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25篇“ 防控效果“的相关文章
- 一种近视防控效果预测系统及设备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近视防控效果预测系统及设备,该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预测模块和结果输出模块;通过数据获取模块采集近视防控对象的性别(X<SUB>1</SUB>)、年龄(X<SUB>2</SUB>)、角膜偏心率(X<SU...
- 薛岷松杨智宽李晓柠林政桦蓝卫忠郝江东
- 体位护理影响脑卒中患者坠积性肺炎防控效果的价值研究
- 2025年
- 探讨为脑卒中患者实施体位护理对其预防坠积性肺炎发生的效果。方法 选入我院2022年9月~202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脑卒中病例,根据其护理内容的差异性将其分组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加强体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例经干预下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等相关的循环呼吸指标,患者干预前后用力肺活量等肺功能指标,发生压力性损伤、坠积性肺炎的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干预后各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和每日吸痰次数更少(低),SPO2、氧合指数更高(P<0.05)肺功能指标对比显示观察组数据更优(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中仅压力性损伤1例和肩痛2例,5%的发生率比对照组25%的数据更低(P<0.05),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体位护理干预适用于脑卒中患者护理需求,对并发症的预防有积极作用,还有助于改善患者各项生理功能性指标和生活质量,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蒋静
- 关键词:体位护理脑卒中坠积性肺炎防控效果
- 青少年轻中度近视应用0.01%低浓度阿托品点眼的防控效果评估分析
- 2025年
- 在进行青少年轻中度近视防控期间选用0.01%低浓度阿托品点眼的效果分析。方法 存在轻中度近视的青少年是本次试验对象,划入试验中的都是2023年5月~2024年4月在我院进行视力评估且完成至少半年定期检查的,总计168例,通过患者自愿选择治疗方案划分,其中对照组中84例都是佩戴功能镜且不进行其他治疗者,观察组中都是佩戴功能镜+0.01%低浓度阿托品治疗者。对两组轻中度近视青少年的近视情况进行查阅和总结,并完成的防控效果的对比分析。结果 对于视力相关指标的检测中,两组就诊检查时各项指标数值并没有过于明显的差异性,P>0.05;半年定期检查后发现各项指标都有一定波动,其中裸眼视力和眼压上明显观察组相关数值最大,而角膜曲率、等效球镜、眼轴方面各项数值明显对照组更大,P<0.05。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中,观察组总发生率最低,P<0.05。结论 在进行青少年轻中度近视防控中,相较于单纯佩戴功能镜,功能镜联合0.01%低浓度阿托品点眼的应用效果更明显,能够改善近视状态,且可尽可能降低相关不良事件的出现率,很有推广应用价值。
- 冯文博
- 关键词:防控效果
- 基于动力学模型的北京市某大学诺如病毒暴发疫情流行趋势和防控效果分析
- 2025年
- 目的采用传播动力学模型模拟北京市某大学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流行趋势,评价隔离及综合措施的防控效果。方法根据2019—2020年北京市海淀区疾控中心调查的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资料,构建易感者-潜隐期者-显性感染者-隐性感染者-移出者和易感者-潜隐期者-显性感染者-隐性感染者-隔离者-移出者模型,对该起疫情发展趋势进行评估,对隔离措施和综合措施的防控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该疫情在无干预情况下,基本再生数(R0)为12.98(95%CI:12.23~13.62),持续22 d,罹患率为80.00%。疫情第4 d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介入后采取隔离措施和消毒、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预计持续时间缩短39.13%,罹患率降至0.56%。受节假日影响,疫情第9 d出现新扩散,有效再生数Rt为4.81(95%CI:4.11~5.48),较疾控中心介入后预计的疫情持续时间延长3 d,发病例数上升23.89%。结论传播动力学模型可有效模拟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传播过程,能对隔离措施和消毒等综合防控措施进行效果评估,对疫情防控具有积极作用。
- 韦懿芸刘锋
- 关键词:动力学诺如病毒防控效果
