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55篇“ 院内护理“的相关文章
- 《中国胰岛素泵院内护理质量控制专家共识》解读
- 2024年
- 该文对《中国胰岛素泵院内护理质量控制专家共识》中组织构架、制度、设备耗材、人员培训与考核、文件管理、用泵管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8个方面进行简要概括和解读,旨在增进临床护理人员对该共识的深入理解,并在临床实践中切实执行,以保障胰岛素泵院内应用的治疗效果。
- 徐蓉刘芳张艳李娟黄金
- 关键词:胰岛素泵医院护理
- 杭州亚运会定点医院院内护理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 2024年
- 目的 总结杭州亚运会医疗服务过程中院内的护理管理实践经验,以期为今后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保障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总结定点医院院内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实践。结果 杭州亚运会期间,我院亚运专区成功接诊患者235人次,其中急诊手术4人次,住院患者6人次,启动症候群护理保障团队5次,启动专项技术核心团队1次,患者急诊入院到手术最快为40 min,亚运保障期间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根据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保障任务,优化管理组织架构、多方位培训、多场景演练、一站式全链条服务均会助力圆满完成保障任务。
- 陈芳陈芳杨旻斐周诗博
- 关键词:大型体育赛事突发事件亚运会护理管理
- 多学科团队院内护理联合Triangle模型的分层护理对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院内护理联合Triangle模型的分层护理对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团队院内护理联合Triangle模型的分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与护理1个月后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变化,比较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6 min步行试验相关心功能指标变化,并应用中国心血管患者生活质量问卷(CQQC)评价两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SBP、DB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LVEF、6 min步行试验指标均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LVESV、LVEDV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工作状况、心理、一般生活功能、医疗情况、病情、体力相关CQQC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团队院内护理联合Triangle模型的分层护理对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和心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
- 塔林萨日娜
- 关键词: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
- 综合性院内护理在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综合性院内护理在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4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2组均接受正常的院前急救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院内护理.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的各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采用综合性院内护理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其不良情绪,增加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刘帅
- 关键词:生活质量
- 基于FMEA模型的袋鼠式护理在早产儿院内护理中的应用
- 2023年
- 分析早产儿院内采用基于FMEA模型的袋鼠式护理效果。方法 以时间2021年1月-2022年1月为区间,择取区间内于我院分娩的30例早产儿,作随机分组处理,予以不同护理,对比临床护理差异。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早产儿头围、身长及体质量增长速度较对照组而言,均更优(P<0.05);且临床不良情况发生概率更低(P<0.05);实验组早产儿啼哭以及疼痛表情的平均持续时间更短、家属对护理整体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针对早产儿分娩后院内护理,临床可积极采用基于FMEA模型的袋鼠式护理,在促进早产儿后生长发育的同时,减少不良情况,缓解疼痛,提高护理效果。
- 冯冰
- 关键词:早产儿袋鼠式护理护理效果
- 不同护理方案在急性胰腺炎院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 2023年
- 总结不同的护理模式在急性胰腺炎院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6例在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期间进行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所实施的不同护理模式将其中43例作为常规组,另43例作为优质组。常规组行普通护理,优质组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病人的淀粉醚、VAS指数、生活质量评分等各项指标。结果 护理前,所有患者的淀粉酶水平及疼痛指数较为接近(P>0.05);护理后,所有数值均呈良性变化,其中,优质组效果更好(P<0.05);优质组生活质量评分在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等方面得分高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不良症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腹痛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常规组,平均住院总时长短于常规组,护理舒适度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相比于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对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护理优势更加显著,可体现在降低患者VAS指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等多方面,值得应用与推广。
- 吐尔逊阿依·买合木提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优质护理生活质量
- 中国胰岛素泵院内护理质量控制专家共识被引量:2
- 2023年
- 随着我国糖尿病治疗需求的日益升高,胰岛素泵的使用大幅增加,特别是在医疗机构中已成为重要的血糖控制手段。为协助各级医疗机构及全院各科室保障胰岛素泵院内治疗效果及患者安全,提供胰岛素泵质量管理依据,中华护理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组织该领域专家,撰写了《中国胰岛素泵院内护理质量控制专家共识》。该共识就院内胰岛素泵使用中的人员组织构架、制度、设备耗材、人员培训与考核、文件管理、置泵过程、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等各个质量管理环节均提供了细化指导。
