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4篇“ 野生二粒小麦“的相关文章
野生二粒小麦和普通小麦及其渐渗系全麦与脱麸面粉蛋白分析
2024年
为了解野生二粒小麦籽粒蛋白特性对普通小麦全麦面粉和脱麸面粉的改良价值,以高产弱筋小麦品种川农16(CN16)为母本,分别与籽粒蛋白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的四倍体野生二粒小麦D1和D97进行远缘杂交,按高产性状定向选择并连续自交获得稳定高世代渐渗系共61份,本研究对61份渐渗系、7份野生二粒小麦和6份普通小麦进行了全麦和脱麸面粉粗蛋白质含量及其各蛋白组分含量分析、比较。结果显示,野生二粒小麦的籽粒粗蛋白(GPC)及其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含量均较普通小麦具有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各蛋白组分含量均显著高于普通小麦。61份渐渗系中,分别有54.10%和52.46%的材料全麦面粉和脱麸面粉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母本CN16,全麦和脱麸面粉蛋白质含量最高达17.77%和17.62%,较CN16分别提高了5.05和5.33个百分点;全麦和脱麸面粉的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分别有18.03%和32.79%、50.82%和62.30%、67.21%和77.05%、37.70%和81.97%的株系高于母本CN16。全麦和脱麸面粉的粗蛋白含量与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间、贮藏蛋白的各组分间、可溶性与不可溶性谷蛋白含量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因此,通过远缘杂交能有效地将野生二粒小麦高蛋白含量特性转移到普通小麦中,并能提高普通小麦的所有贮藏蛋白组分含量,对丰富小麦蛋白含量的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贺靖舒钟晓英龚方仪李韵芳齐天罡黄辉跃张梅琳黄林伍碧华
关键词:野生二粒小麦普通小麦渐渗系
一种扩增野生二粒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DR739紧密连锁分子标记的引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扩增野生二粒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DR739紧密连锁分子标记的引物,该分子标记引物包括上游引物HENU686‑F和下游引物HENU686‑R;所述上游引物HENU686‑F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刘成靳玉丽许红星马朋涛徐文竞程敦公刘爱峰
小麦野生二粒小麦、大麦CBF基因家族比较分析
2023年
CBF(C⁃repeat⁃binding factor)是植物响应低温胁迫的主要转录因子。对小麦野生二粒小麦、大麦CBF基因家族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和比较分析,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CBF基因的结构、系统发育、染色体定位、顺式作用元件以及共线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利用转录数据分析了该基因在不同胁迫条件下以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经鉴定,小麦野生二粒小麦、大麦CBF基因分别有75、31、19个。CBF基因具有很强的保守性,编码蛋白为亲水蛋白,绝大多数具有单一外显子结构,在第5染色体上集中分布;CBF基因家族存在片段串联重复和染色体倍加现象;不同CBF基因具有不同顺式作用元件。在不同胁迫条件下CBF基因表达水平不同,不同组织中的CBF基因表达水平也不同。由此推测CBF基因结构和功能出现分化可能是植物对不同环境的自适应结果,片段串联重复和染色体倍加是CBF基因家族扩张的驱动力。
王雨烟王颜波
关键词:小麦野生二粒小麦大麦生物信息学分析
关于利用野生二粒小麦优良性状的研究进展
2023年
野生二粒小麦是普通小麦的优异改良种质资源,具有诸多优良性状,比如籽粒大、高蛋白含量、抗病性等,科学研究者利用各种方式来挖掘野生二粒小麦所蕴含的优良基因和性状,并通过与普通小麦杂交来研究其优良性状遗传到后代的情况以及对普通小麦品质的改良作用,以期有效利用野生二粒小麦的有益性状。充分发掘野生二粒小麦的优良性状并将其有益性状稳定传递给普通小麦从而培育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是现代小麦品种育种的关键。
向兰赵娟刘博张城铭
关键词:野生二粒小麦普通小麦抗病性抗逆性农艺性状
野生二粒小麦YABBY转录因子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YABBY基因是植物所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器官形成、生长发育、信号转导以及胁迫响应等生物学过程发挥着重要调控作用。野生二粒小麦(Triticum dicoccoides)作为普通小麦的四倍体祖先种,一直是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种质和基因库,但目前有关野生二粒小麦的YABBY基因还未见报道。为了挖掘野生二粒小麦的YABBY基因,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野生二粒小麦YABBY转录因子家族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和分析,结果在野生二粒小麦基因组中共鉴定到了12个YABBY基因,归属于6个同源基因对且位于5个同源染色体组上。系统进化分析将它们分成YAB1/3、YAB5和CRC 3个亚家族,而且同一亚家族成员间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基于RNA-seq数据的表达特性分析发现,YABBY在野生二粒小麦不同组织中具有特异性表达;同时,还鉴定发现了3个YAB5亚族成员在盐胁迫下发生了差异表达,进一步的qPCR分析验证了它们的表达特性,表明它们可能是盐胁迫响应相关的YABBY转录因子。
高英杨光张瑞浦潘文秋聂小军
关键词:转录因子野生二粒小麦
野生二粒小麦RNA编辑图谱的构建及其调控作用初探
RDD(RNA/DNAdifference),也叫RNA编辑,是指遗传信息从DNA转录形成RNA过程中所发生的的碱基的转换、插入或者缺失,是生物体普遍存在的一种保守的转录后调控机制,目前已在人、小鼠、酵母等多种生物中开展...
