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53篇“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的相关文章
-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神经外科自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389例重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出院后6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估患者的预后。比较预后良好组(GOS评分4~5分)和预后不良组(GOS评分1~3分)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重型TBI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该回归模型对重型TB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出院后6个月预后良好患者182例(46.8%),预后不良患者207例(53.2%)。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年龄较大,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较低,伴硬膜下血肿(SDH)、脑疝、脑梗死、脑膨出者比例较高,血糖较高,白蛋白较低,K^(+)、Ca^(2+)较低,CO_(2)较低,国际标准化比值(INR)、C反应蛋白(CRP)较高,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较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较高,高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者占比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45,95%CI:1.025~1.066,P<0.001)、GCS评分(OR=0.487,95%CI:0.388~0.612,P<0.001)、脑疝(OR=3.471,95%CI:1.604~7.511,P=0.002)、血糖(OR=1.109,95%CI:1.010~1.218,P=0.030)、INR(OR=8.073,95%CI:1.199~54.354,P=0.032)、高SII(OR=8.311,95%CI:4.089~16.892,P<0.001)是重型TBI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该回归模型预测重型TBI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935(95%CI:0.905~0.957,P<0.001),敏感度88.89%,特异度85.16%。结论年龄较大,GCS评分较低,伴脑疝,血糖、INR、SII较高的重型TBI患者预后不良。
- 池彬侯鹏伟陈力陈宇晖王守森魏梁锋
-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重型预后
- 颅内压相关参数预测重型创伤性脑损伤预后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TBI)患者常存在颅内血肿、脑积水等和全身并发症如多器官功能障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目前,颅内压被认为是sTBI临床管理中最重要的目标导向参数,可实时监测颅内疾病进展,从而最大限度降低继发性脑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单纯颅内压监测存在一定局限性,如颅内压数据信息不完整及数据信息滞后等。临床上往往还需采用除颅内压以外的其他相关参数辅助进行全面监测,包括血管压力反应指数(PRx)、平均颅内压波幅(MWA)、颅内压波幅与颅内压的相关系数(RAP),颅内压波幅与动脉血压波幅的相关系数(IAAC)等,通过精确反映脑顺应性及脑血管自动调节能力等进一步在临床中辅助指导sTBI治疗策略与评估患者预后。但目前临床尚缺乏对颅内压相关参数的全面认识。为此,笔者就颅内压相关参数在预测sTBI预后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临床应用与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 夏晶韩冰莎王炬冯光
- 关键词:颅脑损伤颅内压脑血管循环顺应性
- 控制减压术治疗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手术操作的相关问题
- 2024年
-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TBI)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其救治是神经外科的难点、热点问题。控制减压术是救治sTBI合并颅高压的重要技术,可减轻神经组织和颅内血管的缺血再灌注损害,显著降低去骨瓣减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然而,临床上对控制减压术的理解不同、手术操作流程欠规范,导致控制减压术的效果受到较大影响。为此,笔者就控制减压术的概念、适应证和手术中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旨在规范临床操作,进一步提高控制减压术治疗sTBI的疗效。
- 杨理坤陈涛王玉海
- 关键词:脑损伤颅内压
-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研究
- 2024年
- 探究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本院于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90例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出现静脉血栓栓塞情况分为无血栓组(30例,无血栓发生)与血栓组(60例,有血栓发生),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并将有差异性代入Logistic回归方程中,以分析影响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气管插管、手术、输血、使用呼吸机、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时间、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术前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凝血酶时间均与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出现静脉血栓栓塞有关(P <0.05),性别、是否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手术时间、术前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水平和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出现静脉血栓栓塞不相关(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气管插管、输血、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时间≥7d、术中输血量≥750mL、住院时间≥14d、术前纤维蛋白原水平异常与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出现静脉血栓栓塞具有明显相关性(P <0.05)。结论 气管插管、输血、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时间≥7d、术中输血量≥750mL、住院时间≥14d、术前纤维蛋白原水平异常均会影响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
