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769篇“ 陆地生态系统“的相关文章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NEP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研究
陆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碳平衡至关重要。然而,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陆地生态系统仍然面临威胁与挑战。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NE...
齐帅洋
关键词:地理分区土地利用变化
菌根真菌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作用
2024年
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植被与大气之间有着可观的碳交换通量,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也和全球气候变化密切关联。菌根真菌可与绝大多数陆地植物建立菌根共生关系,通过矿质养分-碳交换连接起生态系统地上与地下部分,深度参与和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该文从碳的输入,土壤有机质的形成、稳定和分解等4个关键环节分别论述了菌根真菌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作用。研究表明,菌根真菌在陆地生态系统碳的输入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其通过改善植物矿质营养,参与植物逆境响应,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以及调控植物多样性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等多种途径,维持或提高植被初级生产力;大气中的CO_(2)被植物固定后,一部分碳经由菌丝网络输送到土壤中,随后经微生物的分解和转化,与矿物结合或被团聚体包裹而被稳定在土壤中;同时,菌根真菌通过影响根际激发效应和菌丝际生物化学过程,如分泌特定胞外酶,与菌丝际微生物互作,驱动芬顿反应,以及与腐生微生物竞争等,调控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过程。考虑到菌根真菌对环境和气候变化的敏感性,该文还探讨了全球变化因子对菌根真菌介导的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最后,该文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以下建议:依托联网研究,全面解析菌根真菌参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机理过程及其环境依赖性;加强定量研究,将菌根真菌的作用纳入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构建菌根应用技术体系,推进菌根真菌的生态和农业应用,提升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为实现国家碳中和目标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可选择的技术方案。
陈保冬付伟伍松林朱永官
关键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全球变化外生菌根真菌
一种陆地生态系统质量变化影响因素作用评估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陆地生态系统质量变化影响因素作用评估方法,包括:获取基础数据,对所述基础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获取数据处理后的所述基础数据,所述基础数据包括:气象数据与植被数据;对数据处理后的所述基础数据进行滞后效应处理以及累...
温宥越陈智超蔡建武阎首宏杨剑颜建婷周泉彬
黄河流域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测算及其影响因素
2024年
准确估算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科学制定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利用政策,对促进区域低碳可持续发展,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大量碳密度样点数据,将其与生态地理分区和土地利用类型图空间叠置,采用克里金插值法得到黄河流域碳密度空间分布数据集。应用InVEST模型对2000年、2010年和2020年黄河流域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时空演变测度,提高了碳储量估算结果的准确性。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对自然、社会经济和景观格局指数等因素对县级行政单元尺度单位面积碳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黄河流域碳密度空间分布呈西部大于东部、东部地区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格局;(2)2000—2020年黄河流域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增加0.02%(7.011×10~9—7.012×10~9t),空间分布与碳密度相同,空间集聚特征显著,“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地区,“低低集聚区”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北部和黄河下游大部分地区;(3)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与碳储量呈正相关的影响因素为Pr(降水)、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和Slope(坡度);呈负相关的影响因素为TEM(温度)、HAI(人类影响指数)、SHDI(香农多样性指数)、DN(夜间灯光数据像素值)和PPOD(人口密度)。(4)MGWR模型得出TEM、Pr、NDVI和SHDI空间异质性强,HAI在2010年后异质性强;Slope空间异质性中等;DN和PPOD为全局尺度变量,空间影响平稳;(5)MGWR模型得出NDVI对黄河流域县级单位面积碳储量作用强度最大。NDVI、Slope对县级单位面积碳储量的影响呈正效应,TEM、HAI、DN和PPOD呈负效应,Pr、SHDI呈正、负双向效应。
曾庆雨孙才志
关键词:黄河流域碳密度影响因素
一种陆地生态系统质量变化影响因素作用评估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陆地生态系统质量变化影响因素作用评估方法,包括:获取基础数据,对所述基础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获取数据处理后的所述基础数据,所述基础数据包括:气象数据与植被数据;对数据处理后的所述基础数据进行滞后效应处理以及累...
温宥越陈智超蔡建武阎首宏杨剑颜建婷周泉彬
一种基于卫星遥感的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监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卫星遥感的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流程:1)卫星遥感数据的准备;2)地面观测数据的准备;3)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计算植被覆盖度;4)计算植被地上生物量碳密度以及地下生物量碳密度;5)算...
张选泽王显张永强全宇郑玉峰
一种基于InVEST模型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InVEST模型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研究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分为耕地、林地、园地、草地、河流及干渠、湿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并对每种所述土地利用类型赋予对应的代码,确定不...
熊娟陈慧媛贾依晨刘和涛王慧王海英李浩郑重刘行凯胡凯璐郭心禾袁弈琪周磊李志君陈裕博
一种陆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快速估算方法及其系统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陆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快速估算方法及其系统,其中,陆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快速估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评估区域,根据评估区域获取评估区域范围;获取初始数据,根据评估区域范围对初始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得待计...
迟文涛韦惟方皓卜砚王志伟卢少奇沈平丁杨
一种流域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评估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域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评估方法、流域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评估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碳中和技术领域。方法包括:通过流域水文模型获取流域水循环过程中的实际蒸散发、地表径流、壤中流和地...
董义阳吕振豫梁犁丽张子平杨恒翟然许红断殷兆凯黄迪李梦杰徐志田伟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密度估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密度估算方法,属于陆地生态系统碳密度估算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研究区域内的土地覆盖数据以及碳密度抽样野外实测数据,并计算研究区域内的遥感变量数据;对遥感变量数据进行预处理;根据样...
吴珍黄贤金

相关作者

于贵瑞
作品数:443被引量:8,408H指数:5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涡度相关 碳 热带季节雨林
王秋凤
作品数:82被引量:1,632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陆地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碳 涡度相关 氮
李克让
作品数:52被引量:3,174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陆地生态系统 碳循环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 脆弱性
何洪林
作品数:115被引量:1,349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CHINAFLUX CO2通量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刘小飞
作品数:115被引量:757H指数:15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中亚热带 亚热带 米槠 土壤呼吸 增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