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35篇“ 钡铁氧体“的相关文章
- 氯化胆碱-乙二醇-水媒介制备M型钡铁氧体及其相对结晶纯度研究
- 2025年
- 采用氯化胆碱-乙二醇(CC-EG)部分取代水溶剂,以相对结晶纯度(RCP)为实验指标,依据7因素12水平均匀设计方案,经化学共沉淀方法制备得到高结晶度、高纯度的M型钡铁氧体(BaFe_(12)O_(19))。通过对制备样品的XRD谱进行分峰拟合,计算各样品的RCP;经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分析,建立RCP与主要合成因素(Fe/Ba摩尔比、CC-EG含量、pH、静置时间、预烧温度、焙烧温度、焙烧时间)间的回归模型;依据回归分析结果,探究模型中各项、各因素及因素间相互作用对RCP影响的主次顺序,揭示了将CC-EG引入BaFe_(12)O_(19)合成过程以提高其RCP的可行性。最优水平组合分析及验证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以CC-EG部分取代水溶剂可提高BaFe_(12)O_(19)的结晶有序程度并降低其微观应变,因而可明显提高其RCP;XRD、SEM和VSM分析结果表明,RCP的提高明显有助于BaFe_(12)O_(19)片状颗粒径向尺寸和饱和磁化强度的提高;以氯化胆碱-乙二醇-水为媒介可制备性能优良的BaFe_(12)O_(19)。
- 于巧吉任本景孙钰琦许清馨王晓仪于爽孟锦宏
- 关键词:钡铁氧体化学共沉淀法均匀设计
- 一种螺旋碳纳米管/掺杂钡铁氧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螺旋碳纳米管/掺杂钡铁氧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螺旋碳纳米管/掺杂钡铁氧体复合材料为富含微观空腔和导电网络的蓬松网状结构,包括掺杂钡铁氧体以及螺旋多壁碳纳米管,所述掺杂钡铁氧体为由掺杂钡铁氧体颗...
- 魏世丞王博王昕阳王玉江梁义郭蕾黄威刘振卢方杰郑超
- 异量离子双位改性钡铁氧体吸波粉末和吸波涂层的制备方法及相应产品
- 本申请涉及吸波材料技术领域,提供异量离子双位改性钡铁氧体吸波粉末和吸波涂层的制备方法及相应产品,本申请异量离子双位改性钡铁氧体吸波粉末的制备方法,包括:采用醋酸盐组合物、硝酸盐组合物、柠檬酸盐、去离子水和氢氧化铵溶液制备...
- 张勇钟威吴玉程魏浩山程家乐汪嘉恒崔接武吴运飞张雪茹秦永强
- 钡铁氧体吸收剂、高频吸波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吸波涂层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钡铁氧体吸收剂、高频吸波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吸波涂层,其中,钡铁氧体吸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预设质量比的BaO、NiO、Co<Sub>2</Sub>O<Sub>3</Sub>、ZnO和Fe<Sub>...
- 谭春林刘果
- 钆、镁共掺杂Y型钡铁氧体的磁介电耦合效应
- 2025年
- 采用固相烧结法合成了Ba_(2-x)Gd_(x)Zn_(2)Fe_(12-x)Mg_(x)O_(22)(x=0.0,0.1,0.2,0.3)陶瓷样品。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表明钆、镁掺杂减小了样品的晶格参数,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掺杂稍微改变了样品的微观形貌。介电性能分析表明,随掺杂量的增加,样品的介电常数提高,并在低温下产生介电色散现象。50 K以上的磁介电现象是电子跳跃运动、磁阻效应和Maxwell-Wagner效应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掺杂x=0.1样品中,调制出非共线磁结构,产生本征磁介电效应。研究结果为磁介电提供了基础理论价值。
- 孙萌杨阳周剑平
- 关键词:固相法六角铁氧体掺杂
- 一种磁铅石型钡铁氧体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微波吸收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铅石型钡铁氧体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铁盐、钡盐、络合剂和水混合后进行反应得到产物溶液,将产物溶液顺次进行加热蒸发、预热处理、煅烧处理即得磁铅石型钡铁氧体...
- 魏世丞 王博 王昕阳 王玉江 黄威 梁义 刘振 郭蕾 李林蔚 张杨广