- 雷涵颖
- 关键词:重型创伤性脑损伤静脉血栓栓塞
- 亚低温治疗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评价亚低温治疗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TBI)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数据库,选择sTBI患者亚低温治疗与常温治疗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2月。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指标包括文献检索结果、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及质量;治疗后6、12个月预后不良发生率、病死率;治疗期间的肺部感染、心律失常、血小板减少、颅内感染、肾功能不全、消化道溃疡/出血、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2640例患者,其中亚低温组1381例,常温组1259例。亚低温组治疗后6、12个月预后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常温组(RR=0.81,95%CI 0.69,0.95,P<0.01;RR=0.65,95%CI 0.51,0.84,P<0.01)。亚低温组治疗后6、12个月病死率与常温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R=0.81,95%CI 0.61,1.08,P>0.05;RR=0.69,95%CI 0.47,1.03,P>0.05)。与常温组比较,亚低温组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8,95%CI 1.04,1.34,P<0.01);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35,95%CI 0.73,2.49,P>0.05);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78,95%CI 1.34,2.37,P<0.01);颅内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32,95%CI 0.54,3.23,P>0.05);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22,95%CI 0.71,2.09,P>0.05);消化道溃疡/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8,95%CI 0.73,1.31,P>0.05);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39,95%CI 1.00,1.94,P>0.05)。漏斗图图形近似对称,散点集中在漏斗图上部的狭窄区域,提示无发表偏倚。结论与常温治疗sTBI比较,亚低温治疗不能降低治疗后6、12个月的病死率,但可降低治疗后6、12个月的预后不良发生率;亚低温治疗对心律失常、颅内感染、肾功能不全、消化道溃疡/出血、电解质紊乱的发生�
- 刘艳辉陈鑫刘劲芳周良唐西杨刘子源
- 关键词:脑损伤创伤性META分析
-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营养支持中可视化置入鼻肠管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可视化置入鼻肠管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至12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ICU收治的实施床旁鼻肠管置入术的96例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可视化置管组(试验组)和超声引导置管组(对照组),每组各48例。比较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单次置管操作时间、置管完成时间、目标喂养量达标时间及干预前后急性胃肠损伤超声评分(AGIUS评分)、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分差值。结果:试验组单次置管操作时间(6.50±1.66)min、置管完成时间(0.90±0.59)h、目标喂养量达标时间(4.23±0.68)h,比对照组单次置管操作时间(44.77±4.63)min、置管完成时间(3.98±1.02)h、目标喂养量达标时间(4.71±0.73)h短,AGIUS评分降低程度(-0.79±0.91)分、NRS 2002评分降低程度(-3.15±1.00)分均大于对照组AGIUS评分降低程度(-0.40±0.81)分、NRS 2002评分降低程度(-2.44±1.68)分(P<0.05)。结论: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可视化置入鼻肠管有助于缩短单次置管操作时间,尽快达到患者目标喂养量。
- 李丽青董子倍李航博管亚新代宣宣张晗陆丹阳王明蕾张亚琴
- 关键词:重型创伤性脑损伤鼻肠管可视化
- 成人中-重型创伤性脑损伤住院患者预防性抗癫痫治疗指南解读
- 2024年
- 目前创伤性脑损伤(TBI)住院患者的预防性抗癫痫治疗存在较大差异,包括抗癫痫药物(ASMs)的使用、药物选择和疗程,尚无针对中-重型TBI住院患者预防性抗癫痫治疗的指南。2024年2月,美国神经重症学会(NCS)在《神经重症杂志》(Neurocrit Care)发表了《美国神经重症学会临床实践指南:成人中-重型创伤性脑损伤住院患者预防性抗癫痫治疗指南》(以下简称为2024版指南)。2024版指南着眼于三个临床问题,通过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基于GRADE方法给出了相应推荐意见:①对于中-重型TBI住院患者,可以使用预防性ASMs(首次住院期间)或不使用ASMs;②中-重型TBI住院患者如果使用预防性ASMs时,左乙拉西坦应优先于苯妥英/磷苯妥英使用;③中-重型TBI住院患者如果使用预防性ASMs时,建议短疗程(≤7 d)使用,而非长疗程(>7 d)。本文对该指南进行解读,以供参考。
- 吕文漪侯梦雪张琳琳周建新
-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癫痫预防性抗癫痫药物短疗程脑电图监测
- 高压氧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采用右正中神经电刺激(RMNS)与高压氧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8年1月年到2023年1月符合入组标准的颅脑损伤昏迷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4...
- 陈冬艳
- 关键词: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昏迷高压氧
-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预后评估中凝血功能与血栓弹力图参数的相关性
- 2024年
