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6篇“ 锋面暴雨“的相关文章
- 一次华南暖区暴雨及锋面暴雨等熵位涡对比分析
- 2024年
-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每天间隔6 h、分辨率为0.125°×0.125°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应用等熵位涡对华南一次双雨带过程进行分析,重点对比在相同的大尺度环境场下暖区暴雨和锋面暴雨的差异。结果显示,暖区暴雨发生时高层辐散起到主要作用,锋面暴雨的发生受高层辐散和低层辐合共同影响;暖区暴雨的辐合辐散强度小及垂直速度明显慢;通过等熵位涡分析,高层高位涡中心和强降水中心对应关系较好,正位涡中心东北部的北风形成风场的辐散区促使抽吸作用加强,最终导致对流发展。锋面暴雨在对流层中层存在等熵位涡的大值中心,中层冷空气下沉引起锋面暴雨的发展维持,而暖区暴雨发生过程中受冷空气影响较小。
- 任睿智孙璐
- 关键词:暖区暴雨锋面暴雨等熵位涡
- 新疆山地锋面暴雨的锋生分析
- 2023年
- 本研究充分考虑新疆复杂地形效应及锋面暴雨区湿大气的凝结潜热加热:(1)发展了地形追随坐标下基于位温、相当位温、广义位温的热力学锋生函数和基于变形场的动力学锋生函数,阐述地形追随坐标下的锋生函数在研究复杂地形锋面过程的优势;(2)从锋生过程更本质的温湿度梯度增大过程角度讨论四种锋生的优劣势,发现广义位温锋生和变形锋生与降水过程有更好的对应关系;(3)借助新疆一次北天山到南天山的移动型锋面降水的WRF数值模拟,对广义位温锋生函数和变形锋生函数的主要强迫和对降水的作用进行诊断分析,结论表明动力学锋生在降水触发和减弱阶段有重要作用,由涡度散度变形的能量转换引起,热力学锋生主要作用于降水发展阶段,潜热加热是其主要强迫。实际应用中,近地层至中低对流层两类锋生的重叠区可指示未来降水移动方向。
- 申冬冬冉令坤杨帅杨帅焦宝峰
- 关键词:锋生数值模拟
- 基于ECMWF模式的江西及周边地区锋面暴雨预报检验和订正被引量:2
- 2023年
- 利用全国降水资料(包括江西加密降水资料)、探空资料、ECMWF模式72—24 h降水和形势预报资料,采用天气学检验、SAL定量降水预报检验等方法,对2017—2019年江西及附近地区锋面暴雨的实况和模式产品进行检验分析,检验主要影响天气系统预报效果,得出ECMWF模式降水预报误差分布特征及原因,并对模式的暴雨预报进行订正。结果表明:ECMWF模式对2017—2019年锋面暴雨过程预报较实况大多偏北,落区预报误差主要源于大尺度降水。从锋面暴雨三种SAL分析误差可见,落区预报较实况大多偏北,暴雨过程强度多数较实况偏弱,结构较实况偏小。对误差较大个例的分析得出两点订正思路:1)锋区南侧有较明显动力热力对流发展的弱锋区暴雨,暴雨落区可订正至925 hPa锋区南侧高温高湿区。2)较强锋面暴雨,当中低层切变辐合抬升区重叠时,暴雨落区可向925 hPa锋区位置调整,暴雨通常不易出现在锋区北侧冷区。
- 孙素琴张瑛吴静许爱华
- 关键词:ECMWF模式锋面暴雨
- 广西一次锋面暴雨的二维和三维地闪特征对比分析
- 2023年
- 利用二维(ADTD)、三维(VLF/LF)闪电和降水等资料,对2020年5月11日14—22时广西一次锋面暴雨过程,从闪电极性、时空分布、强度、与降水量相关性等参数进行评估,探讨不同闪电探测系统对广西雷暴天气过程中闪电的探测效率的影响,以及地闪频次与降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VLF/LF探测效率高于ADTD,尤其对正地闪及低强度地闪的探测能力更明显;(2)两套系统总地闪和负地闪活跃时段及变化趋势大体一致;(3)地闪主要落区与过程累积降水量30mm以上的分布区域基本一致,高的总闪和负地闪频次往往对应强的降水时段;(4)地形变化、定位站点数、定位站点距离对闪电定位系统的监测效率有较大影响。
- 黄丹植耀玲卢炳夫黄伊曼
- 关键词:强降水
- 近两年广东省典型锋面暴雨过程的ECMWF模式预报评估被引量:6
- 2021年
- 针对2019—2020年广东省开汛前后至季风爆发前的典型锋面暴雨过程,利用业务常用评分和空间检验指标对ECMWF模式进行检验评估,发现模式在降水中心位置、雨区面积以及平均(极值)雨量偏差分布均较为集中,对锋面过程的有较高的预报参考价值。另外,模式命中和漏报过程的降水预报演变特征及其对应的天气形势中,多数命中过程模式表现为强降水启动(结束)时间偏迟;多数的漏报过程表现为粤西有暴雨以上降水漏报,这通常与弱冷空气带来的偏北、偏东气流和南海北部的偏南气流在低层形成两广交界地区气旋式环流的加强有关,而模式对弱锋面低层对流触发的预报能力有限,易形成上述地区的暴雨降水的漏报发生。
- 时洋罗聪涂静陈玉玮黄晓莹梁建
- 关键词:锋面暴雨
