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63篇“ 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文章
- 老年难治性急性重度溃疡性结肠炎
- 2024年
-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不明确,患者发病特点及治疗效果存在异质性。现报道1例老年初发难治性急性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多学科协作诊疗经过,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 卢璐朱凌宇叶国繁孙博云赵秋枫周梦云郁丘婷陈春球林江孙晓敏
- 关键词:老年急性重度结肠炎溃疡性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溃疡性结肠炎验案1则
- 2024年
-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可累及直肠和结肠的终身性炎症性疾病,常反复发作,并可导致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生物制剂的出现虽扩展了临床医生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选择,但仍有很多患者对其应答不佳,在临床诱导应用时缓解率远未达最佳水平,中医药精准个体化的治疗在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上有很大优势,本文主要介绍运用中药联合维多珠单抗治疗效果显著的慢性重度溃疡性结肠炎验案1则。
- 宋静微施丽婕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验案
- 一例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合并肠外表现患者的药学监护
- 2024年
- 目的对1例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合并坏疽性脓皮病、膝关节肿痛、踝关节肿痛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分析,临床药师协助医生制定药物治疗与监护计划,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方法结合患者的疾病史,根据药物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与医生沟通药物的选择、用药剂量及药物使用原则,对患者治疗方案由英夫利西单抗转换为托法替布治疗的风险与获益进行评估,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结果临床药师从药学角度出发,参与临床治疗,优化药物治疗方案,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依从性,保障了用药安全。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制定药学治疗方案和药学监护,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用药服务,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提升患者就医幸福感。
- 白凤丁瑞峰刘欣董志强
- 关键词:英夫利西单抗溃疡性结肠炎坏疽性脓皮病膝关节肿痛踝关节肿痛
- 沙利度胺联合强的松治疗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强的松治疗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重度U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参照组予以强的松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予以沙利度胺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炎性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参照组的58.33%(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清IL-2、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参照组,IL-4、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5.00%)与参照组(13.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强的松治疗重度UC的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炎性反应,安全性高。
- 董戴源张兰芳郭晓鹤
- 关键词: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沙利度胺炎性因子
- 预测急性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发生发展的相关风险因子研究进展
- 2024年
-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类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的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主要累及结直肠,但有近端进展甚至累及全结肠的趋势。15%~20%的UC患者在其疾病进程中因急性重度溃疡性结肠炎(acute severe ulcerative colitis, ASUC)住院治疗,治疗困难,往往需要运用生物制剂、全结肠切除术等,严重增加了不良预后。故而临床上对于预测ASUC的发生发展有潜在的客观需求。本文对能够预测ASUC发生及发展的相关风险因子进行综述。
- 陈洁张红杰焦春花张悦任天棋徐晨静许莹蒋文瑜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疾病严重程度疾病进展
- 氨基水杨酸联合泼尼松治疗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无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探讨氨基水杨酸联合泼尼松治疗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C)无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88例重度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氨基水杨酸联合泼尼松治疗,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病变部位、是否补充维生素D、临床疗效以及白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等资料,并根据治疗是否有效(含完全缓解、显效、有效)将其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氨基水杨酸联合泼尼松治疗重度UC无效的影响因素。结果氨基水杨酸联合泼尼松治疗5 d后,288例重度UC患者完全缓解58例、显效95例、有效43例、无效92例,根据治疗是否有效将其分为有效组196例(68.06%)与无效组92例(31.9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无效组病变部位为右半结肠、未补充维生素D的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有效组(χ^(2)=10.191、13.034,P=0.006、P<0.001),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有效组(t=30.264,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变部位为右半结肠、未补充维生素D及白蛋白水平低是氨基水杨酸联合泼尼松治疗重度UC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95%CI为1.367~3.798、1.521~4.236、0.674~0.824,P=0.002、P<0.001、P<0.001)。结论氨基水杨酸联合泼尼松治疗重度UC无效与病变部位为右半结肠、未补充维生素D及白蛋白水平低密切相关,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时进行针对性干预,以提高其治疗效果。
- 于贞贞张华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氨基水杨酸泼尼松病变部位白蛋白
- 生物制剂维持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网状meta分析
