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7篇“ 钡剂灌肠“的相关文章
- 一种钡剂灌肠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钡剂灌肠桶,包括顶部敞口的桶体以及设置在桶体顶端的密封盖,在桶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把手,所述桶体的底部一侧形成有一用于支撑桶体的斜面,所述桶体的底部与斜面相对的一侧上设置有连通桶体内腔的灌肠管,在桶体的...
- 江懿 刘平
- 钡剂灌肠造影X线和多层螺旋CT诊断结肠癌的影像表现及诊断效能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分析钡剂灌肠造影X线和多层螺旋CT诊断结肠癌的影像表现及诊断效能。方法43例疑似结肠癌患者均行钡剂灌肠造影X线和多层螺旋CT检查,以最终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方法诊断结肠癌的影像表现以及诊断效能。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主要表现为肠壁增厚、软组织密度结节或包块、癌性溃疡、浆膜层及附近脏器受累等。多层螺旋CT诊断结肠癌的灵敏度、准确率均显著高于钡剂灌肠造影X线(P<0.05)。结论与钡剂灌肠造影X线相比,多层螺旋CT诊断结肠癌更具优势,具有特征性表现,可作为诊断结肠癌的优先使用手段。
- 李永刚官靖怡林佳阳
- 关键词:结肠癌多层螺旋CT影像表现
- 一种恒压钡剂灌肠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恒压钡剂灌肠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端固定设置有进液口,所述箱体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外壳,所述固定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贯穿箱体内壁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固定设置...
- 夏邑芳
- 钡剂灌肠造影在先天性巨结肠诊疗及随访过程的应用发展现状被引量:5
- 2021年
- 本综述介绍了钡剂灌肠造影在先天性巨结肠诊疗及随访过程中的应用发展现状,分别从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钡剂灌肠造影的简介、规范操作、诊疗和随访过程中特征性影像表现的相关研究等方面进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提出规范操作及仔细判读相关征象的重要性,确定其在不同类型及不同年龄先天性巨结肠诊疗及术后随访的应用价值。
- 严佳虞彭芸陈亚军
-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钡剂灌肠造影随访
- 一次性硅胶子宫造影管在新生儿钡剂灌肠中的应用体会
- 2020年
- 目的:总结对新生儿采用一次性硅胶子宫造影管代替一次性肛管进行钡剂灌肠的应用体会。方法:选择12F一次性硅胶子宫造影管对新生儿进行钡剂灌肠。结果:对新生儿采用一次性硅胶子宫造影管代替一次性肛管进行钡剂灌肠的成功率明显提高。结论:采用一次性硅胶子宫造影管代替一次性肛管应用于新生儿钡剂灌肠,即提高检查的成功率,又减少了新生儿X线照射量,应用效果较好。
- 马金宁王翠
- 关键词:新生儿钡剂灌肠
- 168例钡剂灌肠的护理分析
- 2019年
- 近年来,结肠、直肠的病变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以结肠、直肠肿瘤病变显著。在西方国家,每年死于结肠、直肠肿瘤、肺癌和前列腺癌或乳腺癌的患者占所有癌症患者的50%以上,是继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二位致死性疾病,早期诊断结肠、直肠肿瘤及筛查结肠息肉等癌前病变备受关注[1]。气钡双重对比灌肠造影检查有利于结肠细小病变的检出,是诊断下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检查,是诊断结肠、直肠病变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因此在临床上一直被广泛的应用。
- 王晓辉
- 关键词:钡剂灌肠护理
- 钡剂灌肠整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X线透视下钡剂灌肠方法治疗小儿肠套叠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放射科在X线透视下钡剂灌肠治疗的80例肠套叠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80例患儿钡剂灌肠68例患儿复位成功,成功率85.0%,12例复位未成功患儿行手法复位治疗,80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未出现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X线透视下钡剂灌肠具有较安全、快速、价廉、并发症少等优点,避免了手术的痛苦,钡剂灌肠整复率高,治疗肠套叠疗效显著,是肠套叠确诊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卞胜昕
- 关键词:小儿肠套叠钡剂灌肠复位
- 一种钡剂灌肠筒的改进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8年
- X射线钡灌肠检查是一种主要用于诊断结肠病变的方法,即从肛门插入一个肛管并灌入钡剂,通过X射线检查诊断结肠肿瘤、息肉、炎症、结核以及肠梗阻等病变[1-4]。X射线检查中使用的硫酸钡为无臭、无味粉末状,密度为4.25~4.5 g/cm^3,其分解温度>1600℃,溶于热浓硫酸,几乎不溶于水、稀酸和醇。硫酸钡溶于水中呈水悬浮溶液状态,pH值特性为中性,是X射线双重造影剂,系高密度胃肠造影剂。硫酸钡的水悬浮溶液在长时间静止状态下,硫酸钡容易析出并产生沉淀。
- 冷富萍刘平李明祥
- 关键词:硫酸钡保温
- 钡剂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钡剂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方法及其应用价值,以提高肠套叠X线诊断率和整复率。方法 58例经钡剂灌肠或手术证实肠套叠患儿采用钡剂灌肠整复肠套叠,观察效果。结果 58例肠套叠患儿中位于升结肠者28例,肝曲者12例,横结肠者8例,脾结肠者9例,乙状结肠者1例。其中使用钡剂灌肠方法复位54例(93.1%),未复位4例(6.9%)。结论钡剂灌肠治疗肠套叠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疗程短、成功率高等优点,患儿痛苦少,整复率高,为肠套叠的确诊及治疗提供了有效方法。
- 李丹
- 关键词:钡剂灌肠小儿肠套叠
- 2种钡剂灌肠方式在学龄前儿童便秘诊断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便秘行钡剂灌肠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首次灌肠钡剂需灌注至回盲部使全结肠充盈显影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学龄前儿童钡剂灌肠检查资料,根据年龄,分为4组,观察结肠直肠器质性病变在各年龄组的分布。再根据首次灌肠钡剂是否灌注至回盲部分为A组、B组。A组首次灌肠钡剂灌注至回盲部,全结肠充盈显影。B组首次灌肠钡剂灌注至结肠肝曲附近,未灌注至回盲部。比较2组检查的差别。结果:结肠、直肠器质性病变7例,其中3岁组4例先天性巨结肠,4岁组1例结肠炎,5岁组和6~7岁组各1例直肠息肉。A、B组满足影像学诊断要求的概率比较和24 h随访钡剂潴留达结肠各段分布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437,P=0.118;χ2=0.251,P=0.969)。A、B组各年龄段钡剂灌注总量比较,B组均较A组少(均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便秘结肠直肠器质性病变少见,其中以较小年龄组先天性巨结肠为主。B组不影响检查结果,且减少钡剂的灌注量,缩短了检查时间,减少了电离辐射剂量。
- 孙龙伟谢娜林飞飞李志勇
- 关键词:便秘钡剂灌肠
相关作者
- 高雪梅

- 作品数:139被引量:280H指数:8
- 供职机构:德阳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X线摄影 X线 胸部 磁共振成像 X线诊断
- 王传英

- 作品数:65被引量:307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十堰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保留灌肠 肛管 双氯芬酸钠栓 中药坐浴
- 周鹏

- 作品数:145被引量:315H指数:9
- 供职机构:德阳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X线摄影 X线诊断 X线 胸部 磁共振成像
- 黄顺根

- 作品数:70被引量:129H指数:6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胰胆管合流异常 儿童 动物模型 婴幼儿 手术应激
- 陈荔川

- 作品数:61被引量:131H指数:5
- 供职机构:德阳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X线摄影 X线 DSA 胸部 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