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篇“ 阿舒假囊酵母“的相关文章
阿舒酵母合成的精油及其抗真菌活性与机理被引量:1
2019年
利用发酵法对阿舒酵母进行发酵,用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从发酵液中提取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确定其成分;分别利用抑菌圈和二倍稀释法实验法测定了精油的抗真菌能力、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利用荧光标记法、精油处理酵母后细胞内容物检测法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精油的抗菌机理.结果表明,阿舒酵母发酵法得到的精油产率为0. 54 g/L.用GC-MS法鉴定了22种化学成分,占精油总量的98. 82%.精油主要由单萜、倍半萜、芳香醇和倍半萜烃类物质组成.精油对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新型隐球菌和酿酒酵母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其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31. 25,31. 25,62. 5,31. 25,15. 625和15. 625μg/m L;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62. 5,62. 5,125. 0,62. 5,31. 25和31. 25μg/m L.结果表明,精油的抗菌机理可能是破坏真菌的细胞壁、细胞膜,使胞内物质外泄,最终导致真菌死亡.该研究结果为发酵法合成精油及其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何峰白金海陈淑贤谭小蓓
关键词:阿舒假囊酵母精油抗真菌活性抗菌机理
促进因子对阿舒酵母合成核黄素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研究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不同促进因子(玉米浆、酵母膏和豆油)对阿舒酵母合成核黄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10g/L玉米浆是最促进阿舒酵母菌体生长和核黄素合成的最适质量浓度;40g/L酵母膏分别在0h补加20g/L,24h和48h各补加10g/L,其核黄素产量达到1587.37mg/L,比在0h1次添加40g/L酵母膏的产量提高了21.07%;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2~5g/L豆油,对核黄素的合成均有促进作用。
刘志文黄林孔令宝程新涂晓嵘李昆太
关键词:阿舒假囊酵母核黄素生物合成
核黄素产生菌阿舒酵母种子培养条件研究
2010年
在摇瓶培养条件下,对核黄素产生菌阿舒酵母种子的质量控制策略进行了详细研究。首先,确定以葡萄糖、蛋白胨、玉米浆、KH2PO4和MgSO4等因素为试验考察对象,采用L9(43)正交设计对阿舒酵母的种子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原始种子培养基配方的基础上增加有机N源(蛋白胨和玉米浆)以及葡萄糖的用量,可显著提高发酵过程中核黄素的合成量,最终确定阿舒酵母的种子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0 g/L、蛋白胨15 g/L、玉米浆5 g/L、KH2PO41.0 g/L、MgSO40.75 g/L。在此种子培养基配方下,摇瓶发酵所得的核黄素产量达345.68 mg/L,比原始种子培养基配方下的核黄素产量提高了43.33%。接下来,对阿舒酵母种子培养过程的代谢变化情况进行考察。结果表明:种子大约在6 h以后进入旺盛的对数生长期,随着菌体量不断增大,总糖浓度迅速下降,在48 h时生物量达到最大,此时菌体干重达到5.96 g/L左右,之后种子进入衰亡期。最后对接种时机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摇瓶发酵过程中,最佳的接种时机应控制在36~38 h。
黄林孔令宝程新涂晓嵘李昆太
关键词:阿舒假囊酵母核黄素
核黄素产生菌阿舒酵母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阿舒酵母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考察了不同碳源(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和淀粉)和有机氮源(牛肉膏、酵母膏、玉米浆和蛋白胨)对阿舒酵母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和酵母膏最利于核黄素的合成。在此基础上,采用L9(43)正交设计对阿舒酵母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有机氮源对核黄素产量的影响最显著,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50g/L,酵母膏20g/L,玉米浆20g/L,KH2PO42.0g/L,MgSO41.0g/L,NaCl1.0g/L,此最佳配方下的核黄素产量达1145.67(±82.08)mg/L,比原始发酵培养基配方下的核黄素产量提高了230.05%。最后,对阿舒酵母摇瓶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装液量为30mL、接种量为5%、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控制在6.0时,所得到的核黄素产量最高。