- 2024年
- 目的 比较不同生物制剂维持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中的RCTs,检索时间自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7月,收集不同生物制剂治疗中重度UC患者的相关研究。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质量评价、提取数据资料后,采用RevMan 5.3和Stata16.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1374篇文献,最终纳入17篇,涉及18项RCTs,5939例中重度UC患者,包括安慰剂、英夫利西单抗静脉注射、阿达木单抗皮下注射、维多珠单抗静脉注射、维多珠单抗皮下注射、戈利木单抗皮下注射、乌司奴单抗皮下注射每8周1次、乌司奴单抗皮下注射每12周1次、依妥珠单抗皮下注射、米吉珠单抗皮下注射10种干预措施,7种药品。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每项有效性指标中,不同用药方案有不同的表现,综合内镜下黏膜愈合和总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发现维多珠单抗皮下注射既能保证较好的黏膜愈合疗效,又是不良事件发生率最低的干预措施,而维多珠单抗静脉注射和米吉珠单抗皮下注射次之。结论治疗UC的生物制剂主要有3种作用通路,其中整合素拮抗剂维多珠单抗的疗效和安全性表现较好,且有皮下注射和静脉注射两种剂型供临床选择,白细胞介素抑制剂米吉珠单抗可以作为次选。
- 蔡钙强梁耀文李健荣温咏平陈萍娟
- 关键词:生物制剂溃疡性结肠炎黏膜愈合META分析
- 维得利珠单抗与英夫利昔单抗在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真实世界研究
- 2024年
- 目的通过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比较维得利珠(vedolizumab,VDZ)和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IFX)在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西南地区三家医院就诊的中重度UC患者,所有患者均为生物制剂初始治疗且接受IFX或VDZ治疗至少1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14周及52周无激素缓解率、临床缓解率、内镜缓解率,并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分别以治疗14周和52周能否达到黏膜愈合为因变量,首先通过单因素分析探索影响14周和52周黏膜愈合的危险因素,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明确影响14周和52周实现黏膜愈合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51例中重度UC患者,在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后,每组各纳入57例患者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14周及52周无激素缓解率、临床缓解率无明显差异(P>0.05);14周内镜缓解率,VDZ组40.4%(23/57)明显高于IFX组22.8%(13/57)(P=0.044),而52周内镜缓解率则无明显差异[64.5%(20/31)vs 59.5%(22/37),P=0.66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变范围为左半结肠炎(E2)[vs全结肠炎(E3)](OR:0.46,95%CI:0.21~0.98,P=0.045)是影响14周实现黏膜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程≥36个月(OR:0.25,95%CI:0.09~0.66,P=0.005)是影响52周实现黏膜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1.8%vs 7.0%,P=0.360)。结论VDZ和IFX具有相似的疗效和安全性,均可作为中重度UC患者的一线选择。
- 孟锐萍黄宝宝刘恩林辉刘诚魏皓祺苏加庆周建云谢霞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英夫利昔单抗
- 中医分期疗法联合维得利珠单抗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及对发病机制的调控作用
- 2024年
- 目的:观察中医分期疗法联合维得利珠单抗(Ved)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对发病机制的调控作用。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基于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将患者病程分为发作期、恢复期和稳定期,结合各期特征予相应中医治疗,同时联合Ved;对照组仅予Ved治疗。评价治疗前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Mayo积分、粪便钙卫蛋白(FC)、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蛋白C系统(PC)变化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上述积分及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P<0.05);治疗后2组在肛门灼热感、舌脉、Mayo积分及内镜疗效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中医证候主症积分、FC、SOD、PC表达、中医证候疗效、临床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Ved,中医分期疗法联合Ved治疗中重度UC的临床疗效更为理想,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肠道炎症水平、调节氧化反应和凝血异常有关。
- 郑薇薇于俊晓刘仁昌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证候积分炎症水平
- 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合并多种机会性感染——诊疗抉择
- 2023年
- 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临床急症,处理不当会危及生命。合并机会性感染时,如何权衡原发病治疗与机会性感染治疗是一道临床难题。本文报道1例妊娠期加重的急性重度UC,同时合并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感染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经多学科讨论,使用英夫利西单抗(Infliximab, IFX)治疗1次后好转,出院后病理提示CMV结肠炎,是否加用抗病毒治疗存在争议,又因患者无法按时诊治,后复诊时行IFX药物监测提示血药浓度低,抗抗体阴性,但症状及肠镜均好转,IFX是否优化存在矛盾,经医患共决策后予以优化,目前达到黏膜愈合。该患者起病时具备多种高危因素并合并机会性感染,经积极治疗后避免了外科手术,预后良好。希望通过本例患者的诊治给临床医师提供借鉴。
- 贾燕张丽敏李世荣魏青林朱少康王海红王鲁平金鹏
- 关键词: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巨细胞病毒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相关作者
- 钱家鸣

- 作品数:746被引量:6,497H指数:33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胰腺癌 急性胰腺炎
- 曹海龙

- 作品数:135被引量:359H指数:9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研究主题:肠道菌群 结直肠癌 脱氧胆酸 腺瘤癌变 APC
- 李爱华

- 作品数:3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玉田县医院
- 研究主题:硫唑嘌呤 重度溃疡性结肠炎 英夫利西单抗 白细胞介素-23 Α1-抗胰蛋白酶
- 毛靖伟

- 作品数:27被引量:98H指数:6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重度溃疡性结肠炎 MMP-1 TIMP-1
- 李骥

- 作品数:125被引量:477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炎症性肠病 并发 内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