人和家庭带来压力,还增加了社会的经济负担。分析心力衰竭患者使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的效果。方法 从2020年1月-2023年2月内因心力衰竭入院的病患内抽取100例,1:1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组内均5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联合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对比效果。结果 实验组心功能、生活质量、心理状态无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心衰病患实施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治疗,可改善症状,提高心功能与生活质量,缓解负面情绪。
- 吕中华于晓娜
- 关键词:心力衰竭
- 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治疗的效果观察
- 2022年
- 探究心力衰竭使用螺内酯(醛固酮拮抗剂)的实践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心内科,为60名心衰患者,抽取时间为2021年1月到2022年2月,利用随机分组法,分成研究组(研究对象:30人,使用螺内酯)、对照组(研究对象:30人,使用常规药物),收集研究各项数据,对比病人心功能、炎性因子、实验室指标以及最终用药反应。结果:治疗前,心功能对比无意义,治疗后,除LVEF和CO两项,其余指标均为研究组数值偏小,统计学分析可得 P值<0.05;治疗前,细胞炎性因子对比无意义,治疗后,指标均为研究组数值偏小,统计学分析可得 P值<0.05;治疗前,实验室指标(血钾和肌酐)对比无意义,治疗后,指标均为研究组数值偏高,统计学分析可得 P值<0.05;药物治疗后,研究组不良用药反应发生事件较少,发生率偏低,统计学分析可得 P值<0.05。结论:在治疗心力衰竭疾病上,使用醛固酮拮抗剂药物的治疗效果超出常规抗心衰药物,适合在该疾病治疗中积极推广。
- 席连东郑婕郑伯敏
- 关键词:心力衰竭醛固酮拮抗剂
- 地高辛联合β受体阻滞剂、ACEI类、醛固酮拮抗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 2022年
- 探究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应用地高辛联合β受体阻滞剂、ACEI类、醛固酮拮抗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90例。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螺内酯片+卡托普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地高辛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氧化应激反应、心功能指标、治疗有效率、血清因子指标、LHFQ评分。结果 研究组心功能指标、血清因子指标水平改善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0.00% ,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χ211.599,P0.001)。经治疗后,较对照组而言研究组LHFQ评分下降程度更低,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应用地高辛联合β受体阻滞剂、ACEI类、醛固酮拮抗剂,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恢复机体抗氧化系统,并可改善NT-proBNP水平,抑制ICAM-1、醛固醇指标,同时优化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王静珍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地高辛
- 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治疗效果
- 2022年
- 目的探究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划分为观察组(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治疗)与对照组(复方阿米洛利治疗),各60例。比较分析两组间的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LVESD、LAD指标较对照组更低,但LVEF、LVEDD指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窦性心动过缓、Qt间期延长、消化道反应1例(1.67%)低于对照组的9例(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心功能2~3级早期心力衰竭患者,通过采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治疗,对患者临床疗效的提升、心功能指标的改善意义重大,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适用于临床推广。
- 朱银军
- 关键词:心力衰竭
-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和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治疗效果比较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和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两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及LVEF)、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行走不协调、水电解质紊乱、过敏、头痛、恶心呕吐)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指标(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及LVEF)改善效果及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和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均能有效改善心功能,促进症状缓解,且不良反应较少,预后效果理想,且两种药物治疗效果无差异,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靳婷婷王凯
-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心力衰竭
- 厄贝沙坦联合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析厄贝沙坦联合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将行厄贝沙坦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每组43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后血压及心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6.74%、93.02%,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前后,两组SBP、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BP、DB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低于治疗前,心排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LVSED、LVEDD低于对照组,CO、LVEF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98%,低于对照组的23.26%(P<0.05)。结论:在慢性心理衰竭患者治疗中应用厄贝沙坦与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不仅疗效理想、安全性显著,而且有助于改善其血压、心功能。
- 周丽英
- 关键词:厄贝沙坦慢性心力衰竭血压心功能
- 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2例心衰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常规基础性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血钾、肌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1β、IL-6及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VEDD、LVESD小于对照组,LVEF、CO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治疗慢性心衰患者,可明显控制炎症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总体效果。
- 张文博陈永国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螺内酯炎性细胞因子心功能
相关作者
- 陈思娇

- 作品数:88被引量:409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代谢综合征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勃起功能障碍 NF-ΚB
- 蔡志刚

- 作品数:50被引量:168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肺纤维化 肺纤维化大鼠 水蛭 转化生长因子-Β1 转化生长因子Β1
- 范姝丽

- 作品数:19被引量:10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尤文肉瘤 FLAVOPIRIDOL 细胞周期 醛固酮拮抗剂 凋亡
- 齐国先

- 作品数:480被引量:1,635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冠心病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造影
- 向军

- 作品数:128被引量:273H指数:9
-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 研究主题:肾移植 肾移植术后 移植肾 环孢素A 移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