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11篇“ 降膜流动“的相关文章
水平滴形管外流动和传热特性模拟研究
2024年
基于VOF两相流模型,建立二维水平滴形管外数值计算模型,模拟研究不同入口液体温度、液流量、管间距对水平管外的流动和传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水平滴形管,增大液流量和水平管间距可以提高传热系数;增加入口液体温度会减小液厚度,增大传热系数。
熊慧民万智华熊坤
关键词:降膜流动传热VOF模型
水平圆管外流动与传热过程研究
2024年
对水平圆管管外流动过程进行数值研究,分析了换热管径为19 mm时不同喷淋密度和壁面温差对管外液厚度、液表面速度、温度分布以及传热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液厚度及管外局部传热系数受轴向位置、周向角度、壁面温差和喷淋密度等因素影响较大。液干涸区域易出现在周向角度为130˚∼150˚附近;液厚度随着受热而减小,壁面温差的增加会加剧Marangoni效应,使局部液厚度有所增加。管外局部传热系数沿周向角度的分布呈递减趋势,在周轴向角度为130˚∼150˚时最低,而在管底部时略有回升;平均传热系数随喷淋密度和壁面温差的增加而增大;当喷淋密度为0.022 kg⋅(m⋅s)^(−1)时,壁面温差从10℃增加到20℃,平均换热系数增加了37%。
姚远贺滔阚翠玲鲍晓飞李若兰
关键词:降膜蒸发液膜厚度传热系数数值模拟
表面张力模型对水平椭圆管外流动传热数值计算结果的影响
2024年
采用VOF方法对水平椭圆管外流动和换热进行了二维数值分析。研究了4种椭圆管管型在不同表面张力模型下的流动和换热问题。结果表明,在椭圆管近壁处存在极薄的层流底层,对换热影响很大;在滞止区,流体涡流导致壁面换热系数波动较大。同时发现在椭圆管外流动计算中,表面张力不可忽略,连续表面力(CSF)模型和连续表面应力(CSS)模型均能较好地体现椭圆管的壁面流动和换热情况,但CSF模型在上下滞止区的计算更为准确。此外,椭圆度对壁面传热系数影响也较为显著。椭圆度增大,换热增强,特别是当周向角θ=20°~180°时,换热增强尤为明显。
王茂祥李琼涛齐迪赵创要姜俊敏
关键词:降膜流动换热传热
浮式氢能储运过程中FLH2通道管外流动的海上适应性强化机理
2024年
随着海上风电和天然气制氢技术的发展,以氢能作为媒介的深海能源互联互通体系正不断完善。液态氢储运是实现海上氢能大规模运输和利用的有效方法,揭示海况条件下流动机理是实现浮式氢能高效储运的关键。本文基于高速摄像系统和晃荡平台系统,同时基于耦合的VOF和Level Set两相流模型和动网格技术,采用浮式微观可视化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氢能储运过程中FLH_(2)(浮式氢气液化装置)换热通道管外流动的海上适应性强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光圆管、螺纹波管和方波管相比,波纹管管外流动的液均匀性较好。在海况下波纹管间流动流型稳定,并且均未出现管壁表面干涸的现象,因此在浮式氢气液化装置FLH2中推荐采用波纹管以强化其海上适应性。基于可视化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得到了流动的流型演化规律,并拟合了波纹管外流动的液厚度计算关联式。
孙崇正李玉星许洁韩辉宋光春卢晓
关键词:降膜流动
高雷诺数下洗涤冷却管内垂直环状流动传热
2024年
为了研究高雷诺数(R_(e)=1.81×10^(4)~4.23×10^(4))下洗涤冷却管内的传热特性与机理,对管内液厚度分布与传热过程进行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槽缝宽度与液Re越大,液越厚;液相出口温度随壁面温度而上升,最大传热系数约为3.7×10^(3)W·(m^(2)·K)^(-1);传热系数随进口温度上升而下,最大传热系数约为8.3×10^(3)·W(m^(2)·K)^(-1);液Re的增加使传热系数上升,最大传热系数约为9.4×10^(3)W·(m^(2)·K)^(-1);表征传热系数h+与液Re近似于正比例关系;通过研究气液两相传热发现,传热过程在液入口段0~0.1 m处最剧烈;传热系数随气相温度上升而先升高后低,最大传热系数约为899 W×(m^(2)·K)^(-1);计算数据与试验关联式的最小误差约在10%之内。
王亮王亦飞黄悬悬李婷婷曾杰于广锁
关键词:高雷诺数对流传热
