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72篇“ 重叠PCR“的相关文章
- 一种重叠PCR酶切联用的鉴定方法及试剂盒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叠PCR酶切联用的鉴定方法及试剂盒,所述方法包括以N<Sub>4</Sub>N<Sub>5</Sub>X或N<Sub>4</Sub>N<Sub>5</Sub>Y作为引入的酶切位点的后三碱基,选择对应的限制...
- 姜鹏飞邱可立邵亮刘君徐睿李云飞郑撼江海洋
- 采用重叠PCR构建高灵敏度酵母细胞传感器评估遗传毒性化合物
- 2021年
- 采用重叠PCR(overlap PCR)方法构建了pdr5与snq2基因敲除组件,研究了pdr5、snq2基因突变对酵母细胞传感器评估遗传毒性的影响。考察了野生型、pdr5单基因突变、snq2单基因突变与pdr5、snq2双基因突变酵母细胞传感器暴露于系列浓度甲磺酸甲酯(MMS)、甲磺酸乙酯(EMS)、顺铂、4-硝基喹啉-N-氧化物(4NOQ)、5-氟尿嘧啶(5-FU)、羟基脲、水杨酸和葡萄糖溶液24 h后的细胞生长抑制情况与16 h后的荧光诱导情况。研究结果表明,overlap PCR方法能够高效率构建基因突变酵母细胞传感器;snq2单基因突变与pdr5、snq2双基因突变细胞传感器检测遗传毒性的准确度为100%,高于野生型与pdr5单基因突变细胞传感器(87.5%);pdr5、snq2双基因突变酵母细胞传感器表现出最高的遗传毒性检测灵敏度,为构建高准确度与灵敏度的酵母细胞传感器提供了思路与方法,为酵母细胞膜转运蛋白基因pdr5与snq2的进一步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 何颖夏星雅魏嘉利郑枫
- 关键词:重叠PCR遗传毒性
- 一种利用两步重叠PCR法获取人体组织中MYC基因的方法
-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两步重叠PCR法获取人体组织中MYC基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TES水浴脱蜡;(2)提取人体组织样本的DNA;(3)查找并选择7条长度相同的MYC基因序列;(4)设计16条MYC...
- 华子昂马慧万君兴周翔马虎张明贺张薇
- 文献传递
-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特异性可检测靶点的确认与重叠PCR合成
- 2020年
- 高敏感的检测试剂盒的基因检测,是防控新冠疫情的关键手段之一。鉴于目前国内外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检测试剂盒在敏感性方面存在的不足,我们认为与其所检测靶点数量的局限性有关。本研究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采用重叠PCR合成策略,获得了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的8个新靶点。这些靶点主要呈现为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增加了扩增引物的SARS-CoV-2特异性;二是增强了适宜于TaqMan探针检测的SARS-CoV-2特异性。这些新的靶点有望成为未来SARS-CoV-2高灵敏度检测及试剂盒开发的重要对象。
- 肖正午肖莉传军李亚梅彭壮林丽美李凯戴爱国庹勤慧廖端芳
- 关键词:PCR
- 重叠PCR法构建宫颈癌相关的EGFR基因G719S和T790M融合重组载体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构建包含与宫颈癌相关的EGFR基因G719S和T790M位点重组p MD19-exon18-exon20载体,为制备突变型EGFR基因重组载体提供模板。方法以健康人全血基因组DNA作为模板,设计2对有重叠互补区的特异性引物,对EGFR基因的exon18和exon20两片段分别进行扩增,用重叠PCR技术将exon18和exon20片段进行连接,再将连接产物exon18-exon20片段插入p MD19-T质粒,构建成野生型p MD19-exon18-exon20载体,转入至大肠埃希菌感受态细胞DH5α中进行表达,利用菌液PCR和基因组测序进行鉴定。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exon18和exon20两位点扩增片段在778 bp和596 bp处有清晰的目的条带,两片段的融合产物exon18-exon20片段可在1 374 bp处见一清晰目的条带;经菌液PCR和基因组测序结果鉴定,EGFR基因融合重组质粒均与预期结果一致。结论利用重叠PCR法将exon18和exon20片段进行融合,且成功构建了EGFR基因重组表达载体。
- 董巍檑向花花彭华龚咏晴周晶张宏全郭紫芬
- 关键词:EGFR基因宫颈癌重叠PCR
- 利用重叠PCR法克隆里氏木霉β-葡萄糖苷酶基因cel1a被引量:1
- 2018年
- 在利用里氏木霉降解纤维素为葡萄糖继而发酵生产液体燃料和大宗化学品的工业生产过程中,降解纤维素为葡萄糖是关键的一步。β-葡萄糖苷酶在调控纤维素酶的活性及其表达时起到至关重要的双重作用。为了研究β-葡萄糖苷酶Cel1a在里氏木霉Rut C-30中对纤维素酶诱导表达及其酶活性的影响,以里氏木霉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设计扩增看家基因(β-actin)的启动子(Pact)和cel1a的引物,分别进行Pact、cel1a的PCR扩增,然后利用重叠PCR将Pact、cel1a连成1个片段Pact-cel1a,再通过酶切成功地将Pact-cel1a片段连接到p CAMBIA1300二元质粒上,从而为后续研究β-葡萄糖苷酶在调控纤维素酶的酶活性及其表达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 汪伟孙春娃杨爱文金皓姚萍袁维维徐建明周玉珍
