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针灸戒烟随机对照试验(RCT)的临床结局指标,为构建针灸戒烟临床试验的核心结局指标集提供基础。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 6个数据库,检索时限为1990年1月至2021年5月,收集数据库中收录的针灸戒烟的临床RCT,对结局指标相关资料(包括结局指标、疗程与随访情况)进行提取,将结局指标按照功能属性分类后进行频次的描述性分析,并对结局指标的组合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纳入46篇文献,其中中文24篇、英文22篇,涉及的结局指标为40种(227次),单个文献的结局指标为1~11个,平均每个研究结局指标4.93个,仅有19篇(中文7篇,英文12篇)研究明确指出试验的主要结局指标和次要结局指标。46个RCT的临床结局指标主要分为7类,分别为临床疗效评价(75次、33.0%)、症状或体征(73次、32.2%)、理化检查(46次、20.3%)、安全性事件(26次、11.5%)、中医证候(4次、1.8%)、经济学评估(2次、0.9%)、生活质量(1次、0.4%)。有6篇研究只使用了1类指标,12篇研究使用了2类指标,8篇研究使用了3类指标,14篇研究使用了4类指标,6篇研究使用了5类指标。纳入文献研究的疗程为3天~10周。纳入46篇文献的随访报告率为71.7%(33篇),随访时间≥3个月的中文文献10篇(62.5%),英文文献14篇(82.4%)。结论针灸戒烟RCT结局指标的选择较丰富,在症状体征、理化检查、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有涉及,但仍存在结局指标主次不分、指标选择与组合差异性大、缺乏中医治疗特色指标的问题。
目的:评价针灸戒烟及对戒断症状的临床疗效,探讨针灸戒烟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将500例烟草依赖受试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耳穴组、针刺+耳穴组、经皮神经电刺激组(TENS组)、尼古丁替代疗法组(NRT组),每组100例。针刺组采用针刺百会、列缺、合谷、足三里等穴,第1~2周每周5次,每天1次;第3~4周每周3次,隔日1次;第5~8周每周2次,3 d 1次。耳穴组选取神门、内分泌、皮质下、交感等穴进行耳穴贴压,每周治疗3次。针刺+耳穴组采用针刺和耳穴贴压治疗,取穴及操作同上,针刺治疗每周3次,耳穴治疗每周2次。TENS组选取SDZ-ⅡB型电子针治疗仪在列缺、足三里进行治疗,每日1次。NRT组选取尼古丁贴片贴于受试者胸、背及上臂等部位,每日1次。各组均8周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随访16周。应用尿液可替宁含量检测评价5组受试者治疗8周及随访时的点戒断率,应用受试者自我报告评价5组受试者治疗8周及随访时的持续戒断率,比较各组戒断疗效、尼古丁依赖程度量表(FTND)与吸烟强度指数量表(HSI)评分。选取20个指标作为可能的影响因素,以治疗8周及随访时基于尿液可替宁含量的72h点戒断率作为因变量,使用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出针灸戒烟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各组受试者治疗8周后点戒断率比较,NRT组>针刺+耳穴组>耳穴组>针刺组>TENS组;随访时各组点戒断率比较,针刺+耳穴组>NRT组>针刺组>TENS组>耳穴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受试者治疗8周后持续戒断率比较,耳穴组>TENS组>针刺组>针刺+耳穴组>NRT组;随访时各组持续戒断率比较,耳穴组>TENS组>针刺+耳穴组>针刺组>NRT组,耳穴组均优于其他4组(P<0.05)。除随访时针刺组FTND评分低于耳穴组(P<0.05)外,治疗8周及随访时各组FTND评分、HS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回归分析,民族、教育程度、饮酒频率、治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