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篇“ 闽南沿海山地“的相关文章
闽南沿海山地福建柏与木荷不同种植模式对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采用样地调查和植物生物量测定方法,对闽南沿海山地福建柏、木荷纯林和混交林不同种植模式的生物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乔木层生物量为福建柏纯林>福建柏木荷混交林>木荷纯林;灌木层生物量为福建柏木荷混交林>木荷纯林>福建柏纯林;草本层生物量为木荷纯林>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福建柏纯林;凋落物层生物量为福建柏木荷混交林>木荷纯林>福建柏纯林;各层生物量为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福建柏纯林>木荷纯林。表明福建柏-木荷混交林比福建柏、木荷纯林更有利于林分光合产物的积累,增加养分归还量,有利于林分养分循环利用。
郑志征
关键词:福建柏木荷混交模式
抚育间伐对闽南沿海山地低效马尾松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对闽南沿海山地低效马尾松林进行抚育间伐,了解不同强度间伐措施对马尾松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取抚育间伐的措施后,对闽南沿海山地低效马尾松林的生长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抚育间伐,马尾松林分胸径、树高和材积等生物量较对照林分相比较均有明显的增长。强度间伐后的马尾松林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蓄积较对照增加最大,分别达到13.85cm、12.1m和0.0430m3/株。综合考虑株数和单株材积,不同强度间伐后马尾松林分蓄积量为中度间伐>强度间伐>轻度间伐,中度间伐时马尾松林分总蓄积量最大,为46.73m3/hm2。
郑志征
关键词:马尾松抚育间伐生长量闽南沿海山地
闽南沿海山地相思树造林试验初报被引量:2
2015年
通过在闽南沿海山地开展相思树造林试验,结果表明:从成活率及保存率指标可看出,台湾相思和马占相思适应性较强,保存率高,卷荚相思适应性处于中等水平,而黑木相思、厚荚相思适应性较差。从树种生长量来看,生长最好的为马占相思;其次为卷荚相思、厚荚相思;表现较差的为黑木相思,最差的为台湾相思。从多重比较分析可得出,马占相思与台湾相思生长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水平;卷荚相思、厚荚相思、黑木相思生长量差异性不大,但与马占相思、台湾相思存在一定差异性。
张成典
关键词:相思树造林试验
闽南沿海山地马尾松林下套种红豆杉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在泉州森林公园马尾松林采用套种红豆杉的途径对马尾松低产林进行了改造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马尾松郁闭度的加大,林下红豆杉生长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2)低海拔地块红豆杉生长状况略好于高海拔地块;(3)马尾松套种红豆杉后,土壤结构有了一定的改善,土壤变得疏松透气。该研究结果为马尾松林下红豆杉种植提供了技术参考。
张学武陈文玉陈清海叶秀素
关键词:红豆杉马尾松
闽南沿海山地桉树无性系适应性研究
2010年
闽南沿海山地开展尾赤桉(9224)、雷林1号桉(SH1)、尾巨桉(EC4)和莫氏1号(M1)4个桉树无性系栽培试验,通过连续4 a的生长性状、适应性、抗风性以及生长潜力的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EC4速生性、适应性强,3.5年生林分平均树高、胸径达13.23 m和13.04 cm,且有一定的抗风能力,林相整齐,自然整枝能力强,生长潜力大,在闽南沿海山地可进一步推广应用;9224的速生性和生长潜力比EC4略差,但其适应性、抗风性以及生长潜力均较强,在闽南沿海山地也是一个可值得推广的品种;M1速生性较强但生长潜力小、抗风性差,在闽南沿海山地不提倡推广;SH1速生性很一般,生长潜力也小,但抗风性强,在闽南沿海台风多发区域可有选择地作为培育纸浆原料林应用。
郑耀三
关键词:桉树无性系适应性抗风性闽南沿海山地
闽南沿海山地火力楠用材林林分密度管理初探被引量:3
2010年
闽南沿海山地Ⅲ类立地条件下19年生火力楠密度试验林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火力楠用材林造林时应适当密植,以利于林分尽早郁闭成林。初植密度以不少于2500株/hm2为好,对林分的生长较为有利。
赖建强
关键词:火力楠用材林密度效应密度管理
闽南沿海山地火力楠马尾松适宜混交造林模式与营造技术被引量:1
2008年
闽南沿海山地开展火力楠马尾松不同混交模式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火力楠与马尾松混交是成功的,是闽南沿海贫瘠山地培育火力楠用材林和植被恢复较为理想的混交造林类型。其适宜的混交模式为:混交比例1火力楠:2~3马尾松,混交方式为行状或插花状(星状),造林初植密度为4995株/hm2~6660株/hm2;并根据种间关系、林分郁闭度及立地条件等因素,在10年生左右时,适量进行间伐,最终保留密度以1600株.hm-2~2000株.hm-2。
林恩
关键词:火力楠马尾松混交林混交模式
闽南沿海山地火力楠人工林生物生产力与营养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闽南沿海贫瘠山地火力楠人工林的生物生产力及营养特性研究表明,20a生火力楠林分的地上部生物量达100.83t/hm2,林分平均生物生产力达5.04t.hm-2.a-1,其中以杆材的生物量为最高,达59.63t.hm-2,占59%。说明,在闽南沿海山地的一般立地条件下,火力楠是适合作为用材林来培育;各器官的生物量与其养分积累量不成正比,叶、枝的生物量虽小,但所积累的养分量却较高,叶、枝在火力楠人工林生态系统中对调节营养平衡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火力楠人工林对N、K、Ca、Mg等营养元素的需求量较大,对Mn、Fe有很强的富集能力。
苏宜洲
关键词:火力楠生物生产力营养特性
闽南沿海山地混交林经营管理经济效益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闽南沿海山地营造的福建柏、火力楠、湿地松与马尾松混交用材林的不同经营管理方式的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经济效益最优的混交经营模式为:福建柏或火力楠+马尾松-30%透光伐-中度或强度疏伐(间伐30-45%)。
林政刘幼丽蔡金清潘伟华
关键词:混交林闽南沿海山地
层次分析法在闽南沿海山地混交林优化模式选择上的应用被引量:2
2006年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闽南沿海山地各混交经营模式进行层次决策选择,从层次选择模型和判断矩阵的构建入手,对评价因子和混交优化模式进行排序并经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0.0646<0.10,总排序的=0.0516<0.10,均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选择出的优化模式与现实生产实际相吻合,说明层次分析法在混交林经营模式的定量化选择上的应用是可行的.
陈如英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闽南沿海山地

相关作者

谭芳林
作品数:143被引量:1,039H指数:18
供职机构: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木麻黄 防护林 木麻黄防护林 互花米草 基干林带
刘幼丽
作品数:9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文献源 专题文献分析 松材线虫病 油茶 混交林
徐俊森
作品数:83被引量:454H指数:14
供职机构: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木麻黄 防护林 木麻黄防护林 湿地松 无性系
陈洪
作品数:13被引量:88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木麻黄 水分胁迫 营养元素 木麻黄林 更新造林
叶功富
作品数:414被引量:2,240H指数:26
供职机构: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木麻黄 滨海沙地 防护林 人工林 混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