横向扰流作用下水平管外流动两相流体流动特性研究
邓胜江
水平管外高黏流体流动形态及液分布规律的数值模拟
2023年
元件上的流体流动行为能够反映该式脱挥器的主要性能。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究在水平管结构的元件上高黏流体流动的微观机理,在实验验证模型可靠性的基础上,考察不同流量下3层水平管外的高黏流体流动形态及液厚度、速度变化规律等。结果表明:高黏流体在水平管外的流动形态主要受重力和黏性力的影响,柱状流不易发展成完全的帘状流;高黏流体在水平管上部受到壁面支持力影响,而在水平管下部受到黏性力影响,流体会堆积在周向角0°~30°和150°~180°这两个区间内,导致液厚度异常增大;进液的3股流体在发生碰撞后,中间股液速度提高较多,但液厚度增加较少;流量减小至10.8 kg/h时,水平管外高黏流体会发生液收缩且内部出现空腔的现象,不利于高黏流体成流动。该研究可为水平管式脱挥器的开发及工况设置提供参考。
高祥祝雪瑞陈世昌
关键词:水平管降膜流动液膜厚度数值模拟
一种流动醇解聚酯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聚酯回收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动醇解聚酯的方法,将预处理过的聚酯废弃物与溶剂加入搅拌装置中,在达到设定温度后加入部分催化剂,再将所得反应液输送至釜中进行反应,反应液在进行流动的同时进一步醇解聚...
陈世昌陈文燕李茂鑫顾心晨陈文兴金亮马建平
利用流动测量液体黏滞系数
2023年
利用流动设计并搭建了测量液体黏滞系数的实验装置,根据不可压缩液体N-S方程,结合边界条件建模。采取测量液表面速度的方法计算液厚度。测量了蓖麻油不同流量下的黏滞系数,倾斜板在不同倾角下,黏滞系数测量相对准确的流量区间基本相同,相对误差在8%以下。分析了装置的适用条件和误差来源。并用全内反射法进行了液厚度对比验证。该研究丰富了测量液体黏滞系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有助于学生掌握流体力学相关知识,提高综合设计能力。
周苏羽文小青文小青李文华王槿张思遥
关键词:降膜流动液膜厚度全内反射
横掠管束流动和传热特性被引量:4
2023年
为了明确绕管式换热器壳侧流动特性对传热性能的影响,建立三维壳侧计算域,采用VOF模型,在干度工况范围为0.1~0.9,热流密度为1 275~8 000 W/m^(2),质量流率为120 kg/(m^(2)·s)时,分析了乙烷在绕管式换热器壳侧流动过程。结果表明:对于乙烷工质,流型依次为层状流、半环状流、液滴流。干度为0.3,热流密度为4 000 W/m^(2)时为层状流向半环状流转化点;干度为0.6和0.7,热流密度4 000 W/m^(2)时为半环状流向液滴流转化点;在层状流向半环状流及半环状流向液滴流转化点传热系数均下。干度为0.1~0.2,传热系数与干度成正相关;干度为0.3~0.7,传热系数与干度成负相关;干度为0.8~0.9,传热系数随干度变化不明显;流型为层状流和半环状流时,热流密度与传热系数成正相关。流型为液滴流时,热流密度与传热系数成负相关。
何雪静王吉李振林
关键词:降膜流动气液两相相变换热

相关作者

陈世昌
作品数:71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降膜 熔融缩聚 降膜流动 反应器 脱挥
陈文兴
作品数:592被引量:977H指数:16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金属酞菁 纤维 熔融缩聚 钴酞菁 生丝
沈胜强
作品数:352被引量:1,440H指数:21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研究主题:海水淡化 喷射器 液滴 多效蒸发 数值模拟
刘春江
作品数:393被引量:512H指数:12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
研究主题:规整填料 还原炉 计算流体力学 多晶硅 塔板
张先明
作品数:109被引量:149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熔融缩聚 降膜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反应器 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