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04 篇“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的相关文章
重组 组织 型 纤溶酶原 激活剂 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效果研究2024年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应用重组 组织 型 纤溶酶原 激活剂 (rt-PA)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AMI患者,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接受rt-PA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肌钙蛋白I(hs-cTnI)、肌红蛋白(Mb)、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前,两组CK-MB、hs-cTnI、Mb、NT-proBNP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K-MB(43.41±10.39)U/L、hs-cTnI(9.85±2.26)ng/ml、Mb(158.43±18.19)μg/L、NT-proBNP(903.89±122.15)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54.58±9.58)U/L、(15.43±2.67)ng/ml、(245.68±23.85)μg/L、(1215.46±233.89)pg/ml(P<0.05)。治疗前,两组LVEF、LVESD、LVEDD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74.78±4.35)%大于对照组的(65.72±2.87)%,LVESD(31.37±1.89)mm、LVEDD(49.32±1.79)mm小于对照组的(36.74±2.27)、(55.25±2.26)mm(P<0.05)。两组死亡率、生存率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AMI患者,临床治疗时采用rt-PA,可明显提升临床效果,改善心肌酶学、心功能相关指标,且对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控制也有较突出作用。 黄坤 陈映雪关键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 心功能 重组 组织 型 纤溶酶原 激活剂 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远期预后及影响因素2024年 目的分析重组 组织 型 纤溶酶原 激活剂 (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远期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北京市平谷区医院神经内科2019—2020年收治的ACI患者(均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并根据患者随访2年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是否再发脑梗死、是否合并出血转化分成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I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290例ACI患者持续2年随访后脱落30例,最终完成随访260例ACI患者中预后良好者205例,预后不良者55例(发生率为21.1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OR=1.562,95%CI:1.102~2.415)、TOAST分型 为LAA(OR=1.079,95%CI:1.009~1.153)、NIHSS评分(OR=2.145,95%CI:1.652~2.584)、缺乏抗血小板治疗或抗凝治疗的持续性(OR=1.895,95%CI:1.336~2.475)均是ACI患者rt-PA静脉溶栓远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CI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2年的预后不良情况仍较为严重,针对年龄较大、LAA型 、NIHSS评分过高,且缺乏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持续性患者,需结合实际情况,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赵青梅 郑娟 石庆丽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影响因素 远期预后 重组 组织 型 纤溶酶原 激活剂 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2024年 目的:探究重组 组织 型 纤溶酶原 激活剂 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4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尿激酶治疗,观察组接受重组 组织 型 纤溶酶原 激活剂 治疗,比较两组心率(HR)、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清N末端B型 利钠肽前体(NT-pro BNP)、血管内皮[血清一氧化氮(NO)、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ET-1)]、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径(LVSE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氧化应激[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R、SBP、DBP、NT-pro BNP、v WF、ET-1、LVEDD、LVSED、IL-6、hs-CRP、TNF-α、MDA水平低于对照组,NO、LVEF、SOD、GPX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重组 组织 型 纤溶酶原 激活剂 治疗的效果良好,可降低心率、血压、血清N末端B型 利钠肽前体水平,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心功能、氧化应激状态,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张书翔 吕海科 殷荣磊 刘成群关键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炎症因子 重组 组织 型 纤溶酶原 激活剂 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研究2024年 目的 探究重组 组织 型 纤溶酶原 激活剂 (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江苏省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实施rt-PA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Baethel指数、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24 h和治疗14 d,研究组的Bae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rt-PA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昏迷指数,快速帮助患者溶解血栓,提高治疗的效果,使得患者脑血流快速恢复,减少脑水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王伟松关键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急性脑梗死 卒中单元联合重组 组织 型 纤溶酶原 激活剂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 2024年 探析于急性脑梗塞治疗上选择卒中单元管理+重组 组织 型 纤溶酶原 激活剂 (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纳入的5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双色球平均法平分两组,各25例。均予以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开展基础护理,观察组实行卒中单元管理。对其应用疗效予以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的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及血尿酸水平降低,而BI评分和生活质量高(P<0.05)。结论 于急性脑梗塞治疗上开展卒中单元管理+rt-PA静脉溶栓治疗更具确切疗效,在提升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同时,增强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血尿酸指标,提升生存质量,凸显其价值,具有推广意义。 高桂玉关键词:急性脑梗塞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静脉溶栓 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重组 组织 型 纤溶酶原 激活剂 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重组 组织 型 纤溶酶原 激活剂 (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选取作者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7例ACI患者作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rt-PA静脉溶栓组(以下简称对照组,n=49)和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rt-PA静脉溶栓组(以下简称观察组,n=58)。