- 关键词:重叠PCR里氏木霉
- 重叠PCR法构建嗜酸乳杆菌分选酶A基因外源打靶片段被引量:1
- 2017年
- 为比较单步法、分步法重叠PCR在构建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ATCC4356分选酶A(SrtA)外源打靶片段的差异性,设计了5对具有20~25 bp互补末端的引物,分别扩增两对上下游同源臂和卡那霉素基因,先采用分步法、单步法重叠PCR构建不含筛选基因的外源打靶片段SrtA-up2-SrtA-down2,比较两者优劣,随后取较优者构建含抗生素筛选基因的打靶片段SrtA-up1-Kan-SrtA-down1.结果显示单步法优于分步法,非特异性扩增少,拖尾现象少,且扩增打靶片段SrtA-up1-Kan-SrtA-down1条带单一,无非特异性扩增.即在构建两种外源打靶片段时,单步法重叠PCR优于分步法PCR,为之后构建嗜酸乳杆菌基因打靶载体、构建融合基因打下了基础.
- 何嘉怡王文文吴京潘道东吴振曾小群
- 关键词:嗜酸乳杆菌
- 用重叠PCR策略构建抑制NF-κB活性的IKBA基因突变体
- 2017年
- 目的:用重叠PCR方法将IKBA基因三个碱基进行点突变A94G、G95C、T106G。方法:根据重叠PCR原理设计IKBA基因两条末端引物及A94G、G95C、T106G突变引物,从HUVEC细胞克隆IKBA基因,将其作为模板进行第一次PCR,将第一次PCR产物稀释10 000~50 000倍后作为模板,扩增突变体IKBAm,并克隆到p LVX-IRES-Zs Green载体,用双酶切及DNA测序筛选阳性质粒。结果:从HUVEC细胞克隆的IKBA基因及其突变体IKBAm基因长度均为954 bp,编码317个氨基酸,与IKBA基因相比,突变体IKBAm基因3个位点发生突变94A→G,95G→C,106T→G,编码的32/36位氨基酸由Ser突变为Ala。结论:成功克隆人IKBA基因及其32/36 Ser→Ala突变体IKBAm。
- 毛亮黄文俊黄鹂李雪党喜同
- 关键词:重叠PCR点突变NF-ΚB
- 一种利用两步重叠PCR法获取人体组织中MYC基因的方法
-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两步重叠PCR法获取人体组织中MYC基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TES水浴脱蜡;(2)提取人体组织样本的DNA;(3)查找并选择7条长度相同的MYC基因序列;(4)设计16条MYC...
- 马慧万君兴周翔马虎张明贺张薇
- 重叠PCR法构建PTEN基因3位点的融合重组载体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构建包含与子宫内膜癌相关的PTEN基因3位点的重组p MD19-exon 5-exon 8载体。方法以健康人全基因组DNA为模板,设计2对有重叠区的特异性引物分别扩增PTEN基因的exon 5和exon 8片段,利用重叠PCR技术,将exon 5和exon 8片段进行连接,再将连接产物exon 5-exon 8片段插入p MD19-T质粒,构建成重组p MD19-exon 5-exon 8载体,转化入大肠埃希菌感受态细胞DH5α进行表达,利用菌液PCR和基因组测序进行鉴定。结果 exon 5-exon 8片段经凝胶电泳检测,可在1 253 bp处见一清晰的目的条带,PTEN基因融合重组质粒经菌液PCR及测序结果鉴定,均与预期结果一致。结论应用重叠PCR法将exon 5和exon 8片段进行融合,并成功构建了PTEN基因融合重组表达载体。
- 龚咏晴彭华周晶张宏全郭紫芬
- 关键词:PTEN基因重叠PCR子宫内膜癌
相关作者
- 路福平

- 作品数:1,032被引量:2,174H指数:20
- 供职机构:天津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突变体 碱性蛋白酶 大肠杆菌 基因 易错PCR
- 刘逸寒

- 作品数:245被引量:202H指数:8
- 供职机构:天津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突变体 易错PCR 磷脂酶D 基因 随机突变
- 王腾飞

- 作品数:207被引量:164H指数:8
- 供职机构:齐鲁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海藻糖 海藻糖合酶 海藻糖合成酶 10-HDA 表达基因
- 刘强

- 作品数:26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齐鲁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海藻糖合成酶 重叠PCR 诱导型 穿梭质粒 工程菌
- 王瑞明

- 作品数:481被引量:1,352H指数:19
- 供职机构:齐鲁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海藻糖 海藻糖合酶 工程菌 10-HDA 核苷酸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