- 乒乓球、羽毛球运动对7~9岁儿童近视防控效果的实验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适宜运动强度下乒乓球运动和羽毛球运动对7~9岁近视儿童的近视防控效果,为降低儿童近视的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的运动干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广州市两所学校536名近视儿童,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法筛选出36名7~9岁的小学生为实验干预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乒乓球运动组、羽毛球运动组,每组各12人;分别进行为期6个月不同运动方式的中等强度运动干预,每周运动3次,每次1.5小时;运动训练方案以动态视敏训练、运动视敏训练和注意力训练为主,通过心率、自我感觉费力程度量表(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RPE)和血氧饱和度数值来科学调控每次运动课的强度,检测眼睛干预前后等效球镜度、生物学参数,以及调节参数的变化。结果:经过6个月的运动干预,各组眼睛屈光度和生物学参数测量结果显示,对照组和羽毛球组的左眼等效球镜度(spherical equivalent,SE)在运动干预后低于干预前(P<0.05)。3组受试者左、右眼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运动干预后均高于运动干预前(P<0.05)。3组受试者左眼轴率比(axial length/corneal radius of curvature,AL/CR)干预后高于干预前(P<0.05)。乒乓球运动组左眼和右眼的调节灵敏度(accommodative facility,AF)高于干预前(P<0.05)。羽毛球运动组右眼调节幅度(amplitude of accommodation,AMP)、左右眼AF均高于干预前(P<0.05),正相对调节(positive relative adjustment,PRA)低于干预前(P<0.05)。组间比较显示,6个月运动干预后,乒乓球运动组左、右眼SE均高于对照组(P<0.05),左眼AL及AL/CR也低于对照组(P<0.05)。乒乓球运动组AF高于对照组(P<0.05)。羽毛球运动组右眼AMP、左右眼AF均高于对照组(P<0.05),PRA低于对照组(P<0.05)。羽毛球运动组左眼SE高于对照组(P<0.05),而右眼角膜曲率(corneal curvature)及左眼的AL/CR均低于对照组。不同运动方式比较显示,6个月运动干预后,羽毛球运动组左眼AL�
- 林文弢李宇星彭燕群黄燕玲刁运堂陈晓燕杨玲
- 关键词:乒乓球羽毛球儿童青少年近视眼
- 多环节追溯管理对社区获得性肺炎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效果观察
- 2025年
- 目的探索多环节追溯管理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效果,为医疗机构中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以多环节追溯管理在医院推行时间(2020年1月)为分界点,将推行前(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实施常规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管理的50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纳入常规组;将推行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实施基于多环节追溯管理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管理的507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纳入追溯管理组。比较2组患者感染防控认知情况、感染控制措施执行率(手卫生执行、消毒隔离措施执行、防护用品使用情况)、健康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与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SAPS-Ⅱ)]。结果追溯管理组患者的感染防控知识掌握情况(包括多重耐药菌感染相关知识、手卫生知识、消毒知识等)优于常规组(P<0.05);追溯管理组各项执行率[手卫生执行(96.8%)、消毒隔离措施执行(93.1%)、防护用品使用率(90.1%)]均高于常规组[手卫生执行(76.2%)、消毒隔离措施执行(83.0%)、防护用品使用率(71.5%)],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追溯管理组患者APACHE-Ⅱ及SAPS-Ⅱ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基于多环节追溯管理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可有效提高CAP患者的细菌感染防控意识,提高患者防控执行力,改善患者健康状况,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情况,值得推广。
- 李晓莉倪阵李红永
-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多重耐药菌
- 百色市2021—2023年山羊小反刍兽疫防控效果评估与分析
- 2025年
- 为进一步了解百色市山羊小反刍兽疫病毒感染情况及免疫效果,科学评估防控效果,本研究收集了2021—2023年百色市12个县(市、区)116个养殖场(户),共计1 400份山羊血清进行小反刍兽疫的抗体检测,对37个养殖场(户)的570份组织样品和38个养殖场(户)采集的750份眼、鼻拭子进行病原学监测。通过对不同年份、不同来源、不同养殖区域和不同山羊品种样品的抗体和病原学检测分别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百色市2021—2023年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1.43%、87.00%、97.78%,阳性率符合规定要求;1 320份样品病原检测均为阴性。综上,百色市羊小反刍兽疫免疫防控工作有效。