- 河源市秋季锋面暴雨的概念模型和物理量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利用1964—2013年河源市5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降水量和NCEP/NCAR逐日4次2.5°×2.5°再分析资料,对河源市秋季锋面暴雨进行环流分型和物理量合成分析。结果表明:河源市秋季锋面暴雨可以分为5种类型,分别为南北槽型、丁字槽型、阶梯槽型、蒙古低槽型和纬向多波动型,出现最多的为南北槽型。南北槽型、丁字槽型和阶梯槽型的主要水汽来源分别为西太平洋的东南风经南海进入华南的输送、青藏高原南侧和孟加拉湾的西南风汇合、西太平洋副高南侧东风在南海地区转向进入华南地区的输送及青藏高原南侧的西南风的输送;河源地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为暴雨的产生和维持提供了所需的动力条件;高温高湿的大气层结,为暴雨的形成提供有利的对流不稳定条件;与华南汛期暴雨相比,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及垂直速度中心的最大值均偏小,且南北槽型和阶梯槽型的温湿条件也差一些;环流分型和物理量合成分析揭示了秋季锋面暴雨产生的共同特点,为今后预报该类暴雨提供参考,但此方法同时可能会平滑部分个性特征,在分析和预报过程中,系统强弱和物理量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 段海花单雪珂肖建军
- 关键词:气候学锋面暴雨物理量场秋季
- 锋面暴雨与暖区暴雨个例的对比分析
- 本文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区域自动站加密资料、Ncep-FNL 1×1°再分析等资料对2017年6月13-20日持续性暴雨过程中暖区暴雨及锋面暴雨的个例从大尺度环流背景、降水性质、动力、热力、水汽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锋面...
- 蔡菁; 邓宇阳; 郑敏煜; 张深寿;
- 关键词:暖区暴雨锋面暴雨
- 文献传递
- 辽宁地区暖区和锋面暴雨个例对比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2013年7月1—2日,辽宁地区出现了持续时间较长的暴雨天气过程,此次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其中包括两次暖区降水和一次冷锋锋面与暖区降水共存的过程,第一阶段的暖区降水和第三阶段的锋面降水形成了西北雨带,第二阶段的暖区降水形成了东南雨带。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自动站观测资料、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和卫星资料,详细分析了此次过程中各阶段降水产生的机制以及锋面降水和暖区降水的主要物理差异。结果表明:暖区强降水主要出现在干线冷湿气团一侧或地面辐合线附近,并且由于暖区高温、高湿的特点,其产生的降水通常比锋面附近强,同时暖区降水与锋面降水在触发机制、中尺度环境条件、动力、热力结构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
- 吴晓锋王元徐昕吕童聂安祺
- 关键词:锋面降水
- 桂东北一次暖区暴雨向锋面暴雨演变特征分析
- 利用micaps常规观测资料和多普勒雷达产品,对2014年5月10日至11日广西出现的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强降水天气过程是西南季风暴发,加强多空横切变线及地面冷空气共同影响造成的,过程前期的降水为暖区暴...
- 黄远盼李骄杨刘桂华
- 关键词:暖区暴雨锋面暴雨中尺度系统
- 文献传递
- '6·5'桂东北锋面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
-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广西自动雨量站实测雨量资料、及雷达,对2014年6月5日桂东北锋面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空槽、低层切变线和地面静止锋是造成这次重要天气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低层持续较强的水汽辐合,有利的地形和...
- 伍静庞传伟王艳兰李向红
- 关键词:锋面暴雨水汽通量
相关作者
- 李菁
- 作品数:56被引量:245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锋面暴雨 气候特征 环流形势 热带气旋 高温天气
- 农孟松
- 作品数:68被引量:492H指数:13
- 供职机构:广西气象局
- 研究主题:暴雨 低空急流 数值模拟 大暴雨 降水模拟
- 黄治逢
- 作品数:17被引量:128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气象局
- 研究主题:锋面暴雨 大暴雨 大暴雨过程 南海季风 地形因子
- 卢伟萍
- 作品数:44被引量:209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西气象减灾研究所
- 研究主题:低空急流 应用气象 海风锋 ASP 锋面暴雨
- 伍静
- 作品数:43被引量:116H指数:7
- 供职机构:桂林市气象局
- 研究主题:回波强度 定量估测降水 暴雨 雷达拼图 最优插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