- 目的:分析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TBI)患者预后评估中凝血功能与血栓弹力图(TEG)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回顾性研究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106例STBI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中心10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给予凝血功能检测、TEG检查,比较两组凝血功能指标、TEG检查结果。根据凝血综合指数(CCI)将观察组分为高凝组(n=62)、正常组(n=30)、低凝组(n=14),比较三组凝血功能指标、TEG检查结果。根据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将观察组分为轻度组(n=21)、中度组(n=59)、重度组(n=26),比较三组凝血功能指标、TEG检查结果。Spearman相关性分析凝血功能指标与TEG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妇(FDP)、凝血酶原时间(PT)、血块形成速率(α角)、最大血块强度(Ma)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凝血速率(K)、凝血反应时间(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PT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凝组血清D-D、FDP、PT、α角、Ma均高于正常组、低凝组,高凝组K、R均低于正常组、低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凝组APTT与正常组、低凝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血清D-D、FDP、PT、α角、Ma均高于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K、R均低于轻度组、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APTT与轻度组、中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FDP、PT与α角、Ma均呈正相关性,D-D、FDP、PT与K、R均呈负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与α角、Ma、K、R均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BI患者TEG参数与凝血功能存在一定相关性,但TEG可更加准确、快速的反映患者凝血功能,临床参考价值较高。
- 张健于娟许巧云彭小龙
- 关键词:重型创伤性脑损伤凝血功能血栓弹力图
-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重度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测效能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TBI)患者术后发生重度肺部感染(SPI)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评估其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163例sTB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1例,女62例;年龄20~80岁[53.0(46.0,59.0)岁]。手术方式包括去骨瓣减压术、硬膜下血肿清除术、硬膜外血肿清除术、脑内血肿清除术。按照患者术后是否发生SPI分为SPI组(62例)和非SPI组(101例)。收集两组性别、年龄、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血糖升高、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血红蛋白含量、贫血、白蛋白含量、低蛋白血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间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d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预后营养指数(PNI)和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以上血液学检查均在患者术前未经抗炎治疗时抽取静脉血完成。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筛选sTBI患者术后发生SPI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指标单独或联合对sTBI患者术后发生SPI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术前GCS、白蛋白含量、淋巴细胞计数、NLR、PNI及血清LDH水平与sTBI患者术后发生SPI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而两组性别、年龄、血糖升高、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血红蛋白含量、贫血、低蛋白血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dNLR和PLR与sTBI患者术后发生SPI不相关(P>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低淋巴细胞计数(95%CI-0.337,-0.013,P<0.05)、高NLR(95%CI-0.023,-0.005,P<0.01)、低PNI(95%CI 0.007,0.026,P<0.01)和高血清LDH水平(95%CI-0.002,-0.001,P<0.01)是sTBI患者术后发生SP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低淋巴细胞计
- 熊雨轩才智廖晋张复驰赵恺牛洪泉舒凯雷霆
- 关键词:脑损伤乳酸脱氢酶类
相关作者
- 杜彦李

- 作品数:23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
- 研究主题:预后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 颅内动脉瘤 高场强磁共振 高血压脑出血
- 李雨

- 作品数:12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
- 研究主题:高场强磁共振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 颅内动脉瘤 弥散张量成像 预后
- 张赛

- 作品数:565被引量:4,908H指数:28
- 供职机构:武警部队
- 研究主题:颅脑创伤 亚低温 重型颅脑创伤 颅脑损伤 颅脑创伤后
- 马骁

- 作品数:41被引量:85H指数:5
- 供职机构:天津市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诊治 多态性 神经管缺陷 脑梗塞
- 魏中南

- 作品数:14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市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 颅内出血 维生素K缺乏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