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04篇“ 长节段固定“的相关文章
骨水泥增强对胸腰脊柱后路固定手术的影响
2024年
临床研究表明,不同骨水泥增强椎体能够有效预防近端交界性后凸(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PJK),然而其中的生物力学影响尚不清楚。针对这一现象,本研究基于正常人体脊柱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数据,通过临床手术方案构建了T10-S1骨质疏松症胸腰脊柱后路固定(Posterior Thoracolumbar Spinal Fixation,PTSF)T11-S1及PTSF分别联合T10、T11或T10&T11椎体骨水泥增强(Vertebral Body Cement Augmentation,VBCA)构建的PTSF+T10VBCA,PTSF+T11VBCA,PTSF+T10&T11VBCA 4种手术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发现骨水泥增强椎体对于预防PJK有明显效果,单椎体增强会产生较大的松质骨骨折风险,因此,双椎体增强术对PJK的预防效果更好。
刘子轩杨强都承斐刘春杰任亚楠张泓
关键词:生物力学有限元研究长节段固定
S2AI螺钉联合固定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术后中期脊柱-骨盆参数变化及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S2-骶髂螺钉(S2 alar-iliac screws,S2AI)联合固定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术后中期脊柱-骨盆参数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22-12徐州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25例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采用Surgimap Spine软件测量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比较手术前后疼痛VA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包括侧凸Cobb角、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角、骨盆入射角与腰椎前凸角之差、骨盆倾斜角、矢状面轴向距离。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内固定数为8~12个,平均10个。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围手术期间1例切口愈合不良,其余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钉棒松动断裂等严重并发症。25例均获至少12个月随访,术后12个月随访时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第3、6、12个月疼痛VAS评分、ODI指数、JOA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12个月各项评分均较术后6个月进一步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2AI螺钉联合固定手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并能有效恢复脊柱矢状位序列,但S2AI螺钉固定可能会导致骨盆入射角改变,所以应防止腰椎前凸矫正过度,避免骨盆入射角减小而导致骨盆入射角与腰椎前凸角之差不匹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王鑫宇贾豹刘磊刘光普张瑾马超
关键词:退行性脊柱侧凸
退变性脊柱畸形固定术后发生近端交界性后凸的相关争论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退变性脊柱畸形(degenerative spinal deformity,DSD)是指既往无脊柱畸形病史,骨骼发育成熟后,随着脊柱不对称性退变性改变,逐渐发展为冠状面/矢状面畸形的脊柱畸形[1],以腰椎畸形多见,其常伴有腰椎侧方滑移、腰椎椎管狭窄及冠状面/矢状面失平衡等.由于人类预期寿命的延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退变性脊柱畸形正逐渐成为成人脊柱畸形(adult spinal deformity,ASD)中最常见的类型[2].
刘加伟蒋伟宇殷若恒马维虎
关键词:脊柱畸形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长节段固定
经皮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骨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经皮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合并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2020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40例AS合并脊柱骨折患者,男27例,女13例;年龄(43.78±6.87)岁;T_(9)3例,T_(10)4例,T_(11)6例,T_(12)9例,L_(1)11例,L_(2)5例,L_(3)2例;所有患者采用经皮固定,记录手术完成情况,统计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评估疼痛VAS评分,测量Cobb角度、伤椎前缘高度比(anterior vertebra height,AVH)。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手术用时(127.78±27.40)min,出血量(116.25±25.08)mL,首次下床时间(38.71±5.61)h,住院天数(7.98±2.41)d,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Cobb角、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AVH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1个月的Cobb角、AV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固定治疗AS合并脊柱骨折,手术创伤小,患者能尽早下床、出院,并发症发生率低,且能够有效维持Cobb角以及椎体前缘高度,但需要把握一定的手术适应证。
李志马建武杨建成仇志学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
后路固定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后路固定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S)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风险因素,为术前风险分层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性纳入2015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采用传统后路开放手术进行固定融合术治疗的ADS患者,收集病史和手术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变量、多因素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并绘制ROC曲线评价预测效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62例患者,35例(21.60%)在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心脏病、合并贫血、手术史、术中神经减压、术中脊柱截骨、术前Cobb角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风险因素(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和脊柱截骨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其中脊柱截骨同时是主要并发症和轻微并发症的独立风险因素(P<0.01)。结论:ASA分级≥2级和术中实施脊柱截骨是后路固定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独立风险因素。识别危险因素有助于术前风险分层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桑龙刘景新吴克第蒋家正
关键词:围手术期并发症
