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29篇“ 门诊质量“的相关文章
基于Delphi和三维质量模型构建夜间中医护理门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2024年
目的构建符合夜间中医护理门诊实际情况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政策及文献,以“结构一过程一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基础,拟定夜间中医护理门诊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框架,2024年5—7月通过2轮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对夜间中医护理门诊的内容体系框架进行修订及完善。结果筛选出15名符合纳入标准的专家进行函询,2轮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100%、100%;专家权威程度分别为0.880、0.910;第1轮专家咨询中一、二、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W)分别为0.115、0.258、0.315,第2轮专家咨询一、二、三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325、0.276、0.269(P<0.05);最终形成3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60项三级指标构成夜间中医护理门诊评价指标体系。结论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的夜间中医护理门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该体系可为评价和持续改进夜间护理门诊质量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刘佳陈志美唐芳张力文徐彩娟杨淑芬龙叶运
关键词:中医护理护理门诊护理质量
数据支撑的门诊质量智能精细管理实践
2024年
目的探讨数据支撑的门诊质量智能精细管理实践效果。方法通过分析门诊质量控制特点以及重庆市三级医院门诊质量控制现状调研,研究确立了门诊质量控制标准体系,通过构建前端操作便捷、后端管理智能的数据+质控平台,实现门诊质量控制的智能精细管理。结果通过数据支撑的门诊质量智能精细管理实践应用,包括出诊效率、等候时间、准时就诊、文书合格率、满意度、有效投诉等门诊质量管理指标得到提升和优化。结论数据支撑的门诊质量智能精细管理,实现了门诊质量控制的科学化、规范化、效率化,促进了门诊各项医疗和护理工作质量提升,有效提高了门诊质量控制管理效能。
龙燕王秀薇张蕾向勤刘睿魏泉玥刘朝辉
关键词:门诊
城市医疗集团门诊质量管理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构建城市医疗集团门诊质量管理指标体系,为规范和提高城市医疗集团整体的门诊质量提供循证管理依据。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回顾形成初级指标池,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20位专家开展两轮次函询,根据函询结果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完善。结果:两轮次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100.0%,专家权威系数均大于0.75,KendallW协调系数为0.13~0.39,最终构建的城市医疗集团门诊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共包括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46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城市医疗集团门诊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全面、科学、实用,为城市医疗集团门诊同质化管理、搭建连续性服务、医疗流程优化、质量考核评价提供循证依据。
路璐张丁元韩媛媛吴家锋
门诊质量管理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及可视化研究
2024年
了解我国医院门诊质量管理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趋势。方法 在中国知网(CNKI)中的期刊数据库中,检索近10年来以关键词“门诊质量管理”的文献,通过 Excel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使用CiteSpace软件绘制科学知识图谱。结果 在该领域,共检索到相关文献683篇,最终共纳入346篇文献。2019年发文量最多,2019年后有下降趋势,作者间合作较松散,机构间交流不密切。结论 门诊质量管理领域目前对质量控制、护理管理、药学服务、门诊病历等有广泛深入研究,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是现在的研究热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张娟唐欣郭媛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
西北某三甲医院移动支付对门诊质量影响
2024年
目的 通过移动支付流程改造,改善就医体验,促进门诊质量提升。方法 以西北某三甲医院门诊部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质量管理工具,结合信息化移动支付流程改造,对门诊患者等待时间和门诊患者满意度等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信息化移动支付流程改造后,患者的等待时间和满意度与上一年相比都具有显著性差异(t=3.207,P=0.003;t=-6.047,P=0.010)。结论 医院门诊医疗中采用信息化移动支付能够减少门诊患者等待时间,改善门诊患者满意度。
黄得青钱露许洋肖静波杨韬赵磊李羽佳司璐谢丽莉袁维宁李嫚
关键词:医院信息化移动支付患者满意度
江苏省医疗机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咳喘药学服务门诊质量管理规范被引量:10
2023年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世界四大慢性疾病之一,其中最常见的是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成人哮喘和COPD发病率分别为4.20%和8.60%,患者对疾病认知水平普遍不高,医务人员尤其是基层医院的医务人员对疾病的正确诊断、规范治疗和随访管理的能力严重不足。
江苏省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医疗机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咳喘药学服务门诊质量管理规范》编写组缪丽燕陈蓉
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被引量:9
2023年
目的构建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制定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初稿,采用Delphi专家函询法对全国9个省市的23名专家进行问卷函询,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质量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2.31%、95.83%,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11、0.957,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06、0.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终构建的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69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与可靠性,可为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李雯张超胡新林徐毅君逄文泉李兵晖闫会敏
关键词: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护理质量护理管理德尔菲法
门诊二级预检分诊管理模式在改进门诊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及对其候诊时间的影响
2023年
探讨门诊管理期间应用二级预检分诊管理模式是否可以改进门诊管理质量,评估患者候诊时间受管理模式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病例资料收集时间范围:2022年3月-2023年3月,研究目标均为门诊收治的300例患者,分组方法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对象划分且分别纳入对照组、观察组,并给予常规护理和二级预检分诊管理,对比两组干预效果,评估指标包含候诊时间、患者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和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 应用相应管理模式后,候诊时间统计结果呈现为观察组偏低P<0.05;综合评估两组纳选对象对于相应护理管理模式的满意度,观察组各评估项目测定数值明显偏高P<0.05,不良事件、护患纠纷发生率对比结果均为观察组相对较低P<0.05。结论 门诊管理期间应用二级预检分诊管理模式对于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减少候诊时间以及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突出效果,有利于改善就诊质量以及患者就诊体验,具有较高借鉴价值。
钟丽珠唐淑云彭丽
关键词:门诊质量管理候诊时间
《医疗机构门诊质量管理暂行规定》意义解读被引量:16
2023年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我国医疗机构门诊诊疗服务量日益增加,服务范围逐渐拓展,服务内涵更加丰富。《医疗机构门诊质量管理暂行规定》的出台,使我国门诊质量管理有了纲领性的指导文件,开启了医院管理特别是门诊管理的新时代。规定首次明确门诊质量管理工作体系和机制,定义了各类常用概念并对门诊质量管理提出了系统性要求。规定的出台引起各级医疗机构对门诊管理工作的重视,对推动门诊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同质化及树立优质标杆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王平
关键词:门诊管理质量管理
门诊质量管理中TQM理论的应用
2023年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门诊服务量在各医疗机构中的占比逐步上升,为充分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国家卫健委针对医疗机构门诊质量管理提出了严格要求,同时也出台相关规范对医疗机构门诊质量管理进行指导。本文主要对医院门诊质量管理规范的落实情况进行探讨,在医院的门诊管理过程中,通过应用全面质量管理(TQM)模式,对门诊就诊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梳理,同时针对门诊管理中所涉及到的服务管理和医疗管理等进行了全面梳理,针对每一个环节设立了相应的标准流程,实现了门诊管理的流程化。在此基础上使得门诊就诊流程得到进一步优化,使门诊医疗质量也可全面提升。
李甜
关键词:门诊

相关作者

于启林
作品数:29被引量:26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医院管理 SARS 门诊管理 门诊 非典型肺炎
陆毅
作品数:23被引量:20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研究主题:门诊服务 质量管理 白求恩 心理健康 护士心理健康
王慧玲
作品数:6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研究主题:预约诊疗 普通门诊 门诊服务 危急值报告 危急值
王玉合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医院管理 门诊质量 门诊医疗质量 专家门诊 收费标准
邹姮
作品数:14被引量:113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研究主题:危急值 预约诊疗 危急值报告 普通门诊 门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