- 一种化学法合成细小M型钡铁氧体纳米材料的方法
- 本发明属于磁性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学法合成细小M型钡铁氧体纳米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在磁场进行Fe盐、Ba盐溶液共沉淀制备出尺寸细小均一的M型钡铁氧体纳米材料。通过施加磁场可增加形核率,细化粒子,调节磁场强度,可...
- 赵东裴文利申佳宁常玲李明宇佟冰陈婉晴
- 稀土元素掺杂M型钡铁氧体设计及其吸波性能研究
- 在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生,以及电子技术的发展与突破,电磁波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雷达探测,卫星通信,无线信息等领域,但同时电磁波技术所造成的电磁环境污染、电磁辐射等社会现象也在逐步发生,从而给自然环境和人类身体健康造成了威胁...
- 金宇欣
- 关键词:吸波材料M型钡铁氧体稀土掺杂吸波性能
- 钡铁氧体与羰基铁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研究
- 2024年
- 本文制备了钡铁氧体和羰基铁复合材料作为吸波材料,分析讨论了钡铁氧体在复合材料中不同含量对复合材料在2~18 GHz波段的电磁参数及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钡铁氧体含量的减少,介电常数先增大后减小,在钡铁氧体含量为25%时达到最大。在2~7 GHz频段,磁导率随钡铁氧体含量的减少而增加,在7~18 GHz频段,磁导率随钡铁氧体含量的减少而减少;当钡铁氧体含量为50%,厚度为1.7 mm,最小反射损耗为−41 dB,有效吸收频率为9.2~14.9 GHz,带宽达5.7 GHz,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最佳。
- 李风姣石建建欧正昕何茗
- 关键词:钡铁氧体羰基铁复合材料电磁参数吸波性能
- 锆硅掺杂M型钡铁氧体毫米波吸收性能研究
- 2024年
- 目的进一步提升钡铁氧体吸收剂在Ka波段(26.5~40 GHz)的吸波性能,并降低烧结温度,提高基于固相法制备Si^(4+)掺杂和Zr^(4+)-Si^(4+)共掺的钡铁氧体吸收剂的效率。方法通过分析Si^(4+)单掺时的微观形貌和相成分变化,选择合适的Si^(4+)掺杂量,制备Zr^(4+)-Si^(4+)共掺钡铁氧体Ba Fe11.8-yZrySi0.2O19。探究Zr^(4+)掺杂量和烧结温度对其产物成分、微观形貌和电磁性能等的影响。结果通过Si^(4+)掺杂可以有效降低烧结温度,促进固相反应。当掺杂量超过一定量时会产生杂相,最佳掺杂量x=0.2。经Zr^(4+)-Si^(4+)共掺杂后,Zr^(4+)掺杂量和烧结温度对材料介电常数的影响较小,介电实部和虚部分别稳定在8.5、2.5左右。当Zr^(4+)掺杂量从y=0.2增至y=0.4时,自然共振频率从35 GHz降至28 GHz左右,温度的影响较小。结论通过Zr^(4+)-Si^(4+)共同掺杂能够在较低的烧结温度下提高掺杂元素的固溶量,有效地将共振峰调节到Ka波段,提高了材料的磁损耗能力。最终在1150℃下烧结制备吸收剂BaFe11.4Zr0.4Si0.2O19,以粉胶比3∶1填充到基体后,在厚度为0.82 mm时,Ka全频段可达到-15 d B以下,最低反射率在39 GHz时达到-29 d B。
- 李岭李维陈志宏
- 关键词:固相反应法
相关作者
- 杜丕一

- 作品数:502被引量:759H指数:16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钡铁氧体 钛酸铅 磷酸钙 矿化剂 浸渍提拉法
- 马宁

- 作品数:83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钡铁氧体 高岭石 隐身 钛酸钡 复相
- 孟锦宏

- 作品数:75被引量:193H指数:8
- 供职机构:沈阳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钡铁氧体 磁性能 化学共沉淀法 超分子结构 M型钡铁氧体
- 翁文剑

- 作品数:560被引量:1,162H指数:17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二氧化钛 SUB 磷酸钙 纳米点 钛酸铅
- 刘初阳

- 作品数:16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钡铁氧体 隐身 粉体材料 吸波材料 吸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