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5篇“ 长鞭红景天“的相关文章
- 高光谱成像技术鉴别长鞭红景天和四裂红景天
- 2024年
- 目的采用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HSI)鉴别四裂红景天和长鞭红景天。方法采集935~1720nm长鞭红景天和四裂红景天的高光谱图像信息。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PLS-DA)进行分类判别。结果OPLS-DA比PCA分析具有更好的分类性能,HSI和OPLS-DA分析结合可准确识别两种红景天。结论所用方法可快速、无损地鉴别长鞭红景天和四裂红景天,为红景天的品种鉴定、质量控制和评估提供了参考。
- 丁丹李涛杨语
- 关键词:长鞭红景天化学模式识别主成分分析
- 长鞭红景天中脂肪族类化合物及抗疟活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研究高寒植物长鞭红景天Rhodiola fastigiata干燥全株的脂肪族类化学成分和抗疟活性。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以及RP-18、MCI、Sephadex LH-20等多种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通过SYBR Green I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抗疟活性筛选。结果从长鞭红景天干燥全株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5个脂肪族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0α-葫芦-7,24二烯醇(1)、β-香树脂醇乙酸酯(2)、豆甾烷-3-酮(3)、豆甾-4-烯-3-酮(4)、β-谷甾醇(5)、schleicheol 1(6)、豆甾-4,6,8(14),22-四烯-3-酮(7)、(22E,24R)-5α,8α-epidioxyergosta-6,22-dien-3β-ol(8)、豆甾-4-烯-6β-醇-3-酮(9)、3β-羟基豆甾-5-烯-7-酮(10)、6α-羟基豆甾-4-烯-3-酮(11)、豆甾烷-3,6-二醇(12)、正二十二烷醇(13)、二十四烷醇(14)、去氢木香内酯(15)。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表葫芦二烯醇;化合物2、13和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4、6~12和15为首次从红景天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5对恶性疟原虫3D7株具有一定抗疟活性。
- 苟亮卯锦刘博超雷丹孙河刘蓉肖朝江姜北
- 关键词:长鞭红景天抗疟活性去氢木香内酯
- 顶空固相微萃取-GC/MS法分析长鞭红景天的挥发性成分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鉴定分析长鞭红景天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长鞭红景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并结合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组分的含量。结果鉴定出64种化学物质,占总峰面积的100%,其中,烷烃类33种,酸类3种,醇类12种,醛类5种,酮类4种,烯烃类4种,酯类3种。结论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应用于鉴定长鞭红景天的挥发性成分,可以高效、无损地鉴别出其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相对含量。
- 张亚楠李涛罗晓凤阿依佐合热·阿卜来提
- 关键词:长鞭红景天挥发性成分顶空固相微萃取质谱红景天风味
- 长鞭红景天抑菌物质的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以长鞭红景天为材料,以抑菌圈直径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浸提时间、浸提温度、超声时间和微波时间等4个因素,采用L_(9)(3^(4))正交试验法,以得到抑菌物质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抑制大肠杆菌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时间50min、浸提温度60℃、超声时间10min、微波时间2min;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时间60min、浸提温度60℃、超声时间6min、微波时间2min。
- 张奕婷唐赛仙于波岳全和徐晶雪胡敏张志国赵晓菊任国领
- 关键词:长鞭红景天抑菌正交试验
- 大花红景天和长鞭红景天的无损鉴别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将近红外高光谱成像系统(HIS)与人工神经网络(ANN)相结合,对大花红景天和长鞭红景天进行无损、快速、高效地分类与鉴别。方法在935~1720 nm光谱范围内采集了大花红景天和长鞭红景天的高光谱图像,采用ENVI软件从高光谱图像中提取出两种红景天中感兴趣区域的平均光谱作为样本的原始光谱。在对样本全波段的高光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后,采用SPXY法将样本划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用连续投影算法对高光谱数据进行特征变量的选择,根据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最小的原则提取出23个特征波长。分别基于全波长和特征波长建立线性判别模型SIMCA及非线性判别模型,包括概率神经网络(PNN)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结果线性判别模型SIMCA无法将两种红景天进行正确的分类与鉴别,而PNN和GRNN均能很好地区分两种红景天,分类判别的正确率可达100%。结论与PCA和SIMCA模式识别比较,HIS结合ANN建模有效、快速,可无损鉴别大花红景天和长鞭红景天,在不同品种红景天的分类与鉴别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 钟玉琴李涛曲明亮
- 关键词:大花红景天长鞭红景天人工神经网络连续投影算法概率神经网络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 基于UHPLC-Q-TOF/MS分析的长鞭红景天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HPLC-Q-TOF/MS)对长鞭红景天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Welch Ultimate UHPLC XB-C18(2.1mm×100 mm, 1.8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40℃,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下扫描采集数据;并测定其不同质量浓度的长鞭红景天提取物对DPPH、·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从长鞭红景天植物中共鉴定出36个化学成分,包括有机酚酸类、苯乙醇苷类、黄酮及萜类成分;当长鞭红景天提取物质量浓度达到30 mg/L时,其DPPH清除率为91.3%,而当其质量浓度为1 mg/ml时,其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81.8%。结论该方法高效、准确、灵敏,可为长鞭红景天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其抗氧化活性研究可为后续长鞭红景天的药效及药效物质研究提供基础。