- 赵芳张明霞邢秋玲袁丽陶静李彩宏李君李饶李阳溪王美君徐晶晶张宁董颖越莫永珍王群武全莹肖凌凤周莹霞万青袁红娣母义明郭立新陈莉明郭晓蕙肖新华尹士男中华护理学会糖尿病护理专业委员会
- 关键词:胰岛素泵护理
- 流程再造理论导向的院内护理流程优化对STEMI患者救护效果及MACE风险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究流程再造理论导向的院内护理流程优化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救护效果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急诊胸痛中心需要救护的STEMI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院内急救流程,观察组实施流程再造理论导向的院内护理流程优化。比较两组救护效果(急诊停留时间、治疗实施时间、胸部疼痛消失率、ST段回落率、急救成功率)、MACE风险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急诊停留时间、治疗实施时间比较,观察组上述指标均较短(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胸部疼痛消失率(18.75%)、ST段回落率(29.17%)、急救成功率(77.08%)比较,观察组胸部疼痛消失率(45.83%)、ST段回落率(60.42%)、急救成功率(95.83%)均偏高(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MACE发生率(56.25%)比较,观察组MACE发生率(29.17%)偏低(P<0.05)。结论给予STEMI患者实施流程再造理论导向的院内护理流程优化干预,患者救护效果较好,并可降低其MACE风险发生率。
- 杨攀
- 关键词:流程再造理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 不同护理方案在急性胰腺炎院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 2022年
- 目的考察不同护理方案在急性胰腺炎院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射阳县人民医院诊治的1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优质护理,观察组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血Na^(+)、血K^(+)和血清淀粉酶水平,住院时间、发热持续时间和腹痛消失时间,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10 d,2组的血K^(+)、血Na^(+)水平均高于干预前,血清淀粉酶水平均低于干预前(P均<0.05);观察组的血K^(+)、血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淀粉酶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发热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腹痛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10 d后,2组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均<0.05);观察组的社会功能等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用于急性胰腺炎院内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电解质和血清淀粉酶水平,提高生活质量,缩短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陈林妹安对芬张玉婷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循证护理生活质量并发症
- 基于FMEA模型的袋鼠式护理在早产儿院内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8
- 2022年
-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模型的袋鼠式护理在早产儿院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1月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早产儿15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75例。对照组早产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早产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FMEA模型的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的头围增长速度、身长增长速度、体质量增长速度、啼哭持续时间、疼痛表情持续时间以及认知障碍、神经发育落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早产儿的头围、身长、体质量增长速度分别为(0.66±0.20)cm/周、(0.79±0.16)cm/周、(12.43±1.91)g/d,明显快于对照组的(0.50±0.10)cm/周、(0.64±0.18)cm/周、(11.10±2.38)g/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早产儿的认知障碍、神经发育落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总发生率为20.59%,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早产儿的啼哭持续时间与疼痛表情持续时间分别为(55.41±12.40)s、(83.62±21.29)s,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0.46±21.68)s、(118.37±28.58)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FMEA模型的袋鼠式护理应用于早产儿院内护理能促进生长发育,同时还可以缓解穿刺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 何东梅吕志平林钻好张爱辉
- 关键词:早产儿袋鼠式护理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院内护理穿刺疼痛生长发育
相关作者
- 朱慧娣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26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胃癌 护理 肠内营养 家庭护理 幽门梗阻
- 唐琼花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8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创伤 VTE 骨科 伤口 院内护理
- 秦玉霞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41被引量:676H指数:14
-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手术室专科护士 专科护士 护士 岗位管理
- 曹钏宏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33被引量:189H指数:8
-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门诊输液 急诊护士 血必净 中西医结合疗法
- 娄方丽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4被引量:96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护理学院
- 研究主题:概念辨析 护士规范化培训 护士 长期照护 长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