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血清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血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以及脑血流灌注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55%比81.63%;χ^(2)=5.179,P=0.023);观察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α(IL-1α)、IL-1β、IL-6、C反应蛋白(CRP)、Lp-PLA2、内皮素-1(E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T-SOD、Mn-SOD、一氧化氮水平及脑血容量(CBV)和脑血流量(CB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rt-PA治疗能够有效改善ACI患者神经功能、炎症状态及Lp-PLA2、T-SOD、Mn-SOD水平,增强脑组织 血流灌注及血管内皮功能,整体提高临床疗效。 师媛 王柳毅 惠辉 屈文英 师宁 王乐关键词:脑梗死 卒中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炎症因子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重组 组织 型 纤溶酶原 激活剂 动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的临床疗效分析2024年 目的分析老年后循环穿支动脉型 脑梗死患者在接受重组 组织 型 纤溶酶原 激活剂 (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s,rt-PA)动脉溶栓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依达拉奉右莰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于武威市凉州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溶栓组和联合组,每组各34例,溶栓组使用rt-PA动脉溶栓治疗,联合组在溶栓组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情况、氧化应激反应、炎性反应、日常生活功能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4 d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基质金属蛋白酶9、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β、丙二醛、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治疗14 d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基质金属蛋白酶9、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β、丙二醛、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NIHSS评分均低于溶栓组(P<0.05,P<0.01);联合组治疗90 d后NIHSS评分低于溶栓组[(6.15±0.92)分vs(7.48±0.83)分,P<0.01]。2组治疗14 d后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治疗14 d后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高于溶栓组(P<0.01)。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后循环穿支动脉型 脑梗死患者在接受rt-PA动脉溶栓治疗的同时联合使用依达拉奉右莰醇的临床疗效较好,可以降低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改善患者的脑组织 损伤情况及神经功能状况,同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好。 魏列君 赵丽丽 李晓关键词:血栓溶解疗法 纤溶酶原激活剂 依达拉奉 急诊重组 组织 型 纤溶酶原 激活剂 动脉溶栓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观察急诊重组 组织 型 纤溶酶原 激活剂 (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动脉溶栓联合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禹城市中医院收治的90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行rt-PA动脉溶栓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行rt-PA动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氧化应激指标、神经功能指标、血管内皮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NS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VEGF、NO水平高于对照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动脉溶栓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ACI患者能减轻氧化应激反应,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神经功能与血管内皮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峰关键词:急诊 丹红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不同剂 量重组 组织 型 纤溶酶原 激活剂 联合双抗治疗轻型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 2024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 量重组 组织 型 纤溶酶原 激活剂 (rt-PA)联合双抗治疗轻型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疗效。方法:选取92例轻型 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n=34)、B组(n=31)和C组(n=27)。A组患者采用双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B组和C组在A组的基础上分别联合标准剂 量rt-PA(0.9 mg/kg)、低剂 量rt-PA(0.6 mg/kg)治疗,各组患者疗程均为30 d。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 时间(PT)、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 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HSV)、全血低切黏度(LSV)及血浆黏度(PSV)]、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丙二醛(MDA)水平]、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4 h、7 d、30 d,B组、C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A组(P<0.05)。治疗后,B组、C组患者PT、APTT、TT、SOD、CAT水平均高于A组(P<0.05);LSV、PV、FIB、MDA、TNF-α、IL-6、hs-CRP水平均低于A组(P<0.05);治疗后,B、C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A组及C组(P<0.05)。结论:rt-PA联合双抗治疗有利于促进AIS患者神经功能及凝血功能恢复,降低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水平,低剂 量rt-PA疗效与标准剂 量相近,且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刘晓文 高永超 刘昌佳 武新雨关键词:静脉溶栓 氯吡格雷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探讨重组 组织 型 纤溶酶原 激活剂 早期静脉溶栓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 2024年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采用重组 组织 型 纤溶酶原 激活剂 早期静脉溶栓联合疏血通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进行研究,参照组接受重组 组织 型 纤溶酶原 激活剂 进行早期静脉溶栓,研究组联合疏血通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各项指标较参照组更好,(P<0.05)。结论 将重组 组织 型 纤溶酶原 激活剂 联合疏血通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调节其血液循环,迅速缓解大脑缺血状态,有效控制病情,挽救生命。相比传统溶栓术,这种方法具有更显著的临床效果,有效抑制神经系统损伤,提升患者预后,能够更好地拯救患者的生命。特别是可以控制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促进其脑组织 功能恢复,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姜晋华 陈曦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早期静脉溶栓 疏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