- 李志强张皓男何明珍冯育林杨世林杨世林
- 关键词:长鞭红景天化学成分抗氧化活性
- 茉莉酸甲酯对长鞭红景天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低温是导致长鞭红景天种子萌发率低的重要胁迫因子。本文探讨外源茉莉酸甲酯(Me JA)预处理对长鞭红景天种子萌发的影响,寻求低温胁迫下提高种子萌发率的解决方法。结果表明:Me JA(2.5μmol/L)预处理能够缓解低温胁迫(10℃)对长鞭红景天种子的伤害,显著提高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促进种子萌发。Me JA在红景天生产实践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张华张传龙扎西列珠
- 关键词:红景天茉莉酸甲酯低温胁迫种子萌发
- 一株色季拉山长鞭红景天根际溶磷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低温适应性分析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从西藏色季拉山长鞭红景天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出溶磷菌株,为高寒植物根际促生菌的开发利用和丰富溶磷菌种质资源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以长鞭红景天为研究物种,采用溶磷圈法从其根际土壤中分离溶磷菌,以钼锑抗比色法测定溶磷量进行复筛;筛选出溶磷效果最好的菌株,测定其产吲哚乙酸(IAA)、固氮促生特性,结合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RNA序列分析进行分类鉴定。以芽孢杆菌为对照,将芽孢杆菌和分离获得的溶磷菌株分别在4、10、15、20和30℃下培养7 d,研究其低温适应性。【结果】从长鞭红景天根际土壤中筛选出21株具有溶磷作用的菌株,其中PSB19菌株在PKO无机磷培养基上的溶磷圈直径/菌落直径(D/d)最高,液体溶磷量达392.15μg/mL,具有产IAA和固氮特性,其在4和10℃的低温条件下生长良好。通过形态、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将PSB19菌株归类于粘着箭菌(Ensifer adhaerens)。【结论】PSB19菌株有较好的溶磷、产IAA和固氮特性及低温适应性,具有作为生物菌肥在农业生产及植被恢复等方面应用的潜力。
- 巩文峰邢瑜琪卓玛曲措岳海梅陈甲瑞
- 关键词:长鞭红景天溶磷菌
- 色季拉山长鞭红景天种群生境特征被引量:4
- 2016年
- 采用野外样地调查与监测法对西藏色季拉山长鞭红景天种群的生境进行研究分析发现,长鞭红景天种群生境主要为4个类型:急尖长苞冷杉林、方枝柏林、硬叶柳灌丛和鳞腺杜鹃灌丛。4个生境中,硬叶柳灌丛内有41种植物,急尖长苞冷杉林内有33种植物,方枝柏林内有29种植物,鳞腺杜鹃灌丛内仅有17种植物。不同生境群落中长鞭红景天种群数量特征各异,重要值排序为鳞腺杜鹃灌丛>方枝柏林>急尖长苞冷杉林>硬叶柳灌丛。4个生境群落中月平均气温排序为急尖长苞冷杉林>硬叶柳灌丛>方枝柏林>鳞腺杜鹃灌丛,平均湿度排序为鳞腺杜鹃灌丛>方枝柏林>硬叶柳灌丛>急尖长苞冷杉林,光照强度排序是急尖长苞冷杉林>硬叶柳灌丛>鳞腺杜鹃灌丛>方枝柏林。不同生境土壤温度排序为硬叶柳灌丛>方枝柏林>急尖长苞冷杉林>鳞腺杜鹃灌丛,而土壤湿度排序为硬叶柳灌丛>方枝柏林>鳞腺杜鹃灌丛>急尖长苞冷杉林。不同生境群落中空气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温度、湿度等存在较大差异,对长鞭红景天种群也有相应的影响,结合数据特征来看,鳞腺杜鹃灌丛是其最适生境。
- 卢杰唐晓琴李连强兰小中
- 关键词:长鞭红景天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
- 外源油菜素内酯对栽培长鞭红景天幼苗耐低温能力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以长鞭红景天幼苗为试材,喷施不同浓度外源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s,BR),研究了低温条件下(0℃)BR对长鞭红景天幼苗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3种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膜伤害的影响,以期为外源BR在栽培长鞭红景天耐低温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0℃低温胁迫条件下,不同浓度的外源BR总体上均使红景天幼苗叶片CAT、POD、SOD活性不同程度升高,使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不同程度升高,使膜表面电位降低,叶绿体膜Ca2+-ATP酶、Mg2+-ATP酶活性不同程度增强。试验表明,低温胁迫下外源BR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物质含量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减少了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产生,降低膜电位,叶绿体膜Ca2+-ATP酶、Mg2+-ATP酶活性的增强,减轻细胞膜的损伤提高了长鞭红景天幼苗耐低温胁迫的能力。
- 马令法何淑玲李瑛萍杨光环王旭龙刘巧梅
- 关键词:外源物质耐低温长鞭红景天
相关作者
- 卢杰

- 作品数:184被引量:838H指数:16
- 供职机构: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
- 研究主题:色季拉山 藏东南 急尖长苞冷杉 长鞭红景天 西藏色季拉山
- 郑维列

- 作品数:124被引量:707H指数:14
- 供职机构: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
- 研究主题:色季拉山 急尖长苞冷杉 长鞭红景天 西藏色季拉山 藏东南
- 兰小中

- 作品数:225被引量:859H指数:14
- 供职机构:西藏农牧学院
- 研究主题:藏药材 发根 药用植物 波棱瓜 藏药
- 李涛

- 作品数:80被引量:500H指数:13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 研究主题:大花红景天 性状特征 药用植物学 红景天属 长鞭红景天
- 刘玉军

- 作品数:100被引量:1,118H指数:19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长鞭红景天 中药材 田间生产技术规程 植物 光合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