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364篇“ 钢板内固定术“的相关文章
钢板固定术治疗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 探讨钢板固定术治疗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1—12月医院收治的100例掌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克氏针固定术治疗,试验组实施钢板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情况、临床治疗效果、手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手时间、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0 d后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0 d后手功能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30 d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钢板固定术治疗掌骨骨折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恢复患者的手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王润龙樊友滨林丽能
关键词:钢板内固定术掌骨骨折手功能并发症发生率
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3年4月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医院接受诊疗的70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钢板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实施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骨折愈合总优良率更高(P<0.05)。观察组手时间、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且后并发症少。
吴坚王桢
关键词:四肢骨折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骨痂
锁骨钩钢板固定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
2024年
探析锁骨钩钢板固定术对肩锁关节脱位的效果。方法 把2020.1-2022.12的52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术)与观察组(锁骨钩钢板固定术),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手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肩关节活动度。结果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锁骨钩钢板固定术可改善治疗效果。
韦汉鼎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并发症发生率肩关节活动度
创伤性尺骨骨折使用微创钢板固定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尺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在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4例创伤性尺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微创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微创组采用微创钢板固定术治疗,记录与观察两组的围手期指标、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微创组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手时间、中出血量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微创组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97.30%)高于对照组(8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5,P<0.05)。微创组后3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70%,与对照组的21.6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5,P<0.05)。结论微创钢板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尺骨骨折可以减少创伤,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性较好,能够加快康复进程。
刘永恒黄永刚施健
关键词: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并发症
双切口双钢板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效果
2024年
目的:观察双切口双钢板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85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3)和对照组(n=42)。对照组采用单侧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优良率,手前后膝关节功能[膝关节功能量表(LKS)]评分,胫骨平台指标(后倾角、翻角、轴向刚度)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优良率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78.57%(3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3个月,两组LKS评分均高于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胫骨平台后倾角和翻角均低于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轴向刚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98%(3/43),低于对照组的23.81%(1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切口双钢板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可提高手优良率和膝关节功能,改善胫骨平台后倾角、翻角及轴向刚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侧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治疗。
毕楷朱书朝
关键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优良率
桡骨远端骨折钢板固定术后背侧关节移位危险因素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钢板固定术后背侧关节移位危险因素。方法纳入行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共105例,后出现背侧关节移位25例;评估后背侧关节移位独立危险因素;同时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上述独立危险因素用于后背侧关节移位风险预测临床效能。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更长骨块总移位距离、更短平均横向宽度、更小平均横纵比及更小背侧骨块总体积均是后背侧关节移位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骨块总移位距离、平均横向宽度、平均横纵比及背侧骨块总体积均可用于后背侧关节移位发生预测,且四者联合预测效能优于单一指标(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钢板固定术后背侧关节移位风险可能与骨块总移位距离、平均横向宽度、平均横纵比及背侧骨块总体积有关;同时以上指标相结合在预测后背侧关节移位风险方面具有更佳临床效能。
李建辉占红建姜春晓郑利明王周广
关键词:钢板内固定桡骨远端骨折
双切口三钢板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CTPF)患者采用双切口三钢板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在范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CTPF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实行单侧钢板固定术,研究组实行双切口三钢板固定术,对两组围手期指标、膝关节恢复情况、复位效果、胫骨平台翻角、胫骨平台侧后倾角、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手、骨折愈合、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负重时间较对照组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6个月两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较前升高,且研究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后复位优良率(100.00%)较对照组(80.0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2个月两组胫骨平台翻角、胫骨平台侧后倾角较前均有所增大,且研究组胫骨平台翻角、胫骨平台侧后倾角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后并发症发生率(6.67%)较对照组(30.00%)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切口三钢板固定术应用于CTPF患者中,能够改善围手期指标,促进关节复位及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张磊郭健
关键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微型钢板固定术治疗跖跗关节复合体损伤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固定术治疗跖跗关节复合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12例跖跗关节复合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56例)与观察组(56例)。对照组应用克氏针固定术治疗,观察组使用微型钢板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手前后疼痛评分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时间(75.58±9.74)min长于对照组的(59.36±8.52)min,骨折愈合时间(92.24±11.39)d短于对照组的(103.39±15.58)d(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36%,低于对照组的21.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1周和后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4.87±1.39)、(1.02±0.3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92±1.27)、(1.39±0.54)分;观察组功能恢复优良率为78.57%,高于对照组的55.3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钢板固定术治疗跖跗关节复合体损伤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手并发症发生风险,减轻后疼痛程度,促进活动功能恢复,虽然延长了手时间,但仍是值得推荐的手方案。
艾山
关键词:克氏针内固定术
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预后分析
2024年
目的评价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预后。方法选择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34例,实施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术治疗)与对照组(34例,实施切开复位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骨痂形成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7.06%高于对照组的73.53%(P<0.05)。实验组骨痂形成时间(4.33±1.22)周、骨折愈合时间(11.22±2.33)周均短于对照组的(6.55±2.11)、(17.66±3.44)周(P<0.05)。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94%低于对照组的20.59%(P<0.05)。结论胫骨中下段骨折选择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术治疗能够提升临床疗效,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减少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安全性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刘庆良
关键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双侧切口双侧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效果
2024年
目的:观察双侧切口双侧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侧切口单侧钢板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双侧切口双侧钢板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相关指标(中出血量、手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水平、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手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膝关节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量表(HS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中出血量、手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1、3个月,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切口双侧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可缩短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提高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和膝关节功能评分,降低疼痛评分,效果优于单侧切口单侧钢板固定术治疗。
丁联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膝关节功能

相关作者

汤逊
作品数:382被引量:709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治疗 脊髓损伤 内固定
张春
作品数:437被引量:1,730H指数:22
供职机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研究主题:皮瓣 软组织缺损 骨髓炎 外科皮瓣 肌皮瓣
徐永清
作品数:1,843被引量:5,067H指数:30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穿支皮瓣 软组织缺损 皮瓣修复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林月秋
作品数:380被引量:709H指数:14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
研究主题:内固定治疗 脊柱融合术 前路减压 无柄人工髋关节 骨延长
郑杰
作品数:89被引量:156H指数:7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17医院
研究主题:退变 脊柱侧弯 内固定术 后路 脊髓型颈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