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5篇“ 隐喻系统“的相关文章
- 《道德隐喻系统:概念隐喻法》(第1章)翻译实践报告
- 该翻译报告节选自宾州州立大学於宁(NingYu)教授在2022年出版的认知语言学专著《道德隐喻系统:概念隐喻法》(TheMoralMetaphorSystem:AConceptualMetaphorApproach)第一...
- 马柳佳
- 关键词:英汉翻译关联翻译理论名词化结构长难句
-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的英汉道德隐喻系统对比研究
- 道德是人类社会重要的意识形态,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不可或缺的行为准则。道德因与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宗教、文化等多重因素紧密相连,造就了其内在的复杂性,也使之成为哲学研究亘古弥新的话题。道德隐喻是认知隐喻创始人George ...
- 李颖杰
- 关键词:复杂适应系统隐喻系统英汉对比
- 禅宗食物隐喻系统探微
- 2022年
- 对禅宗文献中所涉及的食物隐喻进行分析,我们能得出这样的结论:禅宗食物隐喻自成系统,“禅即食物”是其根隐喻,再由与食物(始源域)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投射到禅(目标域)而派生出“禅即食物之味”“参禅即品尝食物”“悟禅即知味”等下级隐喻,同时又由于食物的特征派生出“禅即盐(盐味)”等再下级隐喻,从而构成一个比较封闭而发展不平衡的食物隐喻系统。
- 陈家春
- 关键词:禅宗
- 香草美人的别样书写:朱祖谋词本事探微与隐喻系统建构
- 2022年
- 楚辞的“香草美人”寄托手法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朱祖谋词寄大义于微言,借“香草美人”以讽时事,形成了独特的隐喻体系。朱祖谋通过高超的创作技巧将晚清时事融入词中,构成了词作的“本事”。“本事”与“香草美人”的隐喻之间存在幽微隐秘的关系,而词作的“香草美人”又与楚辞存在似是而非、相反相成的关系。晚清内忧外患,太后专权,朱祖谋将帝王隐喻从楚辞中的香草美人转化为怨女怨鸟,将楚辞中“好服饰”以喻德行也变成隐喻太后粉饰太平等行为,并逆用楚辞意象隐喻朝廷局势的变化。其意象中的帝王隐喻、权势隐喻和朝局隐喻中,体现了对楚辞喻象的继承与创新。
- 王平
- 关键词:朱祖谋香草美人本事隐喻系统
-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汉俄过渡范畴温度域概念隐喻系统对比研究
- 过去关于隐喻的主流观点是将其视为一种修辞手段,语言的偏离用法。第二代认知科学兴起之后,认知科学的哲学基础发生变化,由二元论基础变为具身认知基础。语言学家也开始将隐喻放在认知语言学的视域下考察,对其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突破—...
- 江舒
- 关键词:概念隐喻温度俄汉对比
- 《七人乐队》中的复调结构、隐喻系统与社会修辞
- 2022年
- 《七人乐队》是2022年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的开幕影片,同时也是百老汇电影中心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携手呈献的以“历久弥新·经典永存”为主题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电影展中的重要影片。
- 赵静
- 关键词:复调结构香港回归祖国乐队历久弥新
- 汉英日时间表达的空间隐喻系统——以方位时间词为例被引量:2
- 2021年
- 语言中的时域表征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其语际定量比较却不够充分,对"现在"时域的关注尤显薄弱。本文基于学界的前期研究成果,定量探究汉英日三语方位时间词的时域表征异同,重点关注"现在"时域,并力图对其衍生理据进行综合阐释。研究发现主要有三:(1)汉英日的方位时间指称词与方位时间拓展词基本同质,三者的方位时间指称词与方位时间拓展词均倾向于以"前/后"表征时间,并偏重"前表过去,后表未来";(2)三者的方位时间指称词均可表征"现在",但空间方位"上/下"较之"前/后"易表"现在",其中汉、日均偏好"下表现在",而英语偏爱"上表现在";(3)三者的"前/后"时间表征存在"英语>日语>汉语"的制约性层级,层级越高,水平时间认知越强。汉英日的时域表征异同缘于对"前后图式"和"上下图式"认知模型的不同选择及其交互影响。
- 王文斌王佳敏
- 参照点视角下《孟子》的隐喻系统研究
- 隐喻是人类语言的重要特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思维方式之一。作为一种能够化抽象为具体的重要手段,隐喻存在于人类语言的各个层面。历史上,国内外学者曾从传统修辞学角度的词句层面、认知角度的词句层面以及语篇层面三个主要维度对隐喻进...
- 黄兴运
- 关键词:参照点隐喻系统《孟子》主题建构思想传承
- 文献传递
- 也谈汉语时间表达的空间隐喻系统——“来/往”“前/后”“上/下”的协调被引量:5
- 2019年
- 人们是通过世界的变化来把握时间的。汉语中很多时间表达都是基于“世界的变化是河流”的隐喻。在这个隐喻系统中.“来/往”等位移动词、“前/后”“上/下”等方位词都可以较好地协调起来。本文在前人基础上重新构拟了汉语时间表达的空间隐喻系统,并对有关的引申现象进行了解释。
- 魏义祯
- 关键词:空间隐喻
- 无人机拍摄的两种隐喻系统分析
- 2018年
- 无人机新闻在我国的发展之快令人咂舌,2015年6月新华网新闻无人机编队成立,目前无人机拍摄设备已成不少新闻媒体的基本配置。提起无人机,人们总是联系到“上帝视角”的高纬度全局感知所给予的视觉震撼和情感体验。 在理解无人机时,隐喻系统隐藏在大众惯常的言说中,Lakoff等指出隐喻建立于人的身体经验和生活经验之上,在人与环境的互动中生成,帮助我们理解各种情景,获取个人经验或想象体验。本文通过隐喻学理论探寻无人机所隐藏的隐喻系统及其深层含义。
- 陈静
- 关键词:隐喻系统无人机新闻媒体LAKOFF情感体验身体经验
相关作者
- 石勇

- 作品数:18被引量:87H指数:5
-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取象比类 隐喻思维 隐喻 中医 《黄帝内经》
- 周裕锴

- 作品数:120被引量:528H指数:15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 研究主题:宋代 宋诗 诗僧 禅宗 禅师
- 李雪峰

- 作品数:1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东药学院
- 研究主题:军事行动 军事领域 语言形式 隐喻性 隐喻系统
- 夏曼丹

- 作品数:10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英语教学 英文影片 个体主义 空间隐喻 中西文化差异
- 冯德正

- 作品数:41被引量:922H指数:16
- 供职机构:香港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多模态 多模态语篇分析 广告语篇 多模态隐喻 教学法