黄林程新涂晓嵘李昆太
关键词:阿舒假囊酵母核黄素发酵条件
阿舒酵母摇瓶分批补料发酵产核黄素的研究
2010年
利用摇瓶分批补料培养模式考察了补料基质对核黄素合成的影响。首先考察了葡萄糖补加浓度对阿舒酵母菌体生长和核黄素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的补加对阿舒酵母的菌体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当葡萄糖的补加浓度超过0·5g/100mL发酵液时,会对核黄素的合成产生严重的阻遏或抑制效应。在此基础上,考察了补加不同碳源对核黄素发酵的影响,结果显示,补加1·0g/100mL发酵液的蔗糖或麦芽糖虽然均利于菌体生长,但同样会对核黄素的合成具有负作用。最后考察氮源的补加对阿舒酵母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加酵母膏和玉米浆能显著促进菌体的生长,且二者最终的核黄素合成量分别为1582·1mg/L和1816·77mg/L,均明显高于不补加任何氮源实验方案下的1135·48mg/L。
刘志文简琛李昆太
关键词:阿舒假囊酵母核黄素生物合成分批补料发酵
阿舒酵母过量合成核黄素性能的改良被引量:10
1997年
以60Co的r射线为诱变剂,核黄素合成途径的中间产物的结构类似物为“筛子”,筛选了阿舒酵母(Eremotheciumashbyi)的四种抗性突变株:杀结核菌素抗性突变株(Tubr)、2-脱氧葡萄糖抗性突变株(2-DGr)、8-氮杂鸟嘌呤(8-AGr)和抗残液突变株。杀结核菌素抗性突变株T30的摇瓶核黄素产量由出发菌的2.5~2.8mg/L提高并稳定在3.5mg/L以上,经初步优化(培养基配方)后,稳定在5.4g/L以上。
张星元王琴
关键词:阿舒假囊酵母核黄素生物合成
核黄素产生菌阿舒酵母(Eremothecium ashbyii)抗反馈抑制突变株的选育被引量:8
1997年
在调查阿舒酵母(Eremothecium ashbyii)营养要求的基础上,设计了适合该菌生长的合成培养基,在合成培养基上诱变筛选得到了数株抗嘌呤拮抗物8-AG的突变株。选择其中三株U_(95-1)、U_(95-2)和U_(95-3)进行传代和摇瓶发酵试验,U_(95-3)的核黄素发酵单位低于出发菌,未经传代的U_(95-1)、U_(95-2)比出发菌株的发酵水平分别提高15.5%和9.8%,经5~10代传接,其产核黄素的遗传性状稳定。该研究表明,从代谢控制角度通过减轻核黄素合成途径中重要调节酶的反馈抑制对提高E. ashbyii的核黄素产量和稳定性是可行的,为该菌的菌种改良提供了一条遗传育种途径。
姜小山孙国萍王淑君赖林翰
关键词:阿舒假囊酵母核黄素突变株发酵
维酶素生产菌阿舒酵母的发酵培养基优选被引量:1
1996年
本研究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回归设计方法,对维酶素发酵培养基豆腐渣中添加麦麸、小米和玉米粉的最优化组合进行定量研究。建立了维酶素产量形成的培养基的反应模式,利用回归模式对培养基的最优化组合和各单因子要素反应规律及其互作效应进行了探讨。
黄小丹李炜
关键词:维酶素阿舒假囊酵母固体发酵食品营养强化剂饲料添加剂
利用阿舒酵母发酵副产物生产核黄素
1998年
利用阿舒酵母发酵副产物生产核黄素作者A.E.KalinganM.R.V.Krishnan概况维生素B2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中,一般用化学法和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维生素B2主要用于医药,也用于面包、面粉、谷物食品和饲料中。Lago和Kaplan(198...
A.E.KalinganM.R.V.Krishnan李淑敏
关键词:阿舒假囊酵母发酵副产物核黄素
γ-射线诱变阿舒酵母(Eremothecium ashbyii)原生质体选育核黄素高产菌株的研究
贺辉

相关作者

李昆太
作品数:118被引量:430H指数:12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维生素B12 乳酸菌 红曲色素 链霉菌 紫杉醇
程新
作品数:124被引量:469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乳酸菌 菊芋 胞外多糖 发酵 植物乳杆菌
涂晓嵘
作品数:65被引量:176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链霉菌702 产生菌 DZ P- 柚苷酶
黄林
作品数:136被引量:431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LIBS 重金属 脐橙 猪肉
张星元
作品数:43被引量:197H指数:9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核黄素 代谢工程 发酵原理 工业发酵 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