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0074篇“ 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文章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筛查工具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作为全球第三大死因,对公共卫生构成重大威胁,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常导致诊断和治疗的延误,因此早期识别COPD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对现有的COPD筛查工具进行了汇总,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问卷(CDQ)、改良CDQ、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人群筛查问卷(COPD-PS)、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量表、肺功能问卷(LFQ)、改良LFQ、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筛查问卷(COPD-SQ)、COPD风险七项评分量表、在初级保健医院中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以鉴定未诊断的肺部疾病及恶化风险问卷(CAPTURE)、萨尔茨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筛查问卷(SCSQ)、COPD-MH问卷,并分析了其在早期识别COPD中的应用价值、优势和局限性,提出未来研究和实践应聚焦于进一步优化各COPD筛查工具,以提高其筛查效能和促进COPD的早期诊断和有效管理。
- 林秀林凯洵徐海红王以新闫巍
- 关键词:问卷
- 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研究进展
- 2025年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作为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病情易反复等特点。相关研究发现,在其疾病发展过程中,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发生率较高,严重危害了患者生命安全。目前,现代医学在治疗该疾病时多采用抗感染、扩张支气管、吸氧等对症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局限性且患者预后较差,经济负担过重。中医药治疗COPD具有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等优势。综述近几年关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中医药临床研究,以期为临床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徐一夫曲妮妮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
- ICS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影响
- 2025年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大约一半的慢阻肺急性加重由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慢阻肺患者具有高龄、免疫力低且合并其他慢性基础疾病等特点,是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然而,有研究显示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冠感染)大流行期间,慢阻肺急性加重入院显著减少,这可能与慢阻肺患者长期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s, ICS)相关,本文就慢阻肺患者长期使用ICS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易感性及临床结局做一综述。
- 张晶煜金泽鹏庞敏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的机制研究进展
- 2025年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肺源性心脏病(pulmonary heart disease, PHD),简称肺心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至终末期的常见并发症。在慢阻肺并PHD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的形成是一个关键的病理变化,且肺动脉高压的形成主要是由缺氧引起的一系列变化引起的。理解缺氧导致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机制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从缺氧和高碳酸血症两个方面论述,旨在探讨慢阻肺并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机制。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对这一复杂病理过程的理解有了显著提升。本文将总结当前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对慢阻肺并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的机制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于雪琪蔡成森彭召云陈玉娟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心病肺动脉高压
- 基于“肺主皮毛”理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经验举隅
- 2025年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均与“肺主皮毛”理论紧密相关。机体是否受到外邪侵袭,与皮毛防御功能紧密相关,患者发病时对应的皮毛穴位会出现反应点。临床施治中,发病初期可采用内服解表散寒药物驱使外邪经皮毛而出,外邪入里传化后则应注重皮表外治法的应用,可运用穴位透皮疗法将化痰通络的药物组方作用于背部腧穴,临证时常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党惠子
- 关键词:肺主皮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痰瘀同治
- 职业性刺激性化学物质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
-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刺激性化学物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原则及诊断。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活动中从事刺激性化学物高风险作业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
- 营养相关指标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相关性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 2025年
- 目的 探究营养状态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性,评估营养相关指标对AECOPD预后的预测价值,旨在发现比传统指标更具优势的预后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657例AECOPD患者资料,根据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计算新型营养相关指标系统性免疫炎症营养指数(SIINI)、HALP评分(HALP)、预后营养指数(PNI)、淋巴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比值(LHR)和低密度脂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比值(LLR),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并评估营养相关指标预测AECOPD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白蛋白(ALB)、淋巴细胞(LYM)计数、血小板(PLT)、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PNI、HALP较低,而吸烟人数占比、中性粒细胞(NEUT)计数、SIINI、LLR较高,住院时间更久、出院后1年内更易出现频繁急性加重、出院后1年内更可能因急性加重再次入院(P<0.05)。新型营养指标SIINI、PNI、HALP、LHR、LLR预测AECOPD预后不良的临界值为210.58、42.30、27.66、0.95、2.89。LLR、心力衰竭是预测AE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二者联合预测AE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不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777(95%CI 0.743~0.808)。结论 LLR、心力衰竭是AE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联合预测患者不良预后的能力优于其他单一或联合的营养指标。
- 许金回岳红梅岳红梅李雅亭武兴东朱浩斌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营养指标预后
- 温补肺肾与祛痰行瘀法联合布地格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观察
- 2025年
- 目的探究温补肺肾与祛痰行瘀法联合布地格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4月—2022年11月婺源县中医院收治的80例COPD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予温补肺肾与祛痰行瘀法联合布地格福治疗,两组均持续2个疗程。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P<0.05)。治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肺总量(TLC)、呼气峰流速值占预计值百分比(PEF%pred)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碱剩余(BE)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补肺肾与祛痰行瘀法联合布地格福治疗COPD,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情况,有效且安全。
- 汪丽君吴婷婷董日
- 关键词: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西医结合疗法
- 不同等级步行运动训练联合呼吸操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2025年
- 目的分析不同等级步行运动训练联合呼吸操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4年5月黄河三门峡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COPD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雾化吸入治疗,此外,对照组接受不同等级步行运动训练,观察组接受不同等级步行运动训练联合呼吸操训练,共干预2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运动耐力[采用6分钟步行距离(6MWD)评估]、胆碱酯酶(CHE)水平、白介素17(IL-17)水平、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生活质量[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6MWD长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6MWD分别长于本组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CHE水平高于对照组,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CHE水平分别高于本组干预前,IL-17水平分别低于本组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FEV_(1)、FVC大于对照组,FEV_(1)/FVC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FEV_(1)、FVC分别大于本组干预前,FEV_(1)/FVC分别高于本组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SGR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SGRQ评分分别低于本组干预前(P<0.05)。结论不同等级步行运动训练联合呼吸操训练可有效提升COPD患者的运动耐力,升高CHE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杨冬玉石磊周清和赵云青
- 关键词:呼吸操训练
- 胸腺肽联合噻托溴铵、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讨胸腺肽联合噻托溴铵、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针对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期间,五华明鑫医院纳入的100例COPD并发肺部感染病例,通过随机数字分配的方式将这些病例被均衡地划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包含50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接受噻托溴铵与布地奈德的标准治疗方案,而观察组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额外添加胸腺肽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水平、免疫功能指标、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第10天,观察组患者FEV_(1)、FVC、FEV_(1)/FVC水平升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升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TNF-α、PCT、WBC水平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针对COPD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运用胸腺肽与噻托溴铵、布地奈德的综合疗法展现出较好的临床疗效。此方案不仅能有效提升肺部机能,还能大幅度缓解炎症症状,同时具备良好的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值得广泛推广。
- 林立青缪奕才
- 关键词:胸腺肽噻托溴铵布地奈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
相关作者
- 李建生

- 作品数:1,327被引量:7,539H指数:41
-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老龄大鼠 证候 脑缺血 脑缺血再灌注
- 李素云

- 作品数:458被引量:3,628H指数:31
-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证候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肺炎 COPD
- 陈平

- 作品数:640被引量:3,132H指数:27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研究主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肺疾病 文献复习 化学结构式
- 陈亚红

- 作品数:261被引量:2,845H指数:2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哮喘 慢阻肺 硫化氢 急性加重
- 王明航

- 作品数:274被引量:2,511H指数:29
-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证候 稳定期 老龄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