李孟琪
关键词:野生二粒小麦RNA编辑盐胁迫
野生二粒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遗传定位及种质创新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作为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为人类提供了约20%的能量。小麦白粉病由禾本科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Bgt)引起的一种全球范围内广...
张倩倩
关键词:野生二粒小麦品种选育抗白粉病基因分子标记
野生二粒小麦主要农艺特性融入普通小麦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023年
野生二粒小麦(Triticum turgidum ssp.dicoccoides)是普通小麦的四倍体祖先种,具有广泛的基因型变异,是改良普通小麦的重要种质资源。本研究对不同年份和地点四个环境下的161份野生二粒小麦渗入系材料的株高、分蘖数、小穗数、抽穗期、开花期和千粒重进行表型鉴定,并利用覆盖全基因组的13,116个DArT标记对各农艺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以期发掘性状显著关联标记及相关候选基因。本研究共检测到147个与6个农艺性状相关的稳定标记。其中,一些关联标记与抽穗期和开花期同时相关,并且在2B染色体上聚集成簇。在野生二粒小麦渗入系群体中共推定了21个与农艺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其中位于7A染色体与千粒重显著相关的候选基因与细胞周期蛋白有关。这些标记和候选基因可为克隆优异农艺性状相关基因提供重要信息,从而为野生二粒小麦在普通小麦背景中的遗传改良综合利用提供依据与指导。
刘佳龚方仪刘亚西颜泽洪钟晓英陈厚霖黄林伍碧华
关键词:野生二粒小麦普通小麦农艺性状远缘杂交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野生二粒小麦PYL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其在逆境胁迫下的表达特性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脱落酸(ABA)是一类重要的植物内源激素,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基因作为ABA的受体,在ABA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深入发掘野生二粒小麦PYL基因,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对野生二粒小麦的PYL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结果在野生二粒小麦基因组中共鉴定到24个PYL基因(TdPYLs),分布在1A、1B、2A、2B、3A、3B、4A、4B、7A和7B染色体上,且所有成员均含有PYR-PYL-RCAR-like功能域;系统进化分析发现,24个TdPYL基因可分为3个亚家族,同一亚家族成员间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和保守结构域;对这些PYL基因的启动子顺式元件进行预测,发现它们含有大量与逆境胁迫、光调节和ABA响应相关的元件;基于RNA-seq数据的表达特性分析发现,它们在不同组织中以及逆境胁迫下表达差异明显,并鉴定到多个与组织特异性以及胁迫响应相关的PYL基因;进一步对PYL基因的单倍型组成进行分析,发现在野生二粒小麦、栽培二粒小麦和硬粒小麦中PYL基因的遗传变异和单倍型组成具有明显的差异,发生了显著的遗传分化。本研究为深入揭示野生二粒小麦PYL基因的调控功能及其进化机制研究提供了有益信息。
王振宇杨光赛娜潘文秋宋卫宁聂小军
关键词:野生二粒小麦脱落酸基因表达模式
利用野生二粒小麦选育春小麦新品种龙春3号和龙春4号被引量:1
2022年
为促进优质、高产、多抗小麦品种的培育,本文详细介绍了龙春3号和龙春4号的品种来源、选育过程、植物学特性、农艺表现及基因型分析,并简述了其配套栽培技术。小麦品种龙春3号和龙春4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利用野生二粒小麦与当地普通小麦材料远缘杂交育成的,具有高产、优质和抗旱性突出等特点,拓宽了我国北方雨养农业地区小麦品种改良的遗传基础。2015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分别定名为龙春3号(审定编号:黑审麦2015001)和龙春4号(审定编号:黑审麦2015005)。
赵远玲李铁李冬梅孙铭隆高凤梅迟永芹孙毅民孙连发
关键词:野生二粒小麦抗旱

相关作者

程剑平
作品数:113被引量:288H指数:9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野生二粒小麦 籽粒 农艺性状 营养性状 小麦
严俊
作品数:74被引量:179H指数:8
供职机构:成都大学
研究主题:野生二粒小麦 籽粒 农艺性状 多组分 直根系
吉万全
作品数:257被引量:1,303H指数:20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小麦 普通小麦 白粉病 SSR标记 野生二粒小麦
孙其信
作品数:390被引量:3,085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小麦 分子标记 编码基因 普通小麦 杂种优势
刘志勇
作品数:109被引量:721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小麦 抗白粉病基因 编码基因 分子标记 普通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