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2篇“ 间质反应“的相关文章
结直肠癌中CD66b^(+)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和促纤维间质反应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CD66b^(+)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umor-associated neutrophils,TANs)和促纤维间质反应(desmoplastic reaction,DR)分类情况,探讨CD66b^(+)TANs和DR在CRC中的临床病理学意义及预后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40例CRC中CD66b^(+)TANs的表达数量,应用HE染色切片观察肿瘤间质DR的分类,并分析CD66b^(+)TANs和DR分类与CR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利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CD66b^(+)TANs和DR分类与CR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240例CRC中,CD66b^(+)TANs丰富型(NR)组29例,CD66b^(+)TANs中间型(NI)/缺乏型(NP)组211例;DR分类中,成熟型92例,中间型63例,不成熟型85例。CD66b^(+)TANs NR组与较高的组织学分级(P=0.034)、更晚的TNM分期(P=0.006)和脉管侵犯(P=0.002)均有关。CRC中DR分类与肿瘤分化程度、神经侵犯、淋巴结转移和pTNM分期均密切相关(P<0.05),DR不成熟型CRC分化程度低、有神经侵犯和淋巴结转移、更晚的pTNM分期。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与CD66b^(+)TANs NI/NP CRC患者相比,CD66b^(+)TANs NR CRC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明显降低(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TANs是CRC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DR不成熟型CRC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中间型和成熟型CRC患者(P<0.05)。结论CD66b^(+)TANs和肿瘤间质DR程度均可影响CRC的临床生物学行为,评估CRC中CD66b^(+)TANs和DR有助于预测CRC患者的预后。
张爱朱宁杨路路方媛王劲松李俐
关键词:结直肠癌预后
基于mRNA表达谱的Meta分析鉴定间质反应型卵巢癌的关键基因和通路
目的:  依据卵巢癌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根据基因表型对卵巢癌进行亚型分类,鉴定间质反应型卵巢癌的关键基因及通路。  方法:  对Gene Expression Ominbus(GEO)数据库进行全面搜索,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
程梦琦
关键词:卵巢癌亚型分类差异表达基因
促纤维间质反应、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及脉管侵犯在结直肠癌组织的预后价值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的肿瘤促纤维间质反应类型与结直肠癌相关病理参数的关系及预后价值;探讨肿瘤间质浸润的不同类型淋巴细胞半定量分析及其在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探讨鸡尾酒抗体D2-40/CD34-CK在淋巴结检出数...
刘仙花
关键词:结直肠癌预后价值淋巴细胞
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间质反应的膀胱尿路上皮癌1例报道
2016年
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osteoclaserc giantcells,OGC)的上皮性肿瘤,其共同特征为间质内含OGC及数量不等的单核细胞。可见于人体的多个部位,如骨和软组织、乳腺、胰腺等,称为巨细胞肿瘤或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肿瘤(osteoclastic giant cell tumor,OGCT)。
张巍冯砅锦
关键词:膀胱尿路上皮癌临床病理
乳腺癌间质反应的X线表现与其侵袭程度关系的研究
目的:   通过研究乳腺癌癌灶周围间质反应的X线表现,揭示间质反应X线表现与乳腺癌浸润程度大小的关系,为乳腺癌预后评估及临床制定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方案提供新依据。   方法:   搜集2010年1月-2012年1月...
陈红梅
关键词:乳腺癌间质反应X线表现
文献传递
溃疡型胃癌纤维间质反应的特点及其意义
2012年
目的:观察溃疡型胃癌纤维间质反应的特点,研究其意义。方法:重点观察溃疡底部纤维间质变化及其与肿瘤组织学类型、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的关系。结果:随访情况:32例随访36个月,4例死亡、10例健在、3例恶化、15例失访。死亡例分散在各型。死亡最短时间为术后3个月(网状型),最长21个月("溃疡"型)。提示癌分化低的网状型术后生存时间短。结论:溃疡型胃癌可根据纤维间质反应的不同分为"溃疡"型、束状型、网状型和硬化型。各型有其相对集中的癌组织学类型。但纤维间质反应类型与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似无明确关系。部分具"溃疡"型纤维间质反应的溃疡型胃癌可能为慢性溃疡癌变发生。
倪慧峰
关键词:溃疡型胃癌
乳腺癌间质反应的影像学表现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乳腺间质微环境在乳腺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乳腺癌间质的影像学特征性表现的研究对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及术前评估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肿瘤定性判断、周边浸润范围的评估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本文就乳腺癌间质反应的形成机制、影像学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做一综述。
李志宇何之彦
关键词:乳腺癌微环境磁共振成像
喉部早期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伴肉瘤样间质反应1例
2011年
患者,男,57岁。持续性咽部异物感半年余,伴有咽干、咽痛等症状。否认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病史。体检:咽部慢性充血,咽后壁黏膜充血明显,会厌部充血肿胀,喉部偏右侧可见淡红色表面不光滑的新生物,向下延及喉前庭,未及右舌会厌壁。
欧阳焱黎王斌王成鑫陈琼霞刘丽江
关键词:喉肿瘤活组织检查病理学检查
乳腺良性病变和浸润性癌的不同间质反应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乳腺良性与恶性病变组织间质中成纤维细胞CD34和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70例乳腺病变组织标本,其中纤维腺瘤20例,硬化性乳腺病10例,浸润性导管癌30例,浸润性小叶癌10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间质成纤维细胞CD34和SMA的表达;以10例正常乳腺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结果正常乳腺组织间质中成纤维细胞CD34呈强阳性表达,而SMA表达阴性(100%)。乳腺病变组织中,纤维腺瘤组织间质中的成纤维细胞CD34和SMA均呈阳性表达;浸润性导管癌和小叶癌的浸润的病灶内未见CD34+细胞,可见SMA阳性表达的肌纤维母细胞(100%)。结论对于乳腺病变组织,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间质中成纤维细胞CD34和SMA的表达,有助于判断病变组织的性质及浸润情况。
赵宗慕金嘉平林梅绥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癌纤维腺瘤平滑肌肌动蛋白
乳腺癌间质反应与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6年
随着人们对乳腺癌认识的深入及实验技术的不断提高,乳腺癌间质反应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扩散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为乳腺癌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也为乳腺癌临床治疗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现综述乳腺癌间质反应与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
牛娜张杰张式暖
关键词:乳腺肿瘤间质反应分子生物学预后肿瘤转移

相关作者

张国昌
作品数:46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癌 甲状腺乳头状癌 病理学 甲状腺肿
赵卫星
作品数:108被引量:343H指数:9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食管癌 免疫组织化学 P53 食管 癌前病变
陈莉
作品数:315被引量:911H指数:15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
研究主题:NET-1 胃癌 肝癌 病理学 预后
李志宇
作品数:5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扩散加权成像 间质反应 微环境 乳腺癌 表观扩散系数
何之彦
作品数:131被引量:741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CT 磁共振成像 乳腺癌 乳腺摄影 乳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