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800篇“ 长江经济带“的相关文章
- 长江经济带财政科技支出对数字经济的影响
- 2025年
-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战略经济带,探究其财政科技支出对数字经济的影响对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财政科技支出对数字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科技支出能够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研究结论对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科技政策和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 莫溦
-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财政科技支出数字经济
- 长江经济带大气污染密集型企业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
- 2025年
- 产业集聚具有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产生环境污染的双重效应。基于“两控区”政策期间工业企业污染匹配数据,以长江经济带1998年、2005年、2012年大气污染密集型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百度地图API接口进行企业地址匹配,运用GIS空间邻近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研究大气污染密集型企业分布模式、空间集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大气污染密集型企业数量不断增长,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集聚特征,总体符合“中心—外围”结构模式;(2)区县大气污染密集型企业数量变化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热点区域为上海、江苏、浙江;(3)产业集聚对其企业数量时空变化的影响随时间逐渐增强,劳动力和边界效应与企业新增量关系显著,环境规制作用存在地区差异。
- 代富强张霞赵鹏逸蔡元英陈俐雯
- 关键词:产业集聚环境规制长江经济带
- 基于游记攻略的长江经济带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
- 2025年
- 宏观把握长江经济带旅游流的网络结构,对于长江经济带旅游空间格局优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游记攻略大数据挖掘,运用复杂网络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长江经济带旅游流的网络结构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旅游流网络具有明显幂律分布规律,多极化层级结构突出,上海市是核心节点,成都市、南京市、武汉市、重庆市、长沙市、杭州市、昆明市、苏州市、南昌市、合肥市是次核心节点;长江经济带旅游流网络不均衡性强,小世界性特征显著,形成了长三角、长江中游、川渝、云南、贵州5个社团。旅游关注度、旅游产业基础、旅游资源禀赋是长江经济带旅游流网络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旅游关注度是首要因素。最后,提出强化核心节点辐射带动、着力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等建议。
- 刘大均陈君子陈云
- 关键词:旅游旅游流长江经济带
- 基于GTWR模型的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减污降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025年
- 以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7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2011—2020年三大城市群减污降碳协调度,使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探究各城市群减污降碳影响因素的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减污降碳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截至2020年,三大城市群减污降碳均达到协调状态,其协调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影响因素回归结果显示,城镇化、科技创新和环境规制能够促进减污降碳协同,人口集聚、产业结构则会抑制减污降碳,而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在三大城市群间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异质性。基于此,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创新以及政策规制层面提出差异化的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策略,助力各城市群乃至长江经济带减污降碳目标的实现。
- 谭德明张宇
-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城市群污染物减排碳减排
- 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与空气污染的脱钩分析
- 2025年
- 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污染物的集中。为了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中国制定并实施了新型城镇化战略。但是,对新型城镇化与空气污染的具体关系的研究尚不充足,仍不清楚空气污染是否与新型城镇化脱钩。因此,基于2009—2021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了人口、经济、空间、社会和生态五个维度的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Tapio脱钩模型和追赶脱钩模型探讨了新型城镇化与PM_(2.5)浓度之间的脱钩关系和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PM_(2.5)浓度在2013年后持续减少。(2)新型城镇化的驱动力主要来自经济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3)PM_(2.5)浓度与新型城镇化之间长期保持脱钩状态,但在短期尺度内存在脱钩和负脱钩的交替现象。(4)大部分追赶城市对模范城市的追赶并不理想,地区间的不平衡现象还将长期持续。
- 詹成郭明晶周文潇陈嘉浩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空气质量PM2.5
- 农业社会化服务对长江经济带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基于劳动力和资本要素配置视角
- 2025年
-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生产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2009—2021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对农业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农业生态效率总体上呈“U”型变化趋势,上游农业生态效率高于中游、下游及总体区域;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可以通过优化劳动力和资本要素配置间接提升农业生态效率。门槛检验进一步表明,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呈现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由此,长江经济带应加快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促进农业生态效率提升。
- 陈卫洪于晴
- 关键词:农业社会化服务劳动力资本
-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试题分析
- 2024年
-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属于高中地理“环境与发展”专题中的知识点。长江经济带包括云南、四川、重庆、江苏、浙江、上海等11个省级行政区域,连接我国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人口规模较大,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有关试题常常结合长江经济带专题地图进行考查,试题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 宋志扬
- 关键词:高中地理长江经济带专题地图试题分析发展潜力
- 长江经济带交通运输效率评价
- 2024年
- 以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从动态角度对2010-2019年交通运输效率进行测算。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交通运输效率呈上升趋势,技术进步是主要动力来源;差异化交通发展、先进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政策是推动长江经济带交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 冯雪莲
- 关键词:产业结构高级化长江经济带差异化
- 长江经济带沿线港口运行效率研究
- 2024年
- 港口作为连接水陆运输和货物中转的关键节点,其运行效率影响着现代物流供应链的流通效率。本文以长江经济带沿线12个主要集装箱港口为实证分析对象,选取岸线长度、泊位数量、堆场面积为投入指标,集装箱吞吐量和货物吞吐量为产出指标,运用超效率SBM-DEA模型测度长江经济带港口运行效率,并构建Tobit模型进一步分析港口运行效率的内外部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港口整体运行效率呈增长趋势,港口整体运行效率和集装箱港运行效率分别在2014年和2017年达到峰值。在长江经济带港口运行效率影响因素分析中,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货物吞吐量、港口城市GDP、港口城市第三产业占比对港口运行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港口城市第三产业占比影响最为显著。基于此,应推进长江经济带沿线港口规模化、协同化发展,提高港口运行效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壮大腹地经济,促进港口与产业的良性互促。
- 万宇周文文刘名武
- 关键词:水路运输长江经济带
- 长江经济带体育产业发展历程研究
- 2024年
- 2014年9月25日,《有关利用黄色河道推进长江经济带健康发展的引导若干意见》开始发布,旨在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长江经济带”被提升至国家重大战略,其中7项重点措施包括:加强技术改革,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建立完善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颁布了《全名健身计划(2016—2020年)》,以满足公众的体育锻炼需求,促进中华民族的辉煌。在未来五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将继续努力,积极探索适应当今市场的全民健身模式,以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并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华文化品牌。
- 王明芳
-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全民健身协同发展机制
相关作者
- 李强

- 作品数:301被引量:2,171H指数:25
- 供职机构: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长江经济带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质量 环境规制 例证
- 唐冠军

- 作品数:128被引量:99H指数:5
- 供职机构:长江航务管理局
- 研究主题:长江航运 黄金水道 长江经济带 航运发展 长江黄金水道
- 成长春

- 作品数:140被引量:810H指数:16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
- 研究主题:长江经济带 核心竞争力 高校 中国式现代化 港口
- 曾刚

- 作品数:387被引量:4,738H指数:38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创新网络 长三角 长江经济带 产业集群 城市
- 秦尊文

- 作品数:185被引量:684H指数:15
- 供职机构: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长江经济带 长江中游城市群 城市群 武汉城市圈 长江中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