- 王露霞黄彩算夏绍彬彭孜李雪珍农爱红陆海李文静相亦飞
- 关键词:小反刍兽疫病原学检测免疫抗体检测
- 蠋蝽两种不同释放方法对马尾松毛虫的林间防控效果评价
- 2025年
- 马尾松毛虫是我国的主要森林有害生物之一,一旦暴发成灾则会导致松树大面积死亡,蠋蝽作为一种优良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已大规模扩繁成功,近几年农林烟草行业都增加了对其的田间应用效果研究应用和推广,但是在林业上如何应用于马尾松毛虫的林间防控知之甚少。基于此,本研究通过林间罩笼试验和林间直接释放试验分别明确了天敌蠋蝽5龄若虫对马尾松毛虫3龄幼虫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在食物饱和情况下,蠋蝽5龄若虫对马尾松毛虫3龄幼虫的防控效果随着释放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强,1号样地从首日的20.34%防治效果增加到49.09%;2号样地从首日的20.69%防治效果到3d后的41.82%;虽然1号样地和2号样地生境条件等差异明显,但在同一释放时间间隔内,蠋蝽5龄若虫对于马尾松毛虫3龄幼虫的防控效果差异不显著。另外在自然条件下松林间释放蠋蝽5龄若虫后15d时可对马尾松毛虫3龄幼虫的校正防效高达63.91%,防治效果都显著优于释放7 d后的结果,表明随着释放时间的延长,防控效果显著增强。本研究表明,天敌昆虫蠋蝽可实现对松林间的马尾松毛虫的种群控制潜能。
- 邓婉黄科胡倩李罗秀刘清袁洁李密
- 关键词:马尾松毛虫生物防治
- 应用系统管理理论提升多院区医院手术部位感染防控效果评价
- 2025年
- 目的通过探索实施基于系统管理理论的多院区医院手术部位感染防控管理同质化措施,为多院区医院发展提供有效应对院感同质化管理难题的解决方案。方法自2022年起,运用系统管理理论,构建并全面实施系统性同质化手术部位感染防控措施,包括组织架构、指标监测、风险管理、培训赋能、支持保障和质量管理。通过杏林院感系统收集手术部位感染率,并与干预前的2020和2021年监测数据进行比较,验证综合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采用SPSS 23.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通过感染监测评价防控效果,2020—2023年多院区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分别为0.19%、0.16%、0.19%和0.18%,呈现波动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8,P=0.063);1个院区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6,P=0.019);2020—2023年Ⅰ类切口感染率分别为0.16%、0.20%、0.09%和0.08%,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44,P<0.001)。结论通过在多院区实践基于系统管理理论构建的术后感染防控系列措施,初步显现出Ⅰ类切口感染率持续降低的良好效果。
- 谢多双李丽彭民金张爽胡荍明星来瑞平兰婷钰孟昆唐以军
- 关键词:医院感染手术部位感染干预
- 护理风险预警机制在口腔种植一期手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及对并发症的防控效果
- 2025年
- 探讨护理风险预警机制在口腔种植一期手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并发症的防控作用。方法 选取行口腔种植一期手术的60例患者,时间为2022年1月-2024年1月,分组依据为计算机随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风险预警机制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风险预警机制应用于口腔种植一期手术围术期护理可有效防控并发症,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就医体验,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值得推广。
- 袁雅稚
- 关键词:围术期护理
相关作者
- 王晓燕

- 作品数:323被引量:513H指数:14
-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甘蔗 白叶病 褐锈病 分子检测 蔗区
- 张荣跃

- 作品数:270被引量:361H指数:11
-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甘蔗 白叶病 褐锈病 分子检测 防效评价
- 单红丽

- 作品数:269被引量:379H指数:12
-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甘蔗 白叶病 褐锈病 分子检测 防效评价
- 李文凤

- 作品数:369被引量:789H指数:18
-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甘蔗 褐锈病 白叶病 甘蔗害虫 云南甘蔗
- 尹炯

- 作品数:223被引量:450H指数:12
-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甘蔗 白叶病 褐锈病 甘蔗螟虫 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