后路固定联合伤椎打压植骨与联合伤椎骨水泥强化治疗Ⅲ期Kümmell病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比较后路固定联合伤椎打压植骨与联合伤椎骨水泥强化治疗Ⅲ期Kümmell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38例Ⅲ期Kümmell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30例;年龄59~81岁[(68.9±4.9)岁]。骨折椎体:T_(8)1例,T_(11)9例,T_(12)10例,L_(1)8例,L_(2)10例。17例行后路固定联合伤椎椎弓根打压植骨术治疗(打压植骨组),21例行后路固定联合伤椎骨水泥强化术治疗(骨水泥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后凸Cobb角;末次随访时骨性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均获随访24~35个月[(28.7±2.9)个月]。打压植骨组手术时间为(150.7±25.4)min,术中出血量为(285.3±48.6)ml;骨水泥组分别为(132.0±21.1)min和(251.4±44.8)ml(P均<0.05)。术前两组VAS、JOA评分及后凸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周、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打压植骨组VAS分别为(3.2±0.8)分、(2.7±0.5)分、(2.2±0.7)分,骨水泥组分别为(2.7±0.6)分、(2.6±0.7)分、(2.4±0.8)分,术后1周打压植骨组VAS高于骨水泥组(P<0.0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周、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周、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打压植骨组后凸Cobb角分别为(5.1±1.3)°、(5.9±1.8)°、(6.5±2.5)°,低于骨水泥组的(8.4±1.6)°、(12.6±2.1)°、(14.5±3.3)°(P均<0.01)。末次随访时打压植骨组均获骨性愈合,骨水泥组2例骨性愈合不佳。打压植骨组1例手术切口延迟愈合。打压植骨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9%(1/17),骨水泥组为9.5%(2/21)(P>0.05)。结论对于Ⅲ期Kümmell病,后路固定联合伤椎打压植骨与联合伤椎骨水泥强化治疗均能有效减轻疼痛、改善脊柱功�
姜文涛梅伟王庆德朱彦谕张振辉刘沛霖苏锴康永生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内固定器骨水泥成形术
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短经伤椎固定及短跨伤椎固定对A型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4
2022年
目的本研究比较固定、短经伤椎固定和短跨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21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并诊断为A型胸腰椎骨折的患者73例,治疗方式为固定(A组,n=28),短经伤椎固定(B组,n=24)和短跨伤椎固定(C组,n=21)。评估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ODI评分、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以及Pearce分级。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8.9个月。三组患者术后腰痛(VAS评分)、功能表现(ODI评分)、Cobb角和伤椎前缘高度比较术前均得到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之间的VAS评分、ODI评分和Pearce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尽管骨折椎体的Cobb角和伤椎前缘高度比在术后1年得到了显著校正,但C组的校正损失明显大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固定相比,短固定具有手术创伤小的优点。此外,短经伤椎固定也能带来与固定一样好的期畸形校正效果。
刘伟曹爽倪志豪单涛刘颖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长节段固定
椎板钩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与短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治疗中上胸椎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椎板钩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和短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中上胸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20年6月收住院的中上胸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9例,其中椎板钩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
甄洪岩
关键词:椎板钩长节段椎弓根螺钉胸椎骨折
急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分型Ⅳ型患者短固定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比较急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acute symptomatic 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fracture,ASOTLF)分型Ⅳ型短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参照ASOTLF分型符合Ⅳ型的为35例。将其按照固定短进行分组,A组为短组(以伤椎为中心,固定包含伤椎及上下各1个正常椎);B组为固定组(以伤椎为中心,固定包含伤椎及上下各2个正常椎);手术方式为:A组患者伤椎进行骨水泥强化并进行螺钉固定,伤椎上下椎体进行椎弓根螺钉固定并进行钉道强化;B组患者伤椎进行骨水泥强化及螺钉固定,同时进行伤椎上下各两组椎弓根螺钉固定并进行钉道强化;两组手术都进行后方固定范围内小关突关植骨融合;其中A组18例,男6例,女12例,年龄72.1±3.5岁,腰椎骨密度T值-3.2±0.2,随访时间12.0±3.3个月;B组17例,男7例,女10例,年龄72.4±3.5岁,腰椎骨密度T值-3.1±0.4,随访时间15.3±2.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随访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渗漏、邻椎骨折率,以及手术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后凸角变化,记录并发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密度T值、疼痛VAS评分、ODI、后凸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63.7±10.6min vs 93.5±12.1min)及术中出血量(205.3±28.4ml vs 326.0±37.9ml)A组少于B组,术后7d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ODI、后凸角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水泥渗漏(4/18 vs 3/17)及其他椎体骨折发生(2/18 vs 1/17)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分型Ⅳ型选择后路短固定,都能达�
黄云飞都金鹏高林赵志刚昌震杨小彬贺宝荣
关键词:骨质疏松胸椎腰椎
骨质疏松胸腰脊柱固定后预防近端交界性后凸的有限元研究
近端交界性后凸(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PJK)是脊柱侧弯患者行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PJK发生后会导致脊柱的生物力学特性改变,甚至会造成运动功能丧失,而且患者往往需要经历二...
刘子轩
关键词:长节段固定有限元

相关作者

楼肃亮
作品数:142被引量:318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退变 内固定术治疗 内固定术 脊柱侧弯 手术
杨永宏
作品数:50被引量:103H指数:5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侧弯 退变 内固定术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 SCOLIOSIS
曾岩
作品数:158被引量:1,074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退变性腰椎侧凸 胸椎 融合术后 脊柱后凸 手术治疗
陈仲强
作品数:474被引量:4,033H指数:3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胸椎 手术治疗 脊柱 矢状位 胸椎黄韧带骨化
钟少文
作品数:60被引量:370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浆细胞性乳腺炎 肉芽肿性乳腺炎